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蟹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范建凤 王泽南 +3 位作者 杨柯 李洪波 郭俊珍 周小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48-51,共4页
酶解梭子蟹下脚料获得抗氧化肽粗品。采用葡聚糖凝胶G-50与G-25进行分离纯化,对纯化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抗氧化特性和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分离得到的组分3抗氧化性较强,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096.5左右,经HPLC分析其已基... 酶解梭子蟹下脚料获得抗氧化肽粗品。采用葡聚糖凝胶G-50与G-25进行分离纯化,对纯化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抗氧化特性和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分离得到的组分3抗氧化性较强,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096.5左右,经HPLC分析其已基本达到纯化;经氨基酸分析其由11种氨基酸组成,其中具有抗氧化能力的酪氨酸、半胱氨酸和组氨酸所占比例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子蟹下脚料 抗氧化肽 分离纯化 抗氧化性 氨基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子蟹下脚料酶解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范建凤 王泽南 +3 位作者 杨柯 郭俊珍 李洪波 陶学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22-125,共4页
研究以梭子蟹下脚料为原料酶解制备蟹抗氧化肽的工艺。通过测定水解物还原力确定其抗氧化性。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为最适蛋白酶;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g/ml)、水浴加热处理1.5h、温度50℃、pH7.5、加酶量3000U/g、水解时间4h。... 研究以梭子蟹下脚料为原料酶解制备蟹抗氧化肽的工艺。通过测定水解物还原力确定其抗氧化性。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为最适蛋白酶;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g/ml)、水浴加热处理1.5h、温度50℃、pH7.5、加酶量3000U/g、水解时间4h。此条件下水解液还原力最大,水解液的多肽含量为65.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蟹下脚料 抗氧化肽 还原力 蛋白酶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萃取新鲜沙棘叶中总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范建凤 黄玉峰 张海容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4-96,共3页
应用微波萃取装置对新鲜沙棘叶中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微波萃取研究。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溶剂浓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料液比等对提取率的影响。在萃取剂为50%(体积分数)乙醇、微波功率为550 W、微波时间... 应用微波萃取装置对新鲜沙棘叶中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微波萃取研究。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溶剂浓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料液比等对提取率的影响。在萃取剂为50%(体积分数)乙醇、微波功率为550 W、微波时间为5 min及料液比(g:mL)为1:40的条件下提取效果最佳,与索氏提取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率高及溶剂用量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萃取 新鲜沙棘叶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对多巴胺、抗坏血酸和尿酸的同时检测 被引量:4
4
作者 范建凤 崔燕 +1 位作者 王庆红 杨红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7-371,共5页
采用三步法制备了金纳米粒子-石墨烯层层组装的复合材料,并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制备成一种新型的同时检测抗坏血酸(AA)、多巴胺(DA)和尿酸(UA)的电化学传感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传感器... 采用三步法制备了金纳米粒子-石墨烯层层组装的复合材料,并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制备成一种新型的同时检测抗坏血酸(AA)、多巴胺(DA)和尿酸(UA)的电化学传感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传感器对AA、DA、UA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AA、DA和UA的氧化具有很好的催化和分离效果,可实现AA、DA和UA的同时测定。在三者共存体系中,AA-DA、DA-UA、AA-UA的氧化峰电位差分别为152mV、161mV和313mV。线性范围分别为1.996×10^-5~5.580×10^-3、1.996×10^-6~5.478×10^-3和1.000×10^-6~1.000×10^-3 mol/L,检出限分别为1.200×10^-5、1.030×10^-7和4.100×10^-7 mol/L。该修饰电极选择性好、稳定性高,有望用于实际样品中AA、DA和UA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石墨烯 多巴胺 抗坏血酸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层纺锤形纳米CuO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范建凤 李丽青 +1 位作者 黄玉峰 范楼珍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6-189,共4页
室温下,以高纯铜片为阳极,石墨棒为阴极,聚乙二醇为分散剂,电解液pH=10的缓冲溶液,设定初始电压12 V.电解后,微波分解,制备了由片层组成的纺锤形纳米CuO(简称片层纺锤形纳米CuO).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样品的形... 室温下,以高纯铜片为阳极,石墨棒为阴极,聚乙二醇为分散剂,电解液pH=10的缓冲溶液,设定初始电压12 V.电解后,微波分解,制备了由片层组成的纺锤形纳米CuO(简称片层纺锤形纳米CuO).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样品的形貌、微观结构及其成分,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该纳米CuO对H2O2氧化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所得产物是纯的单斜片层纺锤形CuO纳米晶,对H2O2的电化学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线性范围1.0μmol.L-1~1.0 mmol.L-1,检出限0.5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层纺锤形纳米CuO 电化学 H2O2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甲酸和甲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范建凤 王琳 +2 位作者 王丽静 李灵星 王燕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7-491,共5页
