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水凝胶敷料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韦晖 王蔚宁 +2 位作者 梁家琛 叶茜 范增杰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79-3088,共10页
水凝胶因其出色的生化和机械性能,在抗旱、保鲜、调湿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在伤口敷料领域也具有突出的优势。因其良好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和类似细胞外基质的三维多孔结构等特征,水凝胶敷料的研究备受关注,并逐渐呈现出功能化甚至智... 水凝胶因其出色的生化和机械性能,在抗旱、保鲜、调湿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在伤口敷料领域也具有突出的优势。因其良好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和类似细胞外基质的三维多孔结构等特征,水凝胶敷料的研究备受关注,并逐渐呈现出功能化甚至智能化。然而,目前仍缺乏对功能性水凝胶敷料的系统性阐述。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功能性水凝胶敷料,提出了水凝胶敷料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展望了功能性水凝胶敷料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伤口敷料 功能化 智能化 抗菌性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电沉积壳聚糖铂纳米颗粒复合膜构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5
2
作者 范增杰 马莉萍 +3 位作者 李云霞 刘国汉 李工农 韩根亮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4-767,共4页
利用电沉积方法对壳聚糖/铂纳米颗粒复合膜进行组装,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构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响应时间仅为8 s,线性测量范围为1×10-5~1×10-3mol/L,检测限为1.4×... 利用电沉积方法对壳聚糖/铂纳米颗粒复合膜进行组装,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构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响应时间仅为8 s,线性测量范围为1×10-5~1×10-3mol/L,检测限为1.4×10-5mol/L(S/N=3.0)。该传感器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固定化酶 葡萄糖氧化酶 壳聚糖 铂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Aergic神经元在BARREL和VPM区组织结构及形态特点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3
作者 范增杰 曹志恒 王子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332-6334,共3页
[目的]研究GABAergic神经元在VPM和"barrel"区的组织结构及形态特点;[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和激光共聚焦电子显微镜研究GABAergic神经元在VPM和"barrel"区分布状态;[结果]GABAergic神经元在VPM和"barre... [目的]研究GABAergic神经元在VPM和"barrel"区的组织结构及形态特点;[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和激光共聚焦电子显微镜研究GABAergic神经元在VPM和"barrel"区分布状态;[结果]GABAergic神经元在VPM和"barrel"区分布状态不同,信息传递这2个区域编码程度也不一样;GABAergic在VPM区主要分布在列与列之间,且呈非对称分布,而GABAergic神经元的胞体、树突和轴突出现限定在"barrel"内,与周围"barrel"很少形成突触联系。[结论]提示VPM和"barrel"可能在信息传递及处理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ERGIC BARREL VPM SD大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类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凤珍 范增杰 王金清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9-594,共6页
石墨烯是仅由一个原子层厚的C原子构成的二维纳米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力学和热学等性质,在生物医药、生物传感器、透明导电薄膜、电子器件、能源存储和催化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使其成为纳米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石墨烯是仅由一个原子层厚的C原子构成的二维纳米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力学和热学等性质,在生物医药、生物传感器、透明导电薄膜、电子器件、能源存储和催化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使其成为纳米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有关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物理学、化学和材料学领域,而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简述了石墨烯的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生物成像、药物和基因载体、光热治疗、抗菌材料及组织工程支架等,并就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碳材料 生物医学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阿霉素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海琴 范增杰 +1 位作者 刘斌 余占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探讨载阿霉素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DOX)对体外培养的人舌癌Tca-811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透射电镜(TEM)和氮吸附法对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进行表征;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阿霉素(DOX)释放行为;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 目的:探讨载阿霉素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DOX)对体外培养的人舌癌Tca-811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透射电镜(TEM)和氮吸附法对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进行表征;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阿霉素(DOX)释放行为;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Hochest33342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检测P53、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MSNs形态规则,分布均一,平均粒径、介孔孔径、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约30nm,19.59682nm、193.4296m2/g、0.947625cm3/g;MSNs细胞相容性良好;与单独DOX相比,载药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更显著,且呈一定MSNs浓度依赖性(P<0.05);细胞明显阻滞于G0/G1期;P53、Bax、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Bcl-2表达显著降低。结论:该载药纳米传输系统有望用于舌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舌癌 Tca-811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Barrel脑区氧化酶活性区域及其特殊细胞构筑研究
6
作者 郑小敏 范光丽 +2 位作者 范增杰 张永德 王晋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4,20,共6页
【目的】确定控制大鼠胡须感觉的大脑皮质Barrel脑区的氧化酶活性区和该区的细胞构筑,为研究大脑皮质功能奠定基础。【方法】用多聚甲醛固定后的SD鼠脑组织修块、切片,应用氧化酶酶组织化学法及尼氏染色和尼氏复染等方法定位了SD鼠Bar... 【目的】确定控制大鼠胡须感觉的大脑皮质Barrel脑区的氧化酶活性区和该区的细胞构筑,为研究大脑皮质功能奠定基础。【方法】用多聚甲醛固定后的SD鼠脑组织修块、切片,应用氧化酶酶组织化学法及尼氏染色和尼氏复染等方法定位了SD鼠Barrel脑区,并观察了其脑区特殊的细胞构筑。【结果】SD鼠Barrel脑区定位结果表明,控制SD鼠胡须感觉的Barrel脑区高氧化酶活性区域位于皮层下约405~720μm;脑区的神经细胞成特殊的环状分布,通常在控制1根胡须的Barrel桶内同时包括数目不等的亚结构,亦成类似的环状排列,在这些小圆环状亚结构中包含有排布规则的高活性氧化酶细胞。【结论】Barrel脑区的精细排布及其内部存在的圆环状细胞亚结构,提示这些结构在感觉皮层神经网络运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氧化酶 Barrel脑区 胡须 SD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