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灌水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1
1
作者
禹静涛
赵晨
+7 位作者
双丽
范李剑
宋占兴
杨思
张晓琪
夏清
高志强
杨珍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14-1523,共10页
为明确水地强筋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灌溉技术,试验设3个灌水时期8个灌溉处理[越冬期灌1水(W 1),拔节期灌1水(W 2),孕穗期灌1水(W 3),越冬期和拔节期灌2水(W 12),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 13),拔节期和孕穗期灌2水(W 23),越冬期、拔...
为明确水地强筋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灌溉技术,试验设3个灌水时期8个灌溉处理[越冬期灌1水(W 1),拔节期灌1水(W 2),孕穗期灌1水(W 3),越冬期和拔节期灌2水(W 12),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 13),拔节期和孕穗期灌2水(W 23),越冬期、拔节期和孕穗期灌3水(W 123),全生育期不灌水处理(CK)],于小麦成熟期测定籽粒产量、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与不灌水的CK比较,所有灌水处理的籽粒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蛋白质产量以及籽粒淀粉含量均显著增加,但籽粒的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均呈不同程度降低(W 1处理除外)。越冬期灌水对有效穗数、籽粒产量、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淀粉含量的提升作用较大;拔节期灌水对穗粒数的提升作用较大,但对淀粉含量的提升作用较小,对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的降低作用较大;孕穗期灌水对千粒重的提升作用较大,对蛋白质产量的提升作用较小。随着灌水次数增加,小麦籽粒产量显著提高,淀粉含量先显著提高后基本不变,而籽粒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降低。W 123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其次是W 13处理;W 1处理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最高,其次是W 12及W 13处理;W 23处理淀粉含量最高,[JP3]其次是W 12或W 13处理。综合各项指标,最好的灌水组合是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 13)。[J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灌水次数
灌水时期
产量
蛋白质含量
淀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氧水与PEG协同引发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马晔
杨进文
+2 位作者
李宁
范李剑
史雨刚
《农学学报》
2022年第4期6-12,共7页
为了解双氧水与PEG协同引发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测定了引发处理后冬小麦的苗长(SL)、根长(RL)、发芽势(GE)、发芽率(GP)等9个种子活力指标。结果表明,‘长7170’在0.25%H_(2)O_(2)浸泡6 h+10%PEG浸泡4 h(处理3)条件下比对照(处理1)的...
为了解双氧水与PEG协同引发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测定了引发处理后冬小麦的苗长(SL)、根长(RL)、发芽势(GE)、发芽率(GP)等9个种子活力指标。结果表明,‘长7170’在0.25%H_(2)O_(2)浸泡6 h+10%PEG浸泡4 h(处理3)条件下比对照(处理1)的发芽势、发芽指数、苗长、活力指数显著升高了18.4%、30.2%、26.1%、48.4%,对比于0%H_(2)O_(2)浸泡12 h+0%PEG浸泡12 h(处理2)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根重分别升高了20.7%、16.2%、13.6%、22.8%‘。长6388’在0.25%H_(2)O_(2)浸泡6 h+10%PEG浸泡4 h(处理3)条件下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1)及0.5%H_(2)O_(2)浸泡6 h+5%PEG浸泡4 h(处理9),发芽指数与0.5%H_(2)O_(2)浸泡12 h+10%PEG浸泡2 h(处理8)相比升高了12%。种子活力的综合评价结果(D值)显示,2个品种均在处理3的协同引发下最大,分别为0.9482、0.8293;GGE双标图分析表明,0.25%H_(2)O_(2)浸泡6 h+10%PEG浸泡4 h(处理3)协同引发下,2个品种都在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长上表现良好,这些指标可以作为小麦种子活力鉴定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双氧水
PEG
协同引发
种子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灌水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1
1
作者
禹静涛
赵晨
双丽
范李剑
宋占兴
杨思
张晓琪
夏清
高志强
杨珍平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14-1523,共10页
基金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312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23B04-2)
+1 种基金
山西特色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项目(晋科函〔2020〕17)
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9120)。
文摘
为明确水地强筋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灌溉技术,试验设3个灌水时期8个灌溉处理[越冬期灌1水(W 1),拔节期灌1水(W 2),孕穗期灌1水(W 3),越冬期和拔节期灌2水(W 12),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 13),拔节期和孕穗期灌2水(W 23),越冬期、拔节期和孕穗期灌3水(W 123),全生育期不灌水处理(CK)],于小麦成熟期测定籽粒产量、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与不灌水的CK比较,所有灌水处理的籽粒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蛋白质产量以及籽粒淀粉含量均显著增加,但籽粒的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均呈不同程度降低(W 1处理除外)。越冬期灌水对有效穗数、籽粒产量、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淀粉含量的提升作用较大;拔节期灌水对穗粒数的提升作用较大,但对淀粉含量的提升作用较小,对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的降低作用较大;孕穗期灌水对千粒重的提升作用较大,对蛋白质产量的提升作用较小。随着灌水次数增加,小麦籽粒产量显著提高,淀粉含量先显著提高后基本不变,而籽粒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降低。W 123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其次是W 13处理;W 1处理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最高,其次是W 12及W 13处理;W 23处理淀粉含量最高,[JP3]其次是W 12或W 13处理。综合各项指标,最好的灌水组合是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 13)。[JP]
关键词
强筋小麦
灌水次数
灌水时期
产量
蛋白质含量
淀粉含量
Keywords
Strong gluten winter wheat
Irrigation frequency
Irrigation stage
Yield
Protein content
Starch content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氧水与PEG协同引发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马晔
杨进文
李宁
范李剑
史雨刚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农学学报》
2022年第4期6-12,共7页
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CLH和PPH在不同倍性小麦叶片叶绿素降解过程中的作用研究”(201901D111228)
山西农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小麦氮素积累转运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2021BQ25)。
文摘
为了解双氧水与PEG协同引发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测定了引发处理后冬小麦的苗长(SL)、根长(RL)、发芽势(GE)、发芽率(GP)等9个种子活力指标。结果表明,‘长7170’在0.25%H_(2)O_(2)浸泡6 h+10%PEG浸泡4 h(处理3)条件下比对照(处理1)的发芽势、发芽指数、苗长、活力指数显著升高了18.4%、30.2%、26.1%、48.4%,对比于0%H_(2)O_(2)浸泡12 h+0%PEG浸泡12 h(处理2)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根重分别升高了20.7%、16.2%、13.6%、22.8%‘。长6388’在0.25%H_(2)O_(2)浸泡6 h+10%PEG浸泡4 h(处理3)条件下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1)及0.5%H_(2)O_(2)浸泡6 h+5%PEG浸泡4 h(处理9),发芽指数与0.5%H_(2)O_(2)浸泡12 h+10%PEG浸泡2 h(处理8)相比升高了12%。种子活力的综合评价结果(D值)显示,2个品种均在处理3的协同引发下最大,分别为0.9482、0.8293;GGE双标图分析表明,0.25%H_(2)O_(2)浸泡6 h+10%PEG浸泡4 h(处理3)协同引发下,2个品种都在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长上表现良好,这些指标可以作为小麦种子活力鉴定的主要指标。
关键词
小麦
双氧水
PEG
协同引发
种子活力
Keywords
wheat
hydrogen peroxide
PEG
synergistic initiation
seed vigor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灌水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禹静涛
赵晨
双丽
范李剑
宋占兴
杨思
张晓琪
夏清
高志强
杨珍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氧水与PEG协同引发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马晔
杨进文
李宁
范李剑
史雨刚
《农学学报》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