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教师教育变革的依据及“国优计划”的回应
1
作者 张务农 李琳琳 范晓伟 《高等建筑教育》 2025年第2期10-17,共8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教师教育变革的时代背景和根本依据。作为当代生产形态的概念化表征,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形态的系统性变革和生态优化,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生产物质要素的革新,也是发展理念的更新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对教师教育的变革具...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教师教育变革的时代背景和根本依据。作为当代生产形态的概念化表征,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形态的系统性变革和生态优化,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生产物质要素的革新,也是发展理念的更新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对教师教育的变革具有基础性指导意义。“国优计划”是教师教育变革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领,理应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时代主题作出回应。研究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课程变革、教师素质结构和教师培养模式等都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回应,“国优计划”教师教育应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科研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培养兼具科技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的高质量师资队伍。这不仅需要数智化教师教育模式,而且需要构建产研教学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实现高校的教育科研场景、企业的技术应用场景与中小学教育场景融通。同时完善系列配套制度,以保障“国优计划”教师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教师教育 国优计划 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32热泵系统稳定性与变工况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巨福军 杨文欢 +4 位作者 周晓磊 范晓伟 范院飞 尹路梅 朱振华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实验研究了变热源进口温度工况和变热水进口温度工况下膨胀阀开度对R32热泵系统稳定性和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系统存在不同的过热度振荡区间,且热源进口温度对起始振荡过热度的影响较显著,而热水进口温度对其影响则... 实验研究了变热源进口温度工况和变热水进口温度工况下膨胀阀开度对R32热泵系统稳定性和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系统存在不同的过热度振荡区间,且热源进口温度对起始振荡过热度的影响较显著,而热水进口温度对其影响则不明显;变热源进口温度(15~25℃)工况下,制热量随着过热度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而其COP则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且系统均在过热度振荡区间内获得最大COP;变热水进口温度(30~40℃)工况下,制热量和COP均随着过热度的变化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且两者均在过热度振荡区间内取得最大值;热源进口温度的升高和热水进口温度的降低均可使系统获得的最大制热量和最大COP增大,且两者在热源进口温度为25℃时分别为9.287 kW和4.646,而在热水进口温度为30℃时则分别为9.148 kW和5.6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稳定性 过热度振荡 热泵系统 变工况特性 R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蒸气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的探讨 被引量:17
3
作者 范晓伟 阴建民 +1 位作者 刘海峰 陈钟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11,共7页
提出一种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该循环相对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改动较小,易于实现.针对此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并与相同工况下的简单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作了比较.对7种不同制冷工质讨论了喷射器喷射系数及其效率对循环性能的影... 提出一种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该循环相对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改动较小,易于实现.针对此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并与相同工况下的简单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作了比较.对7种不同制冷工质讨论了喷射器喷射系数及其效率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变工况条件下循环性能系数COP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新循环能有效地提高循环性能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 喷射 COP 制冷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744/R600及R744/R600a混合工质热泵循环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范晓伟 张仙平 +2 位作者 王凤坤 沈恒根 陈圣光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39,共5页
基于换热器中的传热窄点温差的限制,对R744/R600及R744/R600a在所研究的工况范围内分别替代传统制冷剂R22的亚临界热泵循环特性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R744/R600和R744/R600a具有不同的最优配比,可以使得制热性能系数(COPh)最大;... 基于换热器中的传热窄点温差的限制,对R744/R600及R744/R600a在所研究的工况范围内分别替代传统制冷剂R22的亚临界热泵循环特性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R744/R600和R744/R600a具有不同的最优配比,可以使得制热性能系数(COPh)最大;R744/R600及R744/R600a在最优配比下的COPh分别比R22系统增大11.98%和8.24%,分别比纯质R600和R600a大36.43%和36.24%,比跨临界循环R744系统增加7.07%和4.71%。在最优配比下,R744/R600和R744/R600a的冷凝压力低于R22,分别为0.84MPa和1.18MPa;压缩机排气温度也低于R22,在9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非共沸混合工质 热泵 R744/R600 R744/R600a 传热窄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压缩/喷射制冷循环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范晓伟 阴建民 陈钟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9,共4页
建立了蒸气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的实验装置.在与原系统最优充灌量相同的条件下,测试了不同喷嘴出口直径下新循环系统的冷却速度曲线和耗电量.结果表明,在出口直径d=0.3~0.4mm内,新循环系统有节能效果.
