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采集信号触发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范焱 赵福堂 《中国测试技术》 2006年第4期120-123,共4页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数字示波器与传统示波器相比,在信号采集上显示了巨大优势,但对于采集信号的触发显示功能就需要完全通过软件编程的方法来解决。运用虚拟仪器编程软件LabVIEW,通过对三种最基本、最常见的信号触发方式的编程实现,研...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数字示波器与传统示波器相比,在信号采集上显示了巨大优势,但对于采集信号的触发显示功能就需要完全通过软件编程的方法来解决。运用虚拟仪器编程软件LabVIEW,通过对三种最基本、最常见的信号触发方式的编程实现,研究在虚拟仪器技术下实现各种触发方式的方法及各方法的特点与适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LABVIEW 信号触发方式 虚拟示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域和频域特征解耦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被引量:2
2
作者 范焱 刘乔 +1 位作者 袁笛 刘云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2-227,共16页
现有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大都在空间域上进行卷积操作,实现特征提取、特征融合、图像重建。受限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局部建模特性,此类方法未能考虑图像的全局上下文信息,从而限制了融合算法的鲁棒性。针对上述问题,受到图像在频域... 现有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大都在空间域上进行卷积操作,实现特征提取、特征融合、图像重建。受限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局部建模特性,此类方法未能考虑图像的全局上下文信息,从而限制了融合算法的鲁棒性。针对上述问题,受到图像在频域上服从谱卷积定理的全局建模属性的启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空域和频域特征解耦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分别解耦出源图像在空间域和频域中的高低频信息表征,并进行互补交互融合,以提高融合算法的鲁棒性。提出的方法主要由频域解耦分支、空间域解耦分支以及多频谱卷积注意力融合模块三部分构成。首先,频域解耦分支利用频率掩膜解耦出源图像在傅里叶域中的高低频信息表征,得到源图像的全局上下文信息。然后,空间域解耦分支包括两个并行的可逆神经网络模块和轻量级Transformer模块,分别用于解耦出源图像在空间域中的高低频信息表征,得到源图像的局部上下文信息。最后,提出一种多频谱卷积注意力融合模块,实现高低频表征信息的互补交互融合,促使融合图像保留更多的红外显著信息和可见光纹理细节信息。在MSRS、TNO、RoadScene三个数据集上的定性和定量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取得了优异的性能。相比2023年提出的DATFusion融合方法,在信息熵、平均梯度、VIF等多个客观评价指标上分别提升13.3%、46.6%、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特征解耦 傅里叶变换 频率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普洱茶中大肠菌群的污染状况和潜在致病菌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芸 杨玲春 +6 位作者 陈丽萍 殷红 朱红玉 范焱 王裔耿 李云飞 王文珍 《茶叶》 2017年第1期24-27,共4页
本文拟分析云南口岸出口普洱茶中大肠菌群的污染状况,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细菌进行种属分布和致病性探讨,揭示导致出口普洱茶大肠菌群超标的微生物污染因子和出口普洱茶肠道致病菌的污染风险,为普洱茶的出口监管和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一定... 本文拟分析云南口岸出口普洱茶中大肠菌群的污染状况,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细菌进行种属分布和致病性探讨,揭示导致出口普洱茶大肠菌群超标的微生物污染因子和出口普洱茶肠道致病菌的污染风险,为普洱茶的出口监管和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根据国标方法进行出口普洱茶样品的大肠菌群检测,并使用全自动微生物质谱鉴定仪、生化鉴定仪和生化鉴定试剂条对分离出的革兰氏阴性细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2015~2016年间共检测76份出口普洱茶样品,大肠菌群超标率为15.8%。出口普洱茶中大肠菌群的主要污染微生物为肠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导致大肠菌群指标超标的主要微生物为阴沟肠杆菌。检测过程中共分离出8个种属的细菌,其中包括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致病菌,说明出口普洱茶有潜在肠道致病菌污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 普洱茶 大肠菌群 潜在 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OSTU阈值法的自适应DCP图像优化算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长明 曹红燕 +2 位作者 范焱 方炜 邵帅超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2-170,共9页
图像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经,对于雾霾天气导致的可见度低的图像,DCP理论算法能进行去雾处理,但结果会出现光晕现象,缺少部分特征信息,存在一定不足。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融合OSTU阈值法的自适应DCP图像优化算法,利用改进的OSTU阈值... 图像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经,对于雾霾天气导致的可见度低的图像,DCP理论算法能进行去雾处理,但结果会出现光晕现象,缺少部分特征信息,存在一定不足。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融合OSTU阈值法的自适应DCP图像优化算法,利用改进的OSTU阈值算法分割图像的前景与背景;基于心理灰度公式估计大气光值,利用最小值滤波与中值滤波融合最佳阈值估计透射率,得到自适应的透射率估计值,利用双指数滤波器进行精细化处理;最后基于DCP理论得到去雾后的图像。结果表明算法的去雾效果明显,能有效地保护边缘信息,恢复图像的细节特征,算法处理效果具有较大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优化 暗原色先验理论 大气散射模型 图像去雾 最大类间方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放射学发展简史 被引量:3
5
作者 曹厚德 陈星荣 范焱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1995年第5期255-257,共3页
我国放射学发展简史曹厚德,陈星荣,范焱Abriefhistoryofhomeradiologicaldiagnosis¥CaoHoude;chenxingrong;FanYan1我国最早X线的知识传播及设备引进有关X... 我国放射学发展简史曹厚德,陈星荣,范焱Abriefhistoryofhomeradiologicaldiagnosis¥CaoHoude;chenxingrong;FanYan1我国最早X线的知识传播及设备引进有关X线的知识传入我国较早。19世纪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放射学 放射学 X射线 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放射诊断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厚德 陈星荣 范焱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1996年第1期38-38,47,共2页
我国放射诊断技术的发展曹厚德,陈星荣,范焱(200041)我国早年从事放射诊断技术工作的有李绍棠(1930年),姚浩然(1938年)。当时姚受荣独山的指派,携带小型X线机奔赶延安抗日前线,进行工作。我国放射诊断技术的... 我国放射诊断技术的发展曹厚德,陈星荣,范焱(200041)我国早年从事放射诊断技术工作的有李绍棠(1930年),姚浩然(1938年)。当时姚受荣独山的指派,携带小型X线机奔赶延安抗日前线,进行工作。我国放射诊断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归纳为下列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诊断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