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酒糟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1
作者 花静静 安焱 +4 位作者 陈子龙 石晓磊 范成五 窦培 范百龄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5-904,共10页
为丰富酒糟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以玉米酒糟作为原材料制备生物炭,探究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和机制。通过FTIR、SEM-EDS、XPS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了裂解温度、投加量、溶液pH值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Cr(Ⅵ)的影响,评估了材料的再生利用性能... 为丰富酒糟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以玉米酒糟作为原材料制备生物炭,探究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和机制。通过FTIR、SEM-EDS、XPS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了裂解温度、投加量、溶液pH值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Cr(Ⅵ)的影响,评估了材料的再生利用性能。结果表明,裂解温度越高,生物炭的吸附性能越好;低pH值条件有利于Cr(Ⅵ)的吸附,反应温度越高吸附效果越好;吸附前后吸附材料表面官能团发生了显著变化,大部分含氧官能团减弱或消失,表明Cr(Ⅵ)通过化学机制吸附到生物炭上。玉米酒糟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以多层吸附为主,受化学吸附控制。热力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反应。吸附机制主要有材料表面官能团参与的络合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沉淀吸附以及静电吸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酒糟 生物炭 Cr(Ⅵ)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质肥料的有机氮矿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范成五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B07期57-58,共2页
通过对不同有机质肥料的有机氮矿化进行室内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培养温度水平下,除牛粪堆肥外,30℃条件培养的矿化率最高,矿化速度最快,矿化率和矿化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减缓。在不同有机质肥料中,鱼抽出液的矿化率最高,矿化速度也最快... 通过对不同有机质肥料的有机氮矿化进行室内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培养温度水平下,除牛粪堆肥外,30℃条件培养的矿化率最高,矿化速度最快,矿化率和矿化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减缓。在不同有机质肥料中,鱼抽出液的矿化率最高,矿化速度也最快,矿化速度顺序是:鱼抽出液>肉骨粉>油菜饼>鱼粕>牛粪堆肥。另外,矿化率、矿化速度与有机质肥料C/N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肥料 矿化 有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连作马铃薯及土壤生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3
3
作者 柳玲玲 芶久兰 +2 位作者 何佳芳 范成五 秦松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6-711,共6页
生物有机肥是一种集有益微生物和有机肥优点为一体的新型肥料,能更好地让有益微生物在土壤中定植和生长。本研究针对马铃薯连作障碍问题,探索几种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连作土壤生物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以威芋5号原种为材料,在同... 生物有机肥是一种集有益微生物和有机肥优点为一体的新型肥料,能更好地让有益微生物在土壤中定植和生长。本研究针对马铃薯连作障碍问题,探索几种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连作土壤生物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以威芋5号原种为材料,在同等化肥用量的基础上,增施等量不同品种的生物有机肥,测定其出苗率、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土壤生物性状等。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出苗率、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产量以及薯块品质均有改善作用。其中GZ-I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增产率为52.26%,并且GZ-I处理可以明显地提高细菌与真菌的比值(B/F),其B/F较对照提高5.67倍。GZ-III处理提质效果最明显,马铃薯薯块中淀粉、还原性糖以及Vc含量最高,分别较对照提高0.68倍、1.64倍、0.41倍。施用不同生物有机肥均可提高马铃薯土壤的养分含量,改善土壤肥力水平,其中GZ-III处理的改土效果最明显,可以明显增加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因此,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连作区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并对土壤有明显的改良作用,其中GZ-I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GZ-III处理的提质和改土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生物有机肥 连作 土壤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有机肥对钩藤产量、品质及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6
