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海安县农业桑蚕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孙香玉 范美荣 《北方经济》 2013年第2期34-36,共3页
虽然农业保险市场有相当大的潜力,但高赔付率、高风险一直是各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涉足的原因,特别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养蚕横跨种植养殖两大领域,试点以来赔付率居高不下。本文通过对江苏海安县农业保险尤其是桑蚕险的现状研究,分析了... 虽然农业保险市场有相当大的潜力,但高赔付率、高风险一直是各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涉足的原因,特别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养蚕横跨种植养殖两大领域,试点以来赔付率居高不下。本文通过对江苏海安县农业保险尤其是桑蚕险的现状研究,分析了桑蚕险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风险 政策性桑蚕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初任特岗教师成长困境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范美荣 于胜刚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1-73,共3页
实施"特岗计划",优化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为农村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然而,特岗教师的成长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这关系着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农村学生的成长。笔者分析了制约农村初任特岗教师成长的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 实施"特岗计划",优化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为农村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然而,特岗教师的成长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这关系着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农村学生的成长。笔者分析了制约农村初任特岗教师成长的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岗计划 特岗教师 成长困境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茴香热敷联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化脓性阑尾炎患儿术后恢复的影响
3
作者 张凤 王芸 +2 位作者 范美荣 吴涵 陈璐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小茴香热敷联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化脓性阑尾炎患儿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儿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行小茴香热敷联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术后护理干预3天。比较两组术... 目的:探讨小茴香热敷联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化脓性阑尾炎患儿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儿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行小茴香热敷联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术后护理干预3天。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疼痛评分,患儿家属满意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当天和术后24 h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及术后96 h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90.0%(54/60)]高于对照组[75.0%(45/60)](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茴香热敷联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能加快化脓性阑尾炎患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周期,缓解术后切口疼痛,提升住院患儿家长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化脓性 小茴香热敷 大承气汤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携带微小额外标记染色体的胎儿及其父母染色体核型分析
4
作者 范美荣 顾志乐 +1 位作者 宋旭梅 随瑞枝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8期22-26,共5页
目的对3例携带额外微小标记染色体(small supernumerary marker chromosome,sSMC)胎儿的染色体进行遗传学检测和临床效应分析。方法应用传统G显带技术对3例胎儿及其父母外周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进一步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 目的对3例携带额外微小标记染色体(small supernumerary marker chromosome,sSMC)胎儿的染色体进行遗传学检测和临床效应分析。方法应用传统G显带技术对3例胎儿及其父母外周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进一步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技术明确胎儿sSMC的来源及遗传学效应。结果胎儿1羊水染色体核型结果为47,XX,+mar[78]/46,XX[22],aCGH检测结果为16号染色体p11.2~q11.2区段存在约15.5 Mb的重复,确定为16p11.2微重复综合征。胎儿2羊水染色体核型结果为47,XY,+mar,aCGH检测结果为18号染色体p11.32~p11.21区段存在约15.0 Mb的2次重复,明确分析为18p四体综合征。胎儿3及其父亲的染色体结果均为47,XY,+mar,胎儿aCGH检测结果正常。结论由于sSMC的来源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需要结合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测技术做出精准的鉴定,才能为胎儿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额外标记染色体 染色体核型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分级评估护理在行腹腔镜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何继苗 张晓颖 范美荣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10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析风险分级评估护理对行腹腔镜的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新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术后的8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析风险分级评估护理对行腹腔镜的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新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术后的8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风险分级评估护理。比较2组患者在护理前和出院时的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Autar)评分、D-二聚体水平、下肢相关指标和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Autar评分、D-二聚体水平和下肢双腿周径值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的下肢血流速度均快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分级评估护理可有效降低行腹腔镜的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发生风险等级评分,改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及下肢DVT的相关指标,降低其下肢DVT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腹腔镜手术 风险分级评估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