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等基因背景下对玉米胚乳突变基因ae的遗传效应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滕文涛 宋同明 +2 位作者 陈庆亮 段民孝 范弘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0-195,共6页
采用 8个生产上常用的常规玉米自交系以及它们的 ae近等基因系各组配 16个组合进行裂区试验。测定等基因背景各对组合的直链淀粉含量、千粒重、小区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结果表明 ,纯合aeae的组合与同型马齿型组合相比千粒重、小区产量... 采用 8个生产上常用的常规玉米自交系以及它们的 ae近等基因系各组配 16个组合进行裂区试验。测定等基因背景各对组合的直链淀粉含量、千粒重、小区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结果表明 ,纯合aeae的组合与同型马齿型组合相比千粒重、小区产量普遍降低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提高 ,遗传背景对ae基因的表达有重要影响 ,自交系和杂交种中可能存在着对 ae基因表达不同数量的修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ae基因 直链淀粉 玉米胚乳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玉米油分基因花粉直感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段民孝 宋同明 +2 位作者 王利明 范弘伟 赵久然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8-214,共7页
选用籽粒色泽不同遗传标记材料 ,将白粒玉米 (作母本 )花粉与紫粒玉米 (作父本 )花粉以及黄粒高油玉米 (作父本 )花粉大致以 1:1:1混合的授粉方式 ,研究玉米油分基因花粉直感效应。结果表明 ,普通玉米间杂交 ,籽粒含油量变化不大 ,因组... 选用籽粒色泽不同遗传标记材料 ,将白粒玉米 (作母本 )花粉与紫粒玉米 (作父本 )花粉以及黄粒高油玉米 (作父本 )花粉大致以 1:1:1混合的授粉方式 ,研究玉米油分基因花粉直感效应。结果表明 ,普通玉米间杂交 ,籽粒含油量变化不大 ,因组合而异。用高油玉米作父本给普通玉米授粉 ,因高油玉米花粉直感效应 ,可显著提高杂交当代籽粒含油量。据试验估计 ,用高油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做授粉亲本 ,花粉直感效应值为 0 .35~ 0 .38,用高油单交种为材料做授粉亲本 ,花粉直感效应值为 0 .36~ 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玉米 遗传标记 混合授粉 花粉直感效应值 油分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京玉7号
3
作者 范弘伟 《农村百事通》 2008年第1期33-33,77,共2页
“京玉7号”玉米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早熟,株高250厘米,穗位高90厘米,活秆成熟。株型半紧凑.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叶深绿色,保绿度好。果穗圆筒形,脱水较快,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硬粒型,千粒... “京玉7号”玉米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早熟,株高250厘米,穗位高90厘米,活秆成熟。株型半紧凑.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叶深绿色,保绿度好。果穗圆筒形,脱水较快,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硬粒型,千粒重350克。籽粒粗蛋白含量9.11%、粗脂肪3.86%、粗淀粉73、95%、赖氨酸0.27%,质量达普通玉米一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京玉 抗倒伏能力 粗蛋白含量 普通玉米 穗位高 圆筒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京单28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刚 范弘伟 +1 位作者 毛振武 刘春阁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6期125-127,共3页
京单28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母本为外引系郑58,父本为自育系京24。该品种耐密、抗倒、早熟,丰产性好。先后通过北京市、河北省审定、内蒙古认定和国家审定。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的唐山、廊坊、保定北... 京单28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母本为外引系郑58,父本为自育系京24。该品种耐密、抗倒、早熟,丰产性好。先后通过北京市、河北省审定、内蒙古认定和国家审定。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的唐山、廊坊、保定北部、沧州中北部夏玉米种植区和内蒙古郑单958种植区均可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京单28 育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SC2053诱导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范平 崔党群 范弘伟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9-153,共5页
对应用CHASC2053诱导的普通小麦雄性不育进行了细胞学和植株形态观察与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发育的药隔形成期喷施浓度为2g·L-1CHASC2053250L·hm-2,杀雄效果最佳;其诱导的雄性不... 对应用CHASC2053诱导的普通小麦雄性不育进行了细胞学和植株形态观察与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发育的药隔形成期喷施浓度为2g·L-1CHASC2053250L·hm-2,杀雄效果最佳;其诱导的雄性不育败育时期比T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发生更早,败育更彻底。在播量为90kg·hm-2的情况下,CHASC2053能使制种田中普通小麦母本接近于完全雄性不育,而又不影响其雌花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SC2053 普通小麦 细胞学观察 雄性不育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材料的叶片表观结构特征
6
作者 蔡青 张云霄 +2 位作者 吴双智 范弘伟 郭新梅 《农技服务》 2023年第6期10-14,共5页
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对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材料在播种后60 d的叶片表皮细胞面积及密度、气孔面积及密度、维管束面积及数目的形态结构差异进行分析,以确定不同类型玉米的叶片表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玉米... 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对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材料在播种后60 d的叶片表皮细胞面积及密度、气孔面积及密度、维管束面积及数目的形态结构差异进行分析,以确定不同类型玉米的叶片表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玉米材料的叶片形态存在差异。1)表皮细胞,昌7-2的上表皮细胞面积最大,为582.72μm^(2);NS39的下表皮细胞面积最大,为491.35μm^(2);表皮细胞密度的大小与面积呈反比;2)气孔,NS39的上表皮细胞气孔面积最大,为243.82μm^(2);郑58的上表皮细胞气孔密度最大,为9.04个/mm^(2);P138的下表皮细胞气孔面积最大,为423.27μm^(2);B19-1的下表皮细胞气孔密度最大,为11.30个/mm^(2);3)维管束,极早白的维管束面积最大,为6 066.07μm^(2);黑478的维管束数目最多,为11.9个;不同自交系间的维管束面积和数目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片 表观结构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