4
作者 柳玲玲 王文华 +3 位作者 杨再刚 张邦喜 范成五 芶久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6-121,共6页
针对贵州"剑河钩藤"野生资源减少,人工栽培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从改善钩藤产地土壤入手,筛选适宜的生物有机肥,培肥地力,进而提高钩藤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配施生物肥对钩藤的产量、品质和土壤生物性状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针对贵州"剑河钩藤"野生资源减少,人工栽培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从改善钩藤产地土壤入手,筛选适宜的生物有机肥,培肥地力,进而提高钩藤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配施生物肥对钩藤的产量、品质和土壤生物性状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和改良作用,其中gz-Ⅳ号生物肥对钩藤农艺性状、产量以及土壤养分的提高效果最好;gz-Ⅲ号生物肥对钩藤品质以及土壤生物性状的改良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 有机培肥 土壤肥力 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鲜剂对非洲菊切花瓶插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熊元 孙锐锋 +2 位作者 王文华 彭刚 范成五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6期30-31,共2页
非洲菊切花因品种不同而初始吸水速度不同 ,瓶插时间与吸收水分速度有一定联系。消毒剂处理后的切花一定程度可延迟切花瓶插时间 ,用自配的保鲜剂由于能够杀菌、提供能量等功能 ,使切花瓶插时间延迟3~ 9d。
关键词 非洲菊 切花 保鲜剂 瓶插时间 菊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黎平县耕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的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晓燕 刘桂华 +2 位作者 范成五 瞿飞 秦松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2-1416,共5页
【目的】弄清黎平县耕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状况,为农作物的安全生产和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Han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黎平县耕地土壤铬(Cr)、铅(Pb)、镉(Cd)... 【目的】弄清黎平县耕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状况,为农作物的安全生产和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Han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黎平县耕地土壤铬(Cr)、铅(Pb)、镉(Cd)、砷(As)和汞(Hg)5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并对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黎平县耕地土壤Cr、Pb、Cd、As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8.39、23.55、0.22、6.16和0.15mg/kg,Hg平均含量超过贵州省土壤背景值,是其1.36倍。Cr、Pb、Cd、As和Hg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31、0.09、0.74、0.19和0.47,只有Cd超标,超标率为3.4%;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68,整体无污染;Cd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低”“中”和“较重”的分别占91.5%、6.8%和1.7%,Hg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低”和“中”的分别占95.9%和4.1%。【结论】黎平县耕地土壤重金属整体上无潜在生态风险,但部分乡镇Cd存在“较重”程度潜在生态风险,Hg存在“中”程度潜在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土壤 重金属 污染 生态风险 风险评价 黎平 黔东南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典型酸性黄壤中3种叶菜类蔬菜对Cd累积特性及低累积品种筛选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桂华 胡岗 +2 位作者 秦松 任婧 范成五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6-401,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酸性黄壤中3种叶菜类蔬菜作物——苋菜、油菜和芹菜的12个品种(每种蔬菜有4个供试品种)对重金属Cd的吸收差异,并通过聚类分析和作物对Cd富集规律的探讨,筛选出对Cd的低累积品种。