通过电解高纯石墨棒的方法制备氧化石墨,将氧化石墨在超纯水中超声,形成稳定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以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氯化钯作为前驱体,采用一步电沉积法制备Pd/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紫外... 通过电解高纯石墨棒的方法制备氧化石墨,将氧化石墨在超纯水中超声,形成稳定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以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氯化钯作为前驱体,采用一步电沉积法制备Pd/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物质的表面形貌及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分析。用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电流法(CA)研究了Pd/石墨烯催化剂对甲酸和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纳米钯修饰电极相比,Pd/石墨烯修饰电极对甲酸及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有了极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甲酸 甲醇 电催化氧化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L-Met/GC电极的H_2O_2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1
7
作者 范建凤 罗雪梅 +1 位作者 李婧 范楼珍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在无额外的添加剂和保护剂的情况下,以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制得链状金纳米粒子,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样品.层层自组装技术可将金纳米粒子自组装,并分别以L一甲硫氨酸(L-Methionine,L-Met)、硫脲... 在无额外的添加剂和保护剂的情况下,以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制得链状金纳米粒子,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样品.层层自组装技术可将金纳米粒子自组装,并分别以L一甲硫氨酸(L-Methionine,L-Met)、硫脲(Thiourea,TU)、丙烯基硫脲(Allyl thiourea,ATU)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rrolidone,PVP)交联剂自组装于玻碳基底,即得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以[Fe(CN)6]3-/4-氧化还原电对为探针,考察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Au/L—Met/GC电极有最佳电化学性能,循环伏安曲线和计时电流曲线测试表明,Au几.Met/GC电极的H202电催化氧化有较高的灵敏度,线性范围2x10-7~3×10-3mol·L-1,检出限6.67×10 -8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链 交联剂 电化学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介质中5种表面活性剂对20碳钢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范建凤 刘永勤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5-57,共3页
钢铁在酸洗过程中易腐蚀,加入缓蚀剂可以提高其耐蚀性,而采用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缓蚀剂用于20碳钢缓蚀的研究报道较少。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测定了盐酸介质中5种表面活性剂(乳化剂OP,乳化剂OP-10,K12,吐温-20,吐温-60)单独及复配使用... 钢铁在酸洗过程中易腐蚀,加入缓蚀剂可以提高其耐蚀性,而采用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缓蚀剂用于20碳钢缓蚀的研究报道较少。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测定了盐酸介质中5种表面活性剂(乳化剂OP,乳化剂OP-10,K12,吐温-20,吐温-60)单独及复配使用对20碳钢的缓蚀作用,研究了温度、表面活性剂及盐酸浓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介质中5种表面活性剂对20碳钢均有缓蚀作用,其中,乳化剂OP的缓蚀性能较优,与其他4种表面活性剂复配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复配缓蚀效果优于多种缓蚀剂单独使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缓蚀剂 金属腐蚀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技术与图书馆信息服务 被引量:8
9
作者 范建凤 《现代情报》 2002年第6期142-143,145,共3页
本文介绍了多媒体技术的概念、特点及相关技术 ,对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 ,对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作了一些介绍 。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信息服务 图书馆 多媒体检索服务 多媒体导读系统 多媒体阅览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色氨酸在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建凤 宋殿梅 +1 位作者 罗雪梅 李灵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75-1778,共4页
制备了金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Au/ GCE),用循环伏安法研究L-色氨酸(L-Trp)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以及支持电解质、溶液pH、扫描速率等对L-Trp 伏安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在pH = 3. 5 的HAc-NaAc 支持电解质中,L-Trp 在Au/ GCE... 制备了金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Au/ GCE),用循环伏安法研究L-色氨酸(L-Trp)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以及支持电解质、溶液pH、扫描速率等对L-Trp 伏安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在pH = 3. 5 的HAc-NaAc 支持电解质中,L-Trp 在Au/ GCE 上有一灵敏的氧化峰(Epa =0. 93).氧化峰电流与L-Trp 浓度在5. 0×10^-7-1. 0×10^-4 mol·L^-1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 9990,检出限1. 6×10^-7 mol·L^-1 .测得L-Trp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色氨酸 金纳米粒子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米制取葡萄糖浆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洪波 王泽南 +3 位作者 张小弓 郭俊珍 范建凤 余顺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34-136,共3页