关键词 制冷循环 蒸气压缩式 蒸气喷射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744热泵系统研究动态 被引量:7
6
作者 范晓伟 付光轩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3-46,共4页
R744作为一种天然工质 ,是热泵系统中最有潜力的替代工质之一。近 1 0年来 ,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R744热泵系统进行了大量研究 ,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研究成果。介绍了R744热泵样机及其压缩机、换热器。
关键词 R744 热泵 压缩机 换热器 膨胀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式喷雾加湿风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范晓伟 吴玉杰 周义德 《节能技术》 CAS 2008年第6期487-490,共4页
在喷雾轴流风机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一种前置式喷雾加湿风机。建立了专门的试验装置对其进行了加湿性能和风机效率测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喷嘴与风机叶片的距离、喷嘴孔径和喷水压差的最佳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前置式喷雾加湿风机最... 在喷雾轴流风机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一种前置式喷雾加湿风机。建立了专门的试验装置对其进行了加湿性能和风机效率测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喷嘴与风机叶片的距离、喷嘴孔径和喷水压差的最佳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前置式喷雾加湿风机最佳参数为喷嘴孔径2.5mm;喷嘴与叶片距离25cm;喷水压差0.3~0.5MPa。风机水汽比为0.02—0.04时,相对湿度增加量已可达到30%以上,而风机仍可以在相对较高的效率下运行,完全可以满足纺织行业各个车间的需求,在纺织厂空调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 加湿 风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汽车空调若干技术关键 被引量:5
8
作者 范晓伟 张定才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13,共4页
CO2作为一种天然物质,是汽车空调系统中最有潜力的替代工质之一。近年来,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对CO2汽车空调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CO2汽车空调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CO2汽车空调的组成和一些技术... CO2作为一种天然物质,是汽车空调系统中最有潜力的替代工质之一。近年来,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对CO2汽车空调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CO2汽车空调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CO2汽车空调的组成和一些技术关键,并提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汽车 空调系统 CO2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少量R290对R744热泵热水器性能变化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范晓伟 张晓静 +1 位作者 张仙平 王方 《节能技术》 CAS 2014年第5期434-438,共5页
本文针对R744热泵热水器系统,考虑系统部件结构参数,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加入少量R290对R744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变化的影响,发现当加入3%的R290时,相比纯R744装置,系统性能最优,其系统制热系数略有增加,最优放热侧压... 本文针对R744热泵热水器系统,考虑系统部件结构参数,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加入少量R290对R744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变化的影响,发现当加入3%的R290时,相比纯R744装置,系统性能最优,其系统制热系数略有增加,最优放热侧压力稍有降低,并预测分析了该配比下,热汇水出水温度为45℃、50℃、55℃、60℃、65℃时系统主要循环性能。结果表明,在纯质R744中加入少量R290组成混合工质既可以提高系统循环性能,又能降低系统放热侧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744 R290 热泵热水器 仿真模型 系统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管节流件的流量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晓伟 龚毅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33-36,共4页