结果表明,随土壤Cd添加量增加冠...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酸性黄壤中3种叶菜类蔬菜作物——苋菜、油菜和芹菜的12个品种(每种蔬菜有4个供试品种)对重金属Cd的吸收差异,并通过聚类分析和作物对Cd富集规律的探讨,筛选出对Cd的低累积品种。结果表明,随土壤Cd添加量增加冠一青梗菜、四季小香芹及圆叶白苋菜生物量变化不显著。3种叶菜类蔬菜对Cd的富集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苋菜、油菜、芹菜。对于3种供试蔬菜的不同品种对Cd的累积水平,苋菜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大圆叶红苋菜、圆叶白苋菜、圆叶淡黄白苋菜、红圆叶苋菜,油菜为五月慢、宝竹青梗菜、紫冠一号、冠一青梗菜,芹菜为黄苗实芹、荷兰红芹、四季小香芹、津南实芹王。聚类分析表明,四季小香芹、荷兰红芹及津南实芹王为Cd低累积类群,五月慢、红圆叶苋菜、圆叶淡黄白苋菜、圆叶白苋菜、大圆叶红苋菜为Cd高累积类群,其他品种均为Cd中累积类群。3组处理(对照组、低质量比、高质量比)中,苋菜的4个品种和五月慢对Cd的富集系数大于1,芹菜的4个品种和冠一青梗菜对Cd的富集系数则小于1,宝竹青梗菜和紫冠一号仅在高Cd质量比处理时富集系数大于1。初步筛选出四季小香芹为Cd低累积叶菜类蔬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酸性黄壤 叶菜类蔬菜 累积 低累积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化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8
作者 瞿飞 范成五 +3 位作者 刘桂华 胡岗 陈江博 秦松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1561-1565,1576,共6页
化学钝化修复技术作为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重要方法之一,成本低、操作简单、修复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钝化剂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可分为无机类钝化剂、有机类钝化剂、微生物类钝化剂、复合型钝化剂及新型材料钝化剂,不同类型的... 化学钝化修复技术作为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重要方法之一,成本低、操作简单、修复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钝化剂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可分为无机类钝化剂、有机类钝化剂、微生物类钝化剂、复合型钝化剂及新型材料钝化剂,不同类型的钝化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各不相同。主要从各类型钝化剂的自身特性、作用机理、修复效果概述了钝化剂的研究进展和前景,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钝化剂的合理施用、风险评估、长期有效性、完善分类系统、修复方法集成等方面提出展望,以期为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钝化剂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钝化剂对贵州典型黄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瞿飞 范成五 +2 位作者 刘桂华 陈晓燕 秦松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67-1972,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钝化剂对贵州典型黄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影响,筛选出钝化重金属效果较好的钝化剂,为以土壤类型划分的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贵州典型农田黄壤为研究对象,选取6种材料[玉米秸秆生物炭(CB)、烟杆生物... 【目的】研究不同钝化剂对贵州典型黄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影响,筛选出钝化重金属效果较好的钝化剂,为以土壤类型划分的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贵州典型农田黄壤为研究对象,选取6种材料[玉米秸秆生物炭(CB)、烟杆生物炭(RB)、腐植酸(HA)、菌渣(MR)、蒙脱石(MM)和凹凸棒石(AP)]为土壤重金属钝化剂,设计添加量为0.5%、1.0%、3.0%和5.0%,以不添加钝化剂作对照(CK),通过室内培养试验,采用DTPA浸提法测定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结果】添加CB、RB、MR和AP均能显著提高土壤pH(P<0.05),而添加HA的土壤pH随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添加量为5.0%时,土壤pH表现为MR=AP=RB>CB>MM>HA。6种钝化剂在不同添加量下对重金属有效态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降低Pb有效态含量的效果依次为3.0%RB>3.0%AP>5.0%CB>5.0%HA>3.0%MM>5.0%MR,分别降低61.2%、26.7%、18.9%、11.5%、8.5%和6.8%。