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溴水杨醛Schiff碱及其铜(Ⅱ)配合物的表征和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范迎菊 赵全芹 +1 位作者 盛永丽 马玉翔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2-353,357,共3页
合成了2种新5溴水杨醛亚胺Schiff碱配体及其与铜(Ⅱ)的2种新配合物,其结构与组成由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所表征。初步抑菌实验表明,这4种化合物对多种菌株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且比结构改造前的水杨醛亚胺合铜(Ⅱ)配合物具有抗菌谱广、活性... 合成了2种新5溴水杨醛亚胺Schiff碱配体及其与铜(Ⅱ)的2种新配合物,其结构与组成由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所表征。初步抑菌实验表明,这4种化合物对多种菌株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且比结构改造前的水杨醛亚胺合铜(Ⅱ)配合物具有抗菌谱广、活性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溴水杨醛 亚胺 配合物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芋头淀粉提取工艺及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范迎菊 陈艳丽 《山东农业科学》 2004年第5期48-49,61,共3页
以芋头为原料 ,提取其中的淀粉 ,并对其进行纯化。测定了芋头淀粉中直链淀粉和还原糖的含量以及淀粉的溶解度、淀粉中的单糖组成。对芋头淀粉的最佳脱色条件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一种性质较好的。
关键词 芋头 淀粉 提取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在线原位ATR-FTIR技术测定介孔CuAl_2O_4对黄药的吸附 被引量:10
3
作者 葛东来 范迎菊 +1 位作者 尹龙 孙中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1-376,共6页
以丁胺和正十二醇为混合模板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介孔纳米CuAl_2O_4.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N_2吸附-脱附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连续在线原位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R-FTIR)光谱技术研究了水溶... 以丁胺和正十二醇为混合模板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介孔纳米CuAl_2O_4.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N_2吸附-脱附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连续在线原位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R-FTIR)光谱技术研究了水溶液中丁基和辛基黄药在介孔CuA_l2O_4表面的吸附.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1200和1040 cm^(-1)两处黄药特征峰的高度逐渐增加,根据1200 cm^(-1)处C—O—C伸缩振动峰的变化来评价黄药在CuAl_2O_4表面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介孔纳米CuAl_2O_4对黄药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100 min的时间内,CuAl_2O_4样品对丁基和辛基黄药的吸附量分别达到了236和300 mg·g^(-1),且属于化学吸附.对实验数据进行理论模拟,发现吸附过程更接近于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吸附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 介孔 CuAl2O4 黄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还原法制备二氧化氯的实验条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马玉翔 范迎菊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06-407,411,共3页
研究了以蔗糖为还原剂 ,氯酸钠、硫酸为原料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氯的条件 ,结果表明 ,二氧化氯产率达到 94% ,纯度 96%以上 ,是制备二氧化氯的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二氧化氯 蔗糖还原法 制备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研究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刍议
5
作者 朱沛华 苗金玲 +1 位作者 范迎菊 张彦 《中国成人教育》 2021年第24期49-51,共3页
分析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将体验式教育引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理念,进而从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角度分析了这一观点的可行性,并从研究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多维度考量和多向度发展等... 分析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将体验式教育引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理念,进而从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角度分析了这一观点的可行性,并从研究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多维度考量和多向度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体验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基黄药在CuO表面吸附的二维连续在线原位ATR-FTIR光谱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沈琪 范迎菊 +1 位作者 尹龙 孙中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9-364,共6页
运用连续在线原位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测定了纳米CuO表面对丁基黄药的吸附行为.在FTIR谱图中发现有峰的红移现象,吸收峰由1200 cm-1偏移到1193 cm-1,用超纯去离子水脱附,峰强度只有微小的变化,可判断丁基黄药在... 运用连续在线原位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测定了纳米CuO表面对丁基黄药的吸附行为.在FTIR谱图中发现有峰的红移现象,吸收峰由1200 cm-1偏移到1193 cm-1,用超纯去离子水脱附,峰强度只有微小的变化,可判断丁基黄药在CuO表面发生了很强的化学吸附.通过对吸附行为进行二维(2D)红外光谱分析,分辨出吸附过程中光谱强度的变化顺序.二维异步相关光谱测定结果表明,1265 cm-1处振动吸收峰最先引起光谱强度的变化,1265 cm-1处吸收峰可归因为表面反应生成的双黄药和黄药分子聚集体的复合峰.根据1200 cm-1处黄药特征吸收峰强度的变化,进行吸附动力学模拟,得出CuO对丁基黄药的最大吸附量为529 mg·g-1,且吸附符合拟二级吸附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红外 原位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 CUO 丁基黄药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