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倍体板蓝根中五种有机酸成分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范国荣 胡晋红 +3 位作者 李博华 张汉明 林梅 安登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1-114,共4页
选择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模式 ,以肉桂酸为内标建立了适合板蓝根药材中抗内毒素活性成分五种有机酸优化分离与定量分析的毛细管电泳方法。电泳分离条件 :毛细管 4 0 cm× 50 μm,运行缓冲液 p H9.5磷酸二氢钠 -硼砂 ( 50 mmol/L∶ 1 ... 选择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模式 ,以肉桂酸为内标建立了适合板蓝根药材中抗内毒素活性成分五种有机酸优化分离与定量分析的毛细管电泳方法。电泳分离条件 :毛细管 4 0 cm× 50 μm,运行缓冲液 p H9.5磷酸二氢钠 -硼砂 ( 50 mmol/L∶ 1 2 .5mmol/L,内含 1 6mmol/Lβ-CD) ,压力进样 2 0 psi× s,操作电压 1 8k V ( +)→( -) ,柱上在线检测 UV2 0 0 nm,毛细管柱温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有机酸 抗内毒素活性 毛细管电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A三联用药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分离与方法耐用性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范国荣 胡晋红 +1 位作者 林梅 安登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73-376,共4页
建立了适合环孢素A、硫唑嘌呤、强的松三联用药系统分离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方法,考察了运行缓冲液体系中SDS浓度、乙腈含量及电渗流促进剂牛磺酸(FX)比例对电泳分离方法耐用性的影响。MECC优化分离系统为:毛细管50cm×... 建立了适合环孢素A、硫唑嘌呤、强的松三联用药系统分离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方法,考察了运行缓冲液体系中SDS浓度、乙腈含量及电渗流促进剂牛磺酸(FX)比例对电泳分离方法耐用性的影响。MECC优化分离系统为:毛细管50cm×50μm×50μmuncoated(Bio-Rad),缓冲液组成:45mmol/LSDS的背景电解质溶液(50mmol/L磷酸二氯钠,12.5mmol/L硼砂,PH8.25)-乙腈-FX(50:50:25),操作电压18kV(+)→(-),进样量10psi×s,柱上检测UV200nm,毛细管柱温25℃。器官移植手术常用的环孢素A、硫唑嘌呤和强的松三联用药在10min之内获得了理想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硫唑嘌呤 强的松 分离方法 耐用性 ME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血药浓度的毛细管电泳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范国荣 李珍 +2 位作者 胡晋红 林梅 安登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9-32,共4页
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茶碱为定量内标物 ,建立了人血浆中奥美拉唑分离测定的毛细管电泳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模式 ,在CElect FS5 0 45cm× 5 0 μm未涂层石英毛细管上 ,选择 5 0mmol/L磷酸二氢钠 12 .5mmol/L硼砂为运行... 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茶碱为定量内标物 ,建立了人血浆中奥美拉唑分离测定的毛细管电泳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模式 ,在CElect FS5 0 45cm× 5 0 μm未涂层石英毛细管上 ,选择 5 0mmol/L磷酸二氢钠 12 .5mmol/L硼砂为运行缓冲液 (pH 10 .10 ) ,操作电压 16kV(+)→ (- ) ,压力进样 15Psi×s ,柱上 2 0 0nm检测 ,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毛细管电泳定量分析。奥美拉唑在血浆浓度 10 0 .0~ 5 0 0 0 .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1,n =5 ) ,方法回收率大于 95 % ,日内日间精密度小于 9.0 % ,并成功地应用于健康志愿者单剂量静脉滴注奥美拉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血药浓度 毛细管电泳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生物样品预处理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范国荣 胡晋红 +1 位作者 林梅 安登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77-480,共4页
毛细管电泳 ( CE)已越来越成为分析体内生物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常规方法。 CE生物体内药物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复杂生物样品中微量药物的纯化和浓集预处理过程。本文综述了常用的 CE生物样品预处理方法 ,包括生物样品直接或稀释... 毛细管电泳 ( CE)已越来越成为分析体内生物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常规方法。 CE生物体内药物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复杂生物样品中微量药物的纯化和浓集预处理过程。本文综述了常用的 CE生物样品预处理方法 ,包括生物样品直接或稀释后进样、蛋白沉淀、液液萃取与固相萃取、微量样品在线浓集、微透析与电透析技术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体内药物分析 生物样品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头孢克罗血浆浓度 被引量:4