研究碎米酶法制取葡萄糖的液化和糖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取最佳液化工艺条件为:液化温度90℃,自然pH值,耐高温α-淀粉酶加酶量15U/g左右,液料比6:1(ml/g)左右,液化时间15~20min。在此条件下,测得液化液DE值为17.3%。通过正交试验... 研究碎米酶法制取葡萄糖的液化和糖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取最佳液化工艺条件为:液化温度90℃,自然pH值,耐高温α-淀粉酶加酶量15U/g左右,液料比6:1(ml/g)左右,液化时间15~20min。在此条件下,测得液化液DE值为17.3%。通过正交试验,获取最佳糖化工艺条件为:糖化温度60℃,糖化时间24h,糖化酶加酶量80U/g,pH3.5。在此条件下,测得糖化液DE值为99.5%。酶法制取葡萄糖浆的葡萄糖含量为7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米 葡萄糖浆 液化 糖化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莲花黄酮微波辅助提取及其抗氧化性 被引量:32
12
作者 赵二劳 赵小花 范建凤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5,共5页
采用单因素分析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金莲花黄酮微波辅助提取的工艺条件,以清除DPPH自由基法,对金莲花黄酮的抗氧化性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金莲花黄酮、VC和BHT的抗氧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金莲花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是... 采用单因素分析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金莲花黄酮微波辅助提取的工艺条件,以清除DPPH自由基法,对金莲花黄酮的抗氧化性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金莲花黄酮、VC和BHT的抗氧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金莲花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体积分数60%乙醇为溶剂,每克料浸提剂体积为20 mL,微波功率600 W,温度60℃,提取时间2 min。在此工艺下,金莲花黄酮提取率为83.7%;金莲花黄酮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与VC和BHT相比,其抗氧化能力为VC>金莲花黄酮>BHT。另外,研究发现金莲花黄酮与VC和金莲花黄酮与BHT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黄酮 微波 抗氧化性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米酶法制备高麦芽糖浆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郭俊珍 王泽南 +3 位作者 张书光 李洪波 范建凤 余顺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48-151,共4页
对碎米原料酶法制备高麦芽糖浆的液化及糖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液化工艺最佳条件为:液料比4:1(ml/g),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12U/g,液化时间10min,液化温度90℃,pH6.5。在此条件下,测得液化液DE值为9.83%。通过正交... 对碎米原料酶法制备高麦芽糖浆的液化及糖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液化工艺最佳条件为:液料比4:1(ml/g),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12U/g,液化时间10min,液化温度90℃,pH6.5。在此条件下,测得液化液DE值为9.83%。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糖化工艺最佳条件为:糖化温度55℃,β-淀粉酶加酶量100U/g、普鲁兰酶30U/g,pH5.5,糖化时间44h。在此条件下,测得糖化液DE值为96.85%,麦芽糖含量为7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米 高麦芽糖浆 液化 糖化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胡麻粕中多酚工艺条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赵二劳 栗瑞萍 +2 位作者 贾楠 赵三虎 范建凤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7-80,共4页
以多酚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超声辅助提取胡麻粕中多酚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胡麻粕中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54%的乙醇溶液为提取剂,在料液比1∶20、超声功率240 W、提取温度57... 以多酚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超声辅助提取胡麻粕中多酚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胡麻粕中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54%的乙醇溶液为提取剂,在料液比1∶20、超声功率240 W、提取温度57℃的条件下,提取4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胡麻粕中多酚提取量为10.14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粕 多酚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赵二劳 赵三虎 +2 位作者 范建凤 徐未芳 王桂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99-203,共5页
天然产物中多种活性成分可抑制α-淀粉酶,在防治糖尿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梳理综述2011年以来国内有关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以及为从天然产物活性... 天然产物中多种活性成分可抑制α-淀粉酶,在防治糖尿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梳理综述2011年以来国内有关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以及为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中开发、研制防治糖尿病保健品或药物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活性成分 Α-淀粉酶 抑制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藜麦糠中多酚超声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强 刘乐 +2 位作者 杨洁 范建凤 赵二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3-149,共7页