Cd有效态含量降幅最高达24.0%,各处理钝化效果依次为3.0%MM=0.5%AP>1.0%RB>5.0%HA>5.0%CB>5.0%MR,分别降低24.0%、24.0%、20.0%、16.0%、12.0%和8.0%。【结论】针对贵州典型Pb污染黄壤可选用3.0%烟杆生物炭作为修复剂,Cd污染黄壤可选用3.0%蒙脱石作为修复剂,而1.0%烟杆生物炭可作为复合重金属(Pb、Cd)污染土壤修复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剂 黄壤 重金属 有效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进展及其机制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丽 蔡景行 +4 位作者 邵代兴 范洪黎 王娅娟 秦松 范成五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2-238,共7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农业安全。近年来,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新型材料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如何通过改性方法强化生物炭吸附能力,提高生物炭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环境友好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论文综述了生物炭的基本特... 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农业安全。近年来,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新型材料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如何通过改性方法强化生物炭吸附能力,提高生物炭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环境友好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论文综述了生物炭的基本特征,改性生物炭的原料来源,常见改性方法,吸附固定重金属的作用机制,并对改性生物炭功能及其应用拓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土壤重金属修复材料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生物炭 重金属 土壤污染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有机酸对贵州黄壤龙葵吸收镉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桂华 秦松 +2 位作者 柴冠群 吴正卓 范成五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82-2689,共8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有机酸对龙葵吸收镉(Cd)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贵州地区黄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种植龙葵,待龙葵生长60 d后,将不同浓度的低分子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及其复合处理(柠... 【目的】探讨低分子有机酸对龙葵吸收镉(Cd)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贵州地区黄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种植龙葵,待龙葵生长60 d后,将不同浓度的低分子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及其复合处理(柠檬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以溶液形式加入土壤,以添加500 mL去离子水为对照(CK),1个月后收获植株样品并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不同处理对龙葵生长及吸收转运重金属Cd的影响。【结果】柠檬酸添加量为2.5 mmol/kg时龙葵单株生物量最高,较CK显著增加6.75%(P<0.05,下同),其他处理的生物量均低于CK。3种有机酸均能强化龙葵根、茎、叶和果实对Cd的吸收,表现为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各部位的Cd含量表现为叶>茎>根>果实,且均在苹果酸添加量为5.0 mmol/kg时达最大值,分别为CK的1.68、1.53、1.21和1.32倍。添加2.5 mmol/kg酒石酸和5.0 mmol/kg苹果酸时龙葵对Cd的累积量较高,二者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添加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均能提高龙葵对Cd的转移和富集能力,作用表现为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其中,添加5.0 mmol/kg苹果酸时龙葵对Cd的富集系数最大,为12.81。相对于单一有机酸处理,复合有机酸处理对龙葵富集Cd的能力无明显优势。