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豆种子特征及其抗老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顾和平
凌以禄
+3 位作者
沈克琴
孙水金
范海若
荆玉英
《作物研究》
1992年第1期12-17,共6页
采用10%的乙醇溶液对441份大豆品种进行老化处理,结果指出,野生大豆的抗老化特性极显著强于夏大豆和春大豆;极小粒种的抗老化性极显著强于其他粒重的大豆;双色和黑色种子的抗老化性显著强于其他粒色大豆;粒形较园、种皮光泽较强、种子...
采用10%的乙醇溶液对441份大豆品种进行老化处理,结果指出,野生大豆的抗老化特性极显著强于夏大豆和春大豆;极小粒种的抗老化性极显著强于其他粒重的大豆;双色和黑色种子的抗老化性显著强于其他粒色大豆;粒形较园、种皮光泽较强、种子不爆皮、蛋白质含量较低、种皮较薄、吸水较慢、种子休眠率较高的材料,一般抗老化特性都较强。为了将抗老化育种和培育优良品种结合起来,我们可将种子粒形、种皮光泽、种子爆皮性、种皮厚度和种子吸水速度等性状作为抗老化的选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老化
种子特征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早熟春大豆新品种宁镇2号的选育
2
作者
沈克琴
顾和平
+1 位作者
范海若
孙水金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8-69,共2页
(一)选育经过 宁镇2号原代号为83—SP6。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与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协作,于1980年用中熟春大豆新品系77—520—1(穗稻黄×SFF400)作母本,早熟春大豆新品系77-391—1(泰兴黑豆×哈罗索93)作父本进行杂交...
(一)选育经过 宁镇2号原代号为83—SP6。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与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协作,于1980年用中熟春大豆新品系77—520—1(穗稻黄×SFF400)作母本,早熟春大豆新品系77-391—1(泰兴黑豆×哈罗索93)作父本进行杂交。同年在温室内种植F1。1981—1983年,分别在选种圃内种植F2、F3、F4,选择优良单株和决选优良株系。1983年南繁F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宁镇2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稻后增种早熟秋大豆的技术及经济开发的探讨
3
作者
沈克琴
顾和平
+3 位作者
陈桂蓉
李曼青
范海若
孙水金
《大豆通报》
1993年第2期17-19,共3页
我国南方的西南、中南、华东诸省的广大农业区域中,传统种植的麦(油)稻水旱一年二熟制的方式目前仍很普遍,约有2000万亩左右。其中以西南的四川、贵州等省更为集中,约占1000余万亩。这种熟制的缺点,稻后有效季节浪费很大,空(闲)茬时间长...
我国南方的西南、中南、华东诸省的广大农业区域中,传统种植的麦(油)稻水旱一年二熟制的方式目前仍很普遍,约有2000万亩左右。其中以西南的四川、贵州等省更为集中,约占1000余万亩。这种熟制的缺点,稻后有效季节浪费很大,空(闲)茬时间长达80天左右。该区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农业生产水平较高,为了充分利用光、温、水、土等资源的优势条件,在原有种植结构的基础上,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和农业科技的进步,已选育出高产、早熟适宜稻后增种的秋大豆品种,有利于增加复种指数,建立新的以粮豆等作物为主的三熟制,使其轮作良性循环,促进年亩总产持续稳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栽培
秋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长江流域发展粮豆多熟制是一项增产、改土的有效策略
4
作者
沈克琴
顾和平
+2 位作者
范海若
胡王仲
陈桂荣
《大豆通报》
1995年第1期7-8,共2页
我国长江流域发展粮豆多熟制是一项增产、改土的有效策略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沈克琴,顾和平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范海若四川省重庆市土肥站胡王仲四川省乐山市农科所陈桂荣一、粮豆多熟制形成的原因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各作物的轮作地...
