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水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禹静涛 赵晨 +7 位作者 双丽 范李剑 宋占兴 杨思 张晓琪 夏清 高志强 杨珍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14-1523,共10页
为明确水地强筋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灌溉技术,试验设3个灌水时期8个灌溉处理[越冬期灌1水(W 1),拔节期灌1水(W 2),孕穗期灌1水(W 3),越冬期和拔节期灌2水(W 12),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 13),拔节期和孕穗期灌2水(W 23),越冬期、拔... 为明确水地强筋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灌溉技术,试验设3个灌水时期8个灌溉处理[越冬期灌1水(W 1),拔节期灌1水(W 2),孕穗期灌1水(W 3),越冬期和拔节期灌2水(W 12),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 13),拔节期和孕穗期灌2水(W 23),越冬期、拔节期和孕穗期灌3水(W 123),全生育期不灌水处理(CK)],于小麦成熟期测定籽粒产量、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与不灌水的CK比较,所有灌水处理的籽粒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蛋白质产量以及籽粒淀粉含量均显著增加,但籽粒的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均呈不同程度降低(W 1处理除外)。越冬期灌水对有效穗数、籽粒产量、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淀粉含量的提升作用较大;拔节期灌水对穗粒数的提升作用较大,但对淀粉含量的提升作用较小,对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的降低作用较大;孕穗期灌水对千粒重的提升作用较大,对蛋白质产量的提升作用较小。随着灌水次数增加,小麦籽粒产量显著提高,淀粉含量先显著提高后基本不变,而籽粒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降低。W 123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其次是W 13处理;W 1处理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最高,其次是W 12及W 13处理;W 23处理淀粉含量最高,[JP3]其次是W 12或W 13处理。综合各项指标,最好的灌水组合是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 13)。[J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灌水次数 灌水时期 产量 蛋白质含量 淀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氧水与PEG协同引发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晔 杨进文 +2 位作者 李宁 范李剑 史雨刚 《农学学报》 2022年第4期6-12,共7页
为了解双氧水与PEG协同引发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测定了引发处理后冬小麦的苗长(SL)、根长(RL)、发芽势(GE)、发芽率(GP)等9个种子活力指标。结果表明,‘长7170’在0.25%H_(2)O_(2)浸泡6 h+10%PEG浸泡4 h(处理3)条件下比对照(处理1)的... 为了解双氧水与PEG协同引发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测定了引发处理后冬小麦的苗长(SL)、根长(RL)、发芽势(GE)、发芽率(GP)等9个种子活力指标。结果表明,‘长7170’在0.25%H_(2)O_(2)浸泡6 h+10%PEG浸泡4 h(处理3)条件下比对照(处理1)的发芽势、发芽指数、苗长、活力指数显著升高了18.4%、30.2%、26.1%、48.4%,对比于0%H_(2)O_(2)浸泡12 h+0%PEG浸泡12 h(处理2)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根重分别升高了20.7%、16.2%、13.6%、22.8%‘。长6388’在0.25%H_(2)O_(2)浸泡6 h+10%PEG浸泡4 h(处理3)条件下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1)及0.5%H_(2)O_(2)浸泡6 h+5%PEG浸泡4 h(处理9),发芽指数与0.5%H_(2)O_(2)浸泡12 h+10%PEG浸泡2 h(处理8)相比升高了12%。种子活力的综合评价结果(D值)显示,2个品种均在处理3的协同引发下最大,分别为0.9482、0.8293;GGE双标图分析表明,0.25%H_(2)O_(2)浸泡6 h+10%PEG浸泡4 h(处理3)协同引发下,2个品种都在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长上表现良好,这些指标可以作为小麦种子活力鉴定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双氧水 PEG 协同引发 种子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