【结论】添加适当浓度的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均能提高龙葵各部位对Cd的吸收及土壤Cd从地下向地上部转移的能力,促进龙葵对Cd的转移和富集;其中苹果酸添加量为5.0 mmol/kg时,龙葵对Cd的累积量相对较高且富集系数最大,对土壤中Cd的植物修复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有机酸 龙葵 吸收累积 贵州黄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下钝化剂对菠菜生理特征及镉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丽 蔡景行 +4 位作者 罗沐欣键 吴道明 范洪黎 秦松 范成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4-1010,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钝化剂在镉(Cd)胁迫下对蔬菜生理特征及Cd累积的影响,以菠菜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钝化剂(CK)、单施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单施巯基生物炭(TMB)、配施纳米羟基磷灰石+巯基生物炭(HPTB)4个处理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测定分析土... 为了探究不同钝化剂在镉(Cd)胁迫下对蔬菜生理特征及Cd累积的影响,以菠菜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钝化剂(CK)、单施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单施巯基生物炭(TMB)、配施纳米羟基磷灰石+巯基生物炭(HPTB)4个处理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测定分析土壤pH、有效态Cd含量及菠菜抗氧化酶活性,阐明施用不同钝化剂对Cd胁迫下菠菜生长及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钝化剂能有效提高菠菜生物量,降低菠菜Cd含量。与CK相比,nHAP、TMB、HPTB处理下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90.27%、7.28%、143.75%和72.50%、4.81%、91.71%,Cd含量分别降低了78.19%、6.94%、65.49%和65.98%、39.34%、52.31%;不同钝化剂均能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nHAP、TMB、HPTB处理下土壤pH较CK分别提高了1.36、0.08个和0.76个单位,有效态Cd含量分别降低了83.22%、22.57%和73.70%。nHAP处理对菠菜的降Cd效果最好;施用nHAP能够有效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缓解脂膜过氧化伤害。综上,nHAP可作为缓解Cd污染对菠菜产生生理影响的钝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剂 菠菜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种的耐瘠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霍可以 范成五 +1 位作者 郑常祥 陈泽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6期52-53,56,共3页
选取贵州地区广泛种植的具有较好耐瘠高产特性的12个玉米品种,利用在中低肥力土上筛选出耐瘠性强的品种和在高肥力土上展现出较高的产量空间的方法,采取与生产相近的条件,筛选出了适合黔中地区推广的耐瘠优质的玉米品种遵玉8号、农大10... 选取贵州地区广泛种植的具有较好耐瘠高产特性的12个玉米品种,利用在中低肥力土上筛选出耐瘠性强的品种和在高肥力土上展现出较高的产量空间的方法,采取与生产相近的条件,筛选出了适合黔中地区推广的耐瘠优质的玉米品种遵玉8号、农大108和黔单16号等。利用耐瘠与不耐瘠玉米在主要性状上的对比鉴定,找出了与玉米耐瘠相关的根数、根系体积、根重和地上部鲜重等几个指标,为耐瘠玉米的评价建立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玉米品种 耐瘠性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蜜环菌的快速培养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燕芬 唐丽 范成五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29,共3页
本实验采用组织分离法或孢子分离法分离野生菌种 ,加入 1 .2 5 mg/ L四环素的 PDA培养基鉴选、纯化引进菌种两种方式获得优质母种。再用自制木屑培养基扩大繁殖培养二级种 ,青冈嫩枝段培养基培养生产种。初步建立了优质蜜环菌的快速培... 本实验采用组织分离法或孢子分离法分离野生菌种 ,加入 1 .2 5 mg/ L四环素的 PDA培养基鉴选、纯化引进菌种两种方式获得优质母种。再用自制木屑培养基扩大繁殖培养二级种 ,青冈嫩枝段培养基培养生产种。初步建立了优质蜜环菌的快速培养技术程序。实验中发现筛选出的母种经木屑培养基培养后 ,再进入生产种培养 ,得到的生产种质量优于母种直接进入枝段培养基培养的 ,且缩小母种用量 1 0倍 ,节约培养基成本约 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环菌 快速培养 组织分离法 孢子分离法 培养基 天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底泥复合基质的理化性状及其对紫罗兰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江博 范成五 +3 位作者 朱仁秀 刘桂华 瞿飞 秦松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62-1467,共6页
