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性介质中甘氨酸在纳米金膜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 被引量:4
1
作者 甄春花 范纯洁 +2 位作者 谷艳娟 陈声培 孙世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4,共5页
运用原位红外反射光谱(insituFTIRS)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碱性介质中甘氨酸在纳米金膜电极上的解离吸附和氧化过程.结果表明,甘氨酸在很低的电位下(-0.8V,vsSCE)就可发生解离吸附.其解离产物氰基(CN-)与电极... 运用原位红外反射光谱(insituFTIRS)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碱性介质中甘氨酸在纳米金膜电极上的解离吸附和氧化过程.结果表明,甘氨酸在很低的电位下(-0.8V,vsSCE)就可发生解离吸附.其解离产物氰基(CN-)与电极表面存在较强的化学吸附作用,形成AuCN-物种(红外吸收谱峰位于2100cm-1附近).吸附在纳米金膜表面的CN-给出红外吸收显著增强、红外谱峰方向倒反和半峰宽增加的异常红外效应特征.吸附态CN-在低电位抑制H2O和OH-的吸附,当电位高于0.2V可氧化产生OCN-;进一步升高电位到0.3V则形成Au(CN)-2.溶液相物种OCN-和Au(CN)-2对应的红外吸收峰分别为2169cm-1和2145cm-1.实验结果指出,金以Au(CN)-2的形式溶解是导致电极表面质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介质 甘氨酸 吸附 氧化 insituRTIRS EQCM 纳米金膜电极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111)单晶电极上乙二醇解离吸附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
2
作者 樊友军 范纯洁 +2 位作者 甄春花 陈声培 孙世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2-385,共4页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程序电位阶跃方法研究了乙二醇在Pt(111)单晶电板上的解离吸附过程,动力学研究的定量结果指出,乙二醇解离吸附反应的平均速率v随电极电位变化呈火山型分布,其最大值在0.10V(vsSCE)附近.测得在含2×10-3mol·...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程序电位阶跃方法研究了乙二醇在Pt(111)单晶电板上的解离吸附过程,动力学研究的定量结果指出,乙二醇解离吸附反应的平均速率v随电极电位变化呈火山型分布,其最大值在0.10V(vsSCE)附近.测得在含2×10-3mol·L-1乙二醇的溶液中,最大初始解离速率V1为4.35×10-12mol·cm-2·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111)单晶电极 乙二醇 解离吸附 反应动力学 电化学循环伏安法 程序电位阶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膜电极上CN^-吸附的电化学和原位红外反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甄春花 范纯洁 孙世刚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8-222,共5页
应用循环伏安(CV)和原位红外反射光谱(in situFTIRS)研究碱性介质中氰(CN-)在纳米金膜电极(nm-Au/GC)上的吸附行为.结果显示,当研究电极电位低于0.0 V时,CN-可稳定吸附在nm-Au/GC电极表面,高于0.0 V,则发生氧化脱附.发现nm-Au/GC表面具... 应用循环伏安(CV)和原位红外反射光谱(in situFTIRS)研究碱性介质中氰(CN-)在纳米金膜电极(nm-Au/GC)上的吸附行为.结果显示,当研究电极电位低于0.0 V时,CN-可稳定吸附在nm-Au/GC电极表面,高于0.0 V,则发生氧化脱附.发现nm-Au/GC表面具有异常红外效应(AIREs),即吸附态CN-谱峰呈现出与本体Au电极不同的方向倒反、红外吸收增强(39.2倍)以及半峰宽增加的异常光谱特征.本研究将纳米薄膜材料的这一AIREs从过渡金属拓展到币族金属,进一步证明AIREs是迄今研究的金属及合金纳米材料的普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膜电极 氰吸附 原位红外反射光谱 异常红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