我国长江流域发展粮豆多熟制是一项增产、改土的有效策略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沈克琴,顾和平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范海若四川省重庆市土肥站胡王仲四川省乐山市农科所陈桂荣一、粮豆多熟制形成的原因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各作物的轮作地位、人民生活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作物
豆类作物
多熟制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种子特征及其抗老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顾和平
凌以禄
沈克琴
孙水金
范海若
荆玉英
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
出处
《作物研究》
1992年第1期12-17,共6页
文摘
采用10%的乙醇溶液对441份大豆品种进行老化处理,结果指出,野生大豆的抗老化特性极显著强于夏大豆和春大豆;极小粒种的抗老化性极显著强于其他粒重的大豆;双色和黑色种子的抗老化性显著强于其他粒色大豆;粒形较园、种皮光泽较强、种子不爆皮、蛋白质含量较低、种皮较薄、吸水较慢、种子休眠率较高的材料,一般抗老化特性都较强。为了将抗老化育种和培育优良品种结合起来,我们可将种子粒形、种皮光泽、种子爆皮性、种皮厚度和种子吸水速度等性状作为抗老化的选择因子。
关键词
种子老化
种子特征
大豆
分类号
S565.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早熟春大豆新品种宁镇2号的选育
2
作者
沈克琴
顾和平
范海若
孙水金
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
出处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8-69,共2页
文摘
(一)选育经过 宁镇2号原代号为83—SP6。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与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协作,于1980年用中熟春大豆新品系77—520—1(穗稻黄×SFF400)作母本,早熟春大豆新品系77-391—1(泰兴黑豆×哈罗索93)作父本进行杂交。同年在温室内种植F1。1981—1983年,分别在选种圃内种植F2、F3、F4,选择优良单株和决选优良株系。1983年南繁F6。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宁镇2号
选育
分类号
S565.1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稻后增种早熟秋大豆的技术及经济开发的探讨
3
作者
沈克琴
顾和平
陈桂蓉
李曼青
范海若
孙水金
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
四川省乐山市农牧科研所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
出处
《大豆通报》
1993年第2期17-19,共3页
文摘
我国南方的西南、中南、华东诸省的广大农业区域中,传统种植的麦(油)稻水旱一年二熟制的方式目前仍很普遍,约有2000万亩左右。其中以西南的四川、贵州等省更为集中,约占1000余万亩。这种熟制的缺点,稻后有效季节浪费很大,空(闲)茬时间长达80天左右。该区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农业生产水平较高,为了充分利用光、温、水、土等资源的优势条件,在原有种植结构的基础上,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和农业科技的进步,已选育出高产、早熟适宜稻后增种的秋大豆品种,有利于增加复种指数,建立新的以粮豆等作物为主的三熟制,使其轮作良性循环,促进年亩总产持续稳定的提高。
关键词
大豆
栽培
秋季
分类号
S565.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长江流域发展粮豆多熟制是一项增产、改土的有效策略
4
作者
沈克琴
顾和平
范海若
胡王仲
陈桂荣
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
出处
《大豆通报》
1995年第1期7-8,共2页
文摘
我国长江流域发展粮豆多熟制是一项增产、改土的有效策略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沈克琴,顾和平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范海若四川省重庆市土肥站胡王仲四川省乐山市农科所陈桂荣一、粮豆多熟制形成的原因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各作物的轮作地位、人民生活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
关键词
粮食作物
豆类作物
多熟制
长江流域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豆种子特征及其抗老化特性的研究
顾和平
凌以禄
沈克琴
孙水金
范海若
荆玉英
《作物研究》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方早熟春大豆新品种宁镇2号的选育
沈克琴
顾和平
范海若
孙水金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方稻后增种早熟秋大豆的技术及经济开发的探讨
沈克琴
顾和平
陈桂蓉
李曼青
范海若
孙水金
《大豆通报》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我国长江流域发展粮豆多熟制是一项增产、改土的有效策略
沈克琴
顾和平
范海若
胡王仲
陈桂荣
《大豆通报》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