【目的】为解决底泥在直接利用时存在透气性差、Cd污染严重等问题。【方法】用其他物料作为透气性底泥及Cd调节材料,以纯底泥为对照,研究添加几种不同比例物料复合基质的理化性状及其对紫罗兰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1)随着底泥添加... 【目的】为解决底泥在直接利用时存在透气性差、Cd污染严重等问题。【方法】用其他物料作为透气性底泥及Cd调节材料,以纯底泥为对照,研究添加几种不同比例物料复合基质的理化性状及其对紫罗兰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1)随着底泥添加比例的增加,复合基质的p H、电导率及Cd含量逐渐递增,较纯底泥,复合基质更适宜植物的生长;(2)综合紫罗兰生长过程中的株高、养分含量,在底泥添加比例为10%、火山石20%、珍珠岩10%、蘑菇渣15%、泥炭10%、锯木屑5%及蚯蚓粪30%时其生长状态最好,其株高为24.8 cm,全氮含量为39.48 g/kg,全磷含量为4.16 g/kg,全钾含量为43.25 g/kg;(3)复合基质中紫罗兰对Cd的吸收量为0.65~1.25 mg/kg,低于纯底泥的1.34 mg/kg,但其含量均在植物正常含量范围内,说明底泥中Cd含量对植物Cd的吸收影响不大。【结论】在底泥添加比例为10%、火山石20%、珍珠岩10%、蘑菇渣15%、泥炭10%、锯木屑5%及蚯蚓粪30%时有利于紫罗兰的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紫罗兰 复合基质 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3种香气类型烟叶产区植烟土壤活性有机质与有机氮的含量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益 秦松 +3 位作者 胡岗 张恒 石俊雄 范成五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33-1837,共5页
【目的】了解贵州不同香气类型烟叶植烟土壤的活性有机质及有机氮组分含量特征,为不同香气风格类型烟叶植烟土壤的定向培育和烟叶品质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K326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贵州中间香型、偏清香型和清香型3种典型香气风格... 【目的】了解贵州不同香气类型烟叶植烟土壤的活性有机质及有机氮组分含量特征,为不同香气风格类型烟叶植烟土壤的定向培育和烟叶品质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K326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贵州中间香型、偏清香型和清香型3种典型香气风格类型烟叶产区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与实验室指标检测相结合方法,在烤烟生长期研究3种香气风格类型烟叶产区植烟土壤活性有机质和有机氮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贵州中间香型、偏清香型和清香型3种典型香气风格类型烟叶产区植烟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含量均为氨基酸态氮>氨态氮>氨基糖态氮,土壤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含量为活性有机质>中活性有机质>高活性有机质。在不同香气类型烟叶产区植烟土壤活性有机质的含量均为清香型>偏清香型>中间香型,有机氮各组分在还苗期、团棵期、打顶期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但从打顶期到脚叶成熟期均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清香型>偏清香型>中间香型。在烤烟生育期,清香型和偏清香型烟叶产区土壤中活性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含量减少,减少幅度均为清香型>偏清香型,而中间香型烟叶产区土壤中活性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含量均增加。【结论】3种典型香气风格类型烟叶产区植烟土壤的活性有机质和有机氮各组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多较一致,但在各组分间含量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有机氮 活性有机质 黄壤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环菌原种培养基组分筛选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燕芬 唐丽 范成五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4期54-55,共2页
市售蜜环菌种经活化和优化培养后作为母种,进行原种培养基组分筛选试验,再将所选培养基培养的原料进行生产种培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阔叶木屑+20%米糠+10%麦麸+10%玉米砂+2%KH2PO4+0.7%MgSO4+0.03%VB1+7%白糖+2%马铃薯煮水原种... 市售蜜环菌种经活化和优化培养后作为母种,进行原种培养基组分筛选试验,再将所选培养基培养的原料进行生产种培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阔叶木屑+20%米糠+10%麦麸+10%玉米砂+2%KH2PO4+0.7%MgSO4+0.03%VB1+7%白糖+2%马铃薯煮水原种培养基培养的菌种用于培养生产种,与PDA培养基培养的菌种直接用于培养生产种相比,培养时间缩短10 d,降低生产成本约50%,且菌种各项生育指标均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环菌原种 培养基 筛选 菌种 天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钝化材料对白及吸收累积镉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桂华 吴科堰 +3 位作者 秦松 柴冠群 吴正卓 范成五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01-1406,共6页