制冷剂流经短管节流件时具有两相临界流动非均匀性、非平衡性的特点并存在阻塞情况 ,而影响质量流量的主要参数有上游压力、下游压力、过冷度或干度以及短管几何尺寸等 .近年来有关制冷剂流经短管节流件的两相流动模型主要有由实验结果... 制冷剂流经短管节流件时具有两相临界流动非均匀性、非平衡性的特点并存在阻塞情况 ,而影响质量流量的主要参数有上游压力、下游压力、过冷度或干度以及短管几何尺寸等 .近年来有关制冷剂流经短管节流件的两相流动模型主要有由实验结果直接关联的半经验模型和基于一些假设而建立的分析模型 ,而它们都是针对某种工质而言的 ,不适应当前空调制冷及热泵系统所采用的工质种类较多的状况 .因此 ,建立普适性好、在热力学参数变化较宽的范围内仍有较高精度的质量流量模型是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特性 短管节流件 质量流量 制冷系统 节流膨胀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议室内CO_2浓度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晓伟 童山中 何大四 《建筑节能》 CAS 2008年第11期61-63,72,共4页
根据会议室CO2浓度的动态特性,采用PID控制方法,对会议室进行新风控制系统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PID控制系统能够很好地跟踪室内CO2浓度,合理的控制新风量,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相对于CAV空调系统来说,节能优势明显。
关键词 CO2浓度 新风量 仿真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32/R1234yf混合工质热泵循环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晓伟 张鹿 +1 位作者 唐向阳 巨福军 《制冷与空调》 2016年第12期49-51,14,共4页
在热泵热水器的名义工况下,对R32/R1234yf混合工质热泵循环性能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R32/R1234yf的最优质量配比为60/40,使制热性能系数达到最大值4.727,较R22系统增大8.64%;在最优质量配比下,R32/R1234yf系统的单位容积制热量、单... 在热泵热水器的名义工况下,对R32/R1234yf混合工质热泵循环性能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R32/R1234yf的最优质量配比为60/40,使制热性能系数达到最大值4.727,较R22系统增大8.64%;在最优质量配比下,R32/R1234yf系统的单位容积制热量、单位质量制热量和冷凝压力均比R22系统大,但其压比和排气温度均低于R22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热水器 制冷剂 R32 R1234yf 质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744/R290/R600a混合工质热泵循环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晓伟 徐菂 王方 《制冷与空调》 2014年第10期104-108,共5页
对热泵系统,提出将R744/R290/R600a三种天然工质组成的混合物替代现有制冷剂。在热泵热水器名义工况下,计算分析不同配比下混合工质热泵系统循环性能,并分别与R22,R290,R600a和R744/R290(21%/79%)热泵系统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744/R... 对热泵系统,提出将R744/R290/R600a三种天然工质组成的混合物替代现有制冷剂。在热泵热水器名义工况下,计算分析不同配比下混合工质热泵系统循环性能,并分别与R22,R290,R600a和R744/R290(21%/79%)热泵系统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744/R290/R600a在最优配比下,系统制热性能系数为4.514,比R22,R290,R600a和R744/R290(21%/79%)系统分别增加20.50%,35.15%,41.50%和9.67%;系统冷凝压力比R22,R290和R744/R290(21%/79%)系统分别降低45.34%,41.20%和55.47%;新的混合工质不仅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而且可以有效降低系统运行压力,可以作为热泵工质的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混合工质 传热窄点 C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热泵系统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11
14
作者 范晓伟 《制冷与空调》 2002年第2期1-5,共5页
绿色环保天然工质二氧化碳以其优良的热物性成为热泵系统中合成工质最有潜力的替代物之一。近年来 ,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二氧化碳热泵系统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着重介绍CO2 热泵系统的原理。
关键词 热泵系统 应用 二氧化碳 制冷工质 原理 跨临界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用旋转压力式喷嘴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范晓伟 吴玉杰 +1 位作者 周义德 闫俊海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61,共4页
阐述了旋转压力式喷嘴的雾化机理,并对其有关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喷嘴流量、雾化角与喷水压差、喷嘴孔径之间的关联式,并对关联式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绘制了相关曲线,为喷嘴在空调系统加湿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喷嘴 流量 雾化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形阻流件几何参数对传热系数影响的数值研究
