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长7页岩有机质的供源特征 |
范柏江
陈磊
师良
戴欣洋
王驰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三叠系延长组7段烃组分的运移分异作用 |
师良
范柏江
李忠厚
余紫巍
蔺子瑾
戴欣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3
|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断裂系统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范柏江
刘成林
庞雄奇
张健
李晓辉
马俊宝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0
|
|
4
|
泥岩与页岩地化特征对比——以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延长组7段为例 |
范柏江
梅启亮
王小军
孟越
黄启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7
|
|
5
|
南堡凹陷断裂系统形成机制及构造演化研究 |
范柏江
刘成林
柳广弟
朱杰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41
|
|
6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湖相有机质沉积环境特征 |
范柏江
师良
杨杰
苏珊
马荣
袁耀利
曾陈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3
|
|
7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三叠系延长组7段湖相页岩油勘探潜力 |
范柏江
晋月
师良
李亚婷
陈玮常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8
|
|
8
|
有效源岩的精确厘定及其排烃量:以南堡凹陷为例 |
范柏江
董月霞
庞雄奇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6
|
|
9
|
开鲁盆地陆西凹陷油气成藏模拟 |
范柏江
刘成林
朱玉新
孙冠宇
|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0
|
页岩气成藏特点及勘探选区条件 |
范柏江
师良
庞雄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5
|
|
11
|
利用生烃动力学模型计算烃源岩的生烃量——以冀东探区为例 |
范柏江
张健
|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7 |
1
|
|
12
|
甘泉地区页岩油气资源及有利地质要素 |
范柏江
|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7 |
3
|
|
13
|
含油气盆地致密砂岩类油气藏成因机制与资源潜力 |
庞雄奇
周新源
董月霞
姜振学
姜福杰
范柏江
邢恩袁
庞宏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8
|
|
14
|
页岩气成藏模式研究 |
刘成林
葛岩
范柏江
公王斌
朱玉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4
|
|
15
|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前景 |
刘成林
范柏江
葛岩
朱玉新
朱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9
|
|
16
|
能量色散XRF技术在湖相沉积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为例 |
范柏江
师良
李亚婷
晋月
王冠南
|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
0 |
|
17
|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
刘成林
杜蕴华
高嘉玉
金惠
刘人和
范柏江
朱玉新
朱杰
|
《岩性油气藏》
CSCD
|
2008 |
39
|
|
18
|
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成藏研究 |
刘成林
金惠
高嘉玉
刘人和
朱杰
范柏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19
|
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成藏富集规律和勘探方向 |
刘成林
金惠
高嘉玉
刘人和
朱杰
范柏江
|
《中国石油勘探》
CAS
|
2007 |
8
|
|
20
|
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区带评价和资源预测 |
刘成林
金惠
刘人和
朱杰
范柏江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