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在阅读和训练中诗意行走——读史绍典先生的《语文与生活》 被引量:1
1
作者 范维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6-77,共2页
打开《语文与生活》扉页,史绍典先生为该书所写的题记中就映入眼帘。
关键词 生活 语文 “我” 读史 诗意 训练 阅读 题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诗词教学:不该或缺的教材意识——也评陶淑文执教的《夜归鹿门歌》 被引量:1
2
作者 范维胜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9-40,共2页
读了《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5期刊载的朱新敏、陶淑文老师的“课堂观察”《在思辨中知人论世》,收获颇丰,无论是陶老师课堂的层层引领点拨.还是朱老师的切中肯綮的观察评价,都让我们明白欣赏古代诗歌善于思辨、知人论世的重要和... 读了《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5期刊载的朱新敏、陶淑文老师的“课堂观察”《在思辨中知人论世》,收获颇丰,无论是陶老师课堂的层层引领点拨.还是朱老师的切中肯綮的观察评价,都让我们明白欣赏古代诗歌善于思辨、知人论世的重要和必要。但是,陶老师这样处理教学,似乎没有考虑到教材意识或者说课程意识,而这一点,朱老师在观课评价时似乎也并未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教材意识 《中学语文教学》 执教 知人论世 课堂观察 2010年 古代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师培训要接地气 被引量:1
3
作者 范维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0-71,共2页
暑假开始了,许多地方又开始了教师培训工作。我现将自己去年暑假参加培训的感受写出来,以期引起语文教师及培训部门的注意,改进我们的培训方式,让参加培训的教师真有收获。
关键词 语文教师培训 接地 教师培训工作 培训部门 暑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三性”设计演讲教学
4
作者 范维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19,共4页
演讲稿也叫演说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或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词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形式的规范和提示,体现了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词具有宣传、鼓动、教育、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 演讲稿也叫演说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或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词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形式的规范和提示,体现了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词具有宣传、鼓动、教育、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演讲词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针对性、可讲性、鼓动性.抓住这"三性"进行教学设计,就能既教出演讲词的文体特征,又教出"这一篇"的独特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演讲教学 三性 思想感情 演讲词 演讲内容 文体特征 独特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教的”和“应该教的”要一致
5
作者 范维胜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2-63,共2页
读了张正耀老师的《(秋声赋)教学设计》,欣喜之余,颇有几分担忧。 欣喜的是.张老师在设计教学《秋声赋》时,能够抓住“秋声”这一行文的主线索(请读者注意,我说是“主线索”而非关键词语),层层剥笋,步步推进,从整体感知到... 读了张正耀老师的《(秋声赋)教学设计》,欣喜之余,颇有几分担忧。 欣喜的是.张老师在设计教学《秋声赋》时,能够抓住“秋声”这一行文的主线索(请读者注意,我说是“主线索”而非关键词语),层层剥笋,步步推进,从整体感知到具体解读,直至最后的提炼引申。“文本研习”的环节清晰,朴实而又真实地体现了教学过程的流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声赋》 教学设计 设计教学 关键词语 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流畅性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的学生为什么这么冷漠?
6
作者 范维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3-65,共3页
周二,我正在上语文课。这节课是自主学习实践,我在教室的后面给学生解疑。这时,有一位学生的妈妈来接孩子到医院去看病。
关键词 学生 冷漠 学习实践 语文课 自主 教室 孩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什么影响了语文老师的幸福感?
7
作者 范维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0-71,共2页
由于语文教学不被重视,导致本课程文化教育功能大大弱化了,学生普遍认为语文并不怎么重要,培优补差均与语文无关。
关键词 语文老师 幸福感 文化教育功能 语文教学 课程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