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胚芽粕制备蛋白膜工艺优化及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金凤 王艳文 +1 位作者 范恒军 张宇婷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4-100,共7页
目的:利用玉米胚芽粕中的醇溶蛋白制备玉米醇溶蛋白膜,减少塑料膜对环境的污染。方法:以玉米胚芽粕为原料,通过碱溶酸沉从玉米胚芽粕中提取得到玉米醇溶蛋白,加入一定量的乙醇溶液再利用超声波辅助法加入适量的增塑剂和还原剂,在一定的... 目的:利用玉米胚芽粕中的醇溶蛋白制备玉米醇溶蛋白膜,减少塑料膜对环境的污染。方法:以玉米胚芽粕为原料,通过碱溶酸沉从玉米胚芽粕中提取得到玉米醇溶蛋白,加入一定量的乙醇溶液再利用超声波辅助法加入适量的增塑剂和还原剂,在一定的水浴温度下水浴30 min,待膜液室温后,膜液流延成玉米醇溶蛋白膜。探究丙三醇添加量、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以及水浴温度4个因素对玉米醇溶蛋白膜的水溶性、水蒸气透过率、CO_(2) 透过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制备工艺,并通过将成膜液涂布在梨切片表面进行抗氧化保鲜试验,同时做涂膜空白对照,观察相同时间内梨切片表面的褐变程度。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优制膜工艺为丙三醇添加量0.3 g/g醇溶蛋白、超声时间5 min、乙醇体积分数80%、水浴温度70℃。在此条件下,玉米醇溶蛋白膜水溶性为19.75%、水蒸气透过率为6.13 g·mm/(m^(2)·d·kPa)、CO_(2) 透过率为0.21 g/(m^(2)·h),玉米胚芽粕制备蛋白膜液能够使梨切片的褐变速度明显降低。结论:玉米胚芽粕制备蛋白膜可行,膜液能够在果蔬保鲜上起到很好的抗氧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胚芽粕 玉米蛋白 蛋白膜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酪氨酸高产菌株的构建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杜丽红 吕思琪 +5 位作者 战俊杰 马志鹏 马丽媛 马雪 范恒军 孟天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2-208,共7页
该研究以L-酪氨酸合成的两个关键基因aroG和tyrR为研究靶点,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TRP1中上调表达解除反馈抑制的基因aroG,强化莽草酸途径,同时敲除基因tyrR,解除TyrR蛋白对aroG、tyrB、aroF、tyrA、aroL、aroP、tyrP多个基因的... 该研究以L-酪氨酸合成的两个关键基因aroG和tyrR为研究靶点,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TRP1中上调表达解除反馈抑制的基因aroG,强化莽草酸途径,同时敲除基因tyrR,解除TyrR蛋白对aroG、tyrB、aroF、tyrA、aroL、aroP、tyrP多个基因的转录抑制,构建高产L-酪氨酸的重组工程菌株,并以L-酪氨酸产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重组工程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获得一株高产L-酪氨酸的重组菌株TY03,L-酪氨酸产量为(17.4±0.15)g/L,是出发菌株大肠杆菌TRP1的86倍,其产L-酪氨酸的最优发酵培养基为:酵母粉8 g/L、MgSO_(4)·7H2O 4 g/L、FeSO_(4)·7H2O 40 mg/L、MnSO_(4)·H2O 40 mg/L、VB15 mg/L、VH 8 mg/L、(NH_(4))_(2)SO_(4)5 g/L、KH2PO_(4)3 g/L,在此条件下,L-酪氨酸产量为(20.9±0.19)g/L,比优化前提高了20%。该研究优化重组菌株TY03的培养基组成,同时对于大肠杆菌高效积累L-酪氨酸的定向改造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L-酪氨酸 代谢工程 发酵培养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的探讨
3
作者 储著保 范恒军 董文增 《中国农机化》 1998年第3期7-8,共2页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服务 产业化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