【目的】在镉(Cd)胁迫下,比较不同钝化材料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吸收积累Cd的影响,为提高Cd污染土壤的白及种植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紫花三叉白及为试验材料,通过外源添加1.5 mg/kg Cd模拟重度Cd污染土壤,施... 【目的】在镉(Cd)胁迫下,比较不同钝化材料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吸收积累Cd的影响,为提高Cd污染土壤的白及种植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紫花三叉白及为试验材料,通过外源添加1.5 mg/kg Cd模拟重度Cd污染土壤,施用不同钝化材料(5%硅钙肥、5%牛粪有机肥、5%玉米秸秆生物炭、5%含磷物质、5%硅钙肥+5%玉米秸秆生物炭、5%含磷物质+5%玉米秸秆生物炭、5%牛粪有机肥+5%含磷物质和5%硅钙肥+5%牛粪有机肥)后分析测定土壤的pH和Cd有效性及紫花三叉白及各部位Cd的含量。【结果】不同钝化材料中,白及地下部块茎和整株生物量增加效果以5%牛粪有机肥和5%玉米秸秆生物炭较好,与对照相比,地下部块茎生物量分别增加62.87%和59.18%,整株生物量分别增加57.36%和46.07%;土壤pH以牛粪有机肥+硅钙肥、硅钙肥+玉米秸秆生物炭和硅钙肥的较高,较对照分别提升3.84、3.70和3.67个单位;土壤有效态Cd含量以硅钙肥、牛粪有机肥+硅钙肥、硅钙肥+玉米秸秆生物炭处理较低,分别较对照分别低92.86%、89.29%和87.50%;白及的根系、块茎和叶中Cd含量均以牛粪有机肥+硅钙肥含量最低,降幅分别为97.60%、88.80%和95.29%。白及各部位对Cd的富集迁移能力为根系>块茎>叶片,牛粪有机肥+硅钙肥处理白及各部位对Cd的富集系数最低。【结论】施加5%牛粪有机肥和5%玉米秸秆生物炭对白及块茎的增产效果较好;5%牛粪有机肥+5%硅钙肥、5%玉米秸秆生物炭+5%硅钙肥和5%硅钙肥对重度Cd污染土壤钝化效果较佳;5%牛粪有机肥+5%硅钙肥对白及各部位阻Cd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材料 紫花三叉白及 富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管理措施黄壤坡耕地的有机碳与氮养分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岗 秦松 +3 位作者 范成五 赵欢 张邦喜 严莲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30-2636,共7页
为探寻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养分流失的规律,降低黄壤坡耕地有机碳与氮素的流失提供科学管理依据,采用监测定位试验方法,研究3种管理措施对贵州丘陵地区旱作耕地土壤控制和养分流失过程中的土壤有机碳与氮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结果... 为探寻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养分流失的规律,降低黄壤坡耕地有机碳与氮素的流失提供科学管理依据,采用监测定位试验方法,研究3种管理措施对贵州丘陵地区旱作耕地土壤控制和养分流失过程中的土壤有机碳与氮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产量以优化施肥+横坡垄作、优化施肥+横坡垄作+覆盖处理的增幅较大,其玉米和油菜的相对产量分别较对照(CK)增加78.87%和80.73%与64.37%和64.98%,且与CK差异均达极显著,变异系数分别为11.09%和24.36%、32.07%和45.69%。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以优化施肥+横坡垄作+秸秆覆盖、优化施肥+横坡垄作处理的增幅较大,分别较CK增加44.4%和39.5%,变异系数分别为16%和22%。全氮变化以优化施肥+横坡垄作+秸秆覆盖、优化施肥+横坡垄作处理的增幅较大,分别较CK增加41.1%和39.2%,变异系数分别为3%和13%。土壤矿质氮(NH+4-N、NO-3-N)以优化施肥+横坡垄作+秸秆覆盖处理的增幅最高,为CK的11.3倍;从不同矿质氮形态增幅看,NH+4-N高于NO-3-N,NH+4-N的增幅为13.2~39.3倍,平均为31.5倍;NO-3-N的增幅为1.2~7.8倍,平均为3.9倍,NH+4-N增幅较NO-3-N的高7.1倍。结论:优化施用氮肥+横坡垄作+秸秆覆盖、优化施用氮肥+横坡垄作能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和提高土壤有机碳及其氮素的含量,对坡耕地的生产力和提高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保护耕地质量和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措施 土壤肥力 黄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根分泌物对喀斯特地区土壤吸附磷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承玲 陈训 范成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1453-11455,共3页
磷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必要养分,喀斯特地区的土壤中碳酸钙是主要的磷吸附基质,使得喀斯特土壤中可利用的磷含量低。农作物根的分泌物在活化磷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利用平衡法模拟喀斯特地区土壤在有根分泌物存在时的磷吸附反应。结果表明... 磷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必要养分,喀斯特地区的土壤中碳酸钙是主要的磷吸附基质,使得喀斯特土壤中可利用的磷含量低。农作物根的分泌物在活化磷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利用平衡法模拟喀斯特地区土壤在有根分泌物存在时的磷吸附反应。结果表明,玉米根分泌物能抑制土壤对磷的吸附,即使得土壤中可供作物利用的磷增加。土壤对磷的等温吸附反应能被Freundlich方程很好地拟合,拟二级速率方程是描述土壤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的最优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根分泌物 喀斯特地区土壤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