16
作者 范晓伟 李玉娜 +1 位作者 杨瑞梁 王月梅 《节能技术》 CAS 2007年第3期203-205,共3页
对设置三角形阻流件的水平矩形通道内的换热问题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在Re=1500~35000范围内,研究了阻流件顶角大小和高度对恒热流加热壁面的水平通道内的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状况。结果表明:当Re≤8000时,阻流件顶角的变化对Nu数影响... 对设置三角形阻流件的水平矩形通道内的换热问题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在Re=1500~35000范围内,研究了阻流件顶角大小和高度对恒热流加热壁面的水平通道内的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状况。结果表明:当Re≤8000时,阻流件顶角的变化对Nu数影响不明显;当Re〉8000后,随着顶角α的增加,Nu数先上升后下降;当顶角在30°时,换热效果最好。阻流件高度对Nu数的影响很大,在相同的顶角下,高度越高,Nu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阻流件 强化换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窗帘布含水率对细颗粒物沉积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范晓伟 魏艳雨 +3 位作者 卢士艳 商良钺 张清志 王艳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5-10,共6页
探讨窗帘布含水率对空气中细颗粒物沉积性能的影响状况。在定制的密闭小室内进行实验,获得了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在样品布表面不同含水率下的沉积损失率。实验结果表明:颗粒物沉积损失率随粒径的增大呈V型变化,颗粒物的沉积损失率随样品含... 探讨窗帘布含水率对空气中细颗粒物沉积性能的影响状况。在定制的密闭小室内进行实验,获得了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在样品布表面不同含水率下的沉积损失率。实验结果表明:颗粒物沉积损失率随粒径的增大呈V型变化,颗粒物的沉积损失率随样品含水率的增加整体呈现降低的趋势;在相同含水率下,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在麻样品表面的沉积损失率大于涤纶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沉积损失率 含水率 窗帘布 表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三角形阻流件的通道内流动阻力特性数值研究
18
作者 范晓伟 李玉娜 +1 位作者 杨瑞梁 王月梅 《能源工程》 2007年第3期12-15,共4页
为了深入研究设置三角形阻流件的水平矩形通道内传热强化机理,采用k-ε两方程模型以及SIMPLE算法,对Re在1500~35 000范围内,流体流过该通道时的流动问题进行了数值求解.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当Re>8 000时,阻力系数,随着阻流件顶角α的... 为了深入研究设置三角形阻流件的水平矩形通道内传热强化机理,采用k-ε两方程模型以及SIMPLE算法,对Re在1500~35 000范围内,流体流过该通道时的流动问题进行了数值求解.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当Re>8 000时,阻力系数,随着阻流件顶角α的增大而减少;当Re≤8 000时,阻力系数,随顶角α和Re数的变化不明显;阻力系数.厂随着阻流件的高度h的增大而增加;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与不设阻流件的光滑通道相比,设置阻流件通道的Webb性能因子田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阻流件 流动阻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流过带折流板通道时的流动及传热数值研究
19
作者 范晓伟 刘寅 孙昆峰 《能源工程》 2003年第1期7-10,共4页
对常物性流体在通道内的周期性充分发展层流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了二维数值计算分析。所研究的通道是由两平行平板和布置于中心线位置的一系列折流板构成。平行平板保持温度恒定 ,折流板则分成完全导热和绝热两种情况 ,对不同几何参数、R... 对常物性流体在通道内的周期性充分发展层流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了二维数值计算分析。所研究的通道是由两平行平板和布置于中心线位置的一系列折流板构成。平行平板保持温度恒定 ,折流板则分成完全导热和绝热两种情况 ,对不同几何参数、Re数和Pr数下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 传热 折流板 平行通道 紧凑式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空调器用短管节流件设计校核软件的开发
20
作者 范晓伟 周义德 《制冷与空调》 2004年第5期32-35,共4页
利用计算机VB和Fortran语言编程技术 ,开发了适用于热泵空调器的短管节流件设计和校核计算可视化软件。本文介绍了该软件的结构和功能 ,并举例说明了软件的使用过程。借助该软件 ,只需输入有关参数 ,便能自动完成计算并输出相应结果。
关键词 管节 设计校核 FORTRAN语言 使用过程 短管 热泵空调 校核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