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个牡丹切花品种核型、花药形态与花粉特性的比较
1
作者 张欢欢 范挺秀 +2 位作者 高双成 范丙友 史国安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9-337,共9页
为探明牡丹切花花朵开放后的花粉育性水平,分析花粉微观形态、代谢与花粉活力之间的关系。以2个切花牡丹品种凤丹和黄冠为试验材料,利用染色体压片法观测体细胞染色体核型、测微尺法测定花药形态、扫描电镜观测花粉形态、液体培育法测... 为探明牡丹切花花朵开放后的花粉育性水平,分析花粉微观形态、代谢与花粉活力之间的关系。以2个切花牡丹品种凤丹和黄冠为试验材料,利用染色体压片法观测体细胞染色体核型、测微尺法测定花药形态、扫描电镜观测花粉形态、液体培育法测定花粉萌发率和分光光度法测定花粉萌发相关生理代谢指标差异。结果表明,凤丹为二倍体核型,单朵花粉量达1262万粒,花粉粒形态饱满呈现为三裂球形,在25℃模拟温度条件下干燥后的花粉萌发率超过50%;黄冠为三倍体核型,单朵花粉量达288万粒,花粉粒形态异常为三裂三角形,畸形率高达97.2%,花粉萌发率为0%。黄冠花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抗坏血酸(As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凤丹降低了46.7%、39.3%和31.8%。黄冠花粉形态异常、蛋白质和膜脂过氧化代谢失调,可能是导致花粉不能萌发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证实了黄冠牡丹是同源三倍体,花粉畸形、数量少、萌发活力低,用作切花可以降低插花过程中花粉污染造成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切花 染色体倍性 核型分析 花粉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