为了开发利用藜麦糠资源,采用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藜麦糠中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以BHT为阳性对照,DPPH·和·OH清除率为指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藜麦糠中多酚超声辅助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 为了开发利用藜麦糠资源,采用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藜麦糠中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以BHT为阳性对照,DPPH·和·OH清除率为指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藜麦糠中多酚超声辅助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4%,提取时间31 min,提取温度61℃,料液比(g/mL)1∶43,超声功率200 W.该工艺条件下,藜麦糠中多酚提取率为0.79%.藜麦糠多酚对·OH和DPPH·的清除率均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大,量效关系明显,对·OH和DPPH·的IC50分别为13.52μg/mL和2.48μg/mL.表明优化的藜麦糠多酚提取工艺稳定可行,藜麦多酚具有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糠 多酚 响应面 超声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芥籽粕中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强 吕伟 +2 位作者 赵二劳 赵三虎 范建凤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4-67,共4页
以多酚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结合正交实验的方法,优化了黄芥籽粕中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对所提多酚的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芥籽粕中多酚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60%的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 以多酚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结合正交实验的方法,优化了黄芥籽粕中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对所提多酚的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芥籽粕中多酚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60%的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20,超声功率240 W,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5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多酚提取率为1.172%。黄芥籽粕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明黄芥籽粕多酚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芥籽粕 多酚 超声辅助提取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素-Fenton体系荧光法测定中草药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二劳 王迎进 +2 位作者 贾楠 赵三虎 范建凤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6-888,共3页
荧光素能发出强的荧光,但在碱性介质中,Fenton体系产生的·OH能迅速氧化荧光素使其荧光猝灭。加入抗氧化剂,可清除部分·OH,从而使荧光猝灭程度降低,荧光猝灭降低的程度与加入抗氧化剂的量具有量效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中草... 荧光素能发出强的荧光,但在碱性介质中,Fenton体系产生的·OH能迅速氧化荧光素使其荧光猝灭。加入抗氧化剂,可清除部分·OH,从而使荧光猝灭程度降低,荧光猝灭降低的程度与加入抗氧化剂的量具有量效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中草药抗氧化活性的新方法。应用该方法测定了9种常见中草药的抗氧化性,其中甘草、菊花、金银花、葛根和山楂抗氧化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荧光素 中草药 羟基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黄酮提取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赵二劳 刘乐 +2 位作者 杨洁 范建凤 赵三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5-197,共3页
丁香为药食两用植物材料,黄酮是其重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在食品、调味品、医药、卫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开发应用价值。文章综述了我国丁香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展望了其研究方向,为丁香黄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丁香 黄酮 提取工艺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多糖提取及其功能活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二劳 刘乐 +3 位作者 徐未芳 杨洁 范建凤 赵三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0-183,共4页
生姜药食两用,在我国资源丰富。多糖是生姜重要的功能成分之一,具有多种功能活性,研究生姜中多糖的提取及功能活性对生姜的综合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了我国生姜多糖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其研究方向,为生姜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 生姜药食两用,在我国资源丰富。多糖是生姜重要的功能成分之一,具有多种功能活性,研究生姜中多糖的提取及功能活性对生姜的综合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了我国生姜多糖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其研究方向,为生姜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多糖 提取工艺 功能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