5
作者 范国荣 李珍 +1 位作者 林梅 胡晋红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5-268,共4页
采用乙腈直接沉淀血浆蛋白 ,以头孢拉定为内标 ,建立了适合人血浆中头孢克罗分离测定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在 4 8cm× 50μm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上 ,选择 50 mmol/L磷酸二氢钠 -1 2 .5mmol/L硼砂( p H8.0 8)为运行缓冲液 ,操作电压... 采用乙腈直接沉淀血浆蛋白 ,以头孢拉定为内标 ,建立了适合人血浆中头孢克罗分离测定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在 4 8cm× 50μm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上 ,选择 50 mmol/L磷酸二氢钠 -1 2 .5mmol/L硼砂( p H8.0 8)为运行缓冲液 ,操作电压 2 0 k V( +)→ ( -) ,压力进样 1 2 psi×s,柱上紫外 2 65nm检测 ,头孢克罗和内标头孢拉定在 6.5min内获得了理想的分离 ,内源性物质不干扰高效毛细管电泳定量分析。血药浓度在 0 .2 5~ 2 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 r=0 .9993 ,n=5) ,绝对回收率大于 90 .5% ,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均小于 9.5% ,并成功地应用于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头孢克罗普通胶囊后血药浓度的动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郊和毛细管电泳 头孢克罗 血药浓度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中焦耳热现象的考察 被引量:2
6
作者 范国荣 张正行 +1 位作者 陈伟 安登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7-90,共4页
以黄连素及其化学衍生物为分析对象,通过不同操作条件下分离效能、溶质迁移时间、电压电流关系以及电泳运行功率的关系,来考察高效毛细管电泳过程中管内焦耳热现象对样品分离的影响,明确了在综合优化电泳分离条件中限制焦耳热的必要性。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电泳分离 焦耳热 黄连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蛋白钙调素与磷脂酶A_2的高效毛细管电泳纯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范国荣 刘猛六 +2 位作者 张正行 胡卓逸 安登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92-295,共4页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对猪脑中提取的钙调素与猪胰腺中提取的磷脂酶A2进行分离分析。以Bio-Rad20cm×25μmcoated石英毛细管为分离柱,UV200nm为检测波长,选择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pH3...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对猪脑中提取的钙调素与猪胰腺中提取的磷脂酶A2进行分离分析。以Bio-Rad20cm×25μmcoated石英毛细管为分离柱,UV200nm为检测波长,选择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pH3.5)为钙调素电泳分离缓冲液体系,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pH2.5,内含0.1%HPMC)为磷脂酶A2电泳分离缓冲液体系,对多步分离纯化获得的钙调素与磷脂酶A2进行纯度分析,同时为进一步研究钙调素与磷脂酶A2的生物活性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素 磷脂酶A2 高效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砜霉素甘氨酸酯盐酸盐合成产品的RP-HPLC优化分离与定量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范国荣 张正行 安登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6-208,共3页
本文采用灰色均匀设计对甲砜霉素甘氨酸酯盐酸盐合成产品进行了RP-HPLC优化分离,并以烟酰胺为内标建立了同时测定甲砜霉素与甲砜霉素甘氨酸酯盐酸盐的定量分析方法。
关键词 甲砜霉素 甘氨酸酯盐酸盐 优化分离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氟乙酰伯氨喹合成产品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范国荣 林梅 +3 位作者 张正行 安登魁 陈伟 朱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5-177,共3页
建立了适合抗疟新药三氟乙酰伯氨喹合成产品分离分析的高效毛细管电泳与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通过对两种方法之间分离效能、线性范围、定量重现性、方法回收率、最低检测限及分离分析时间的比较研究,明确了在药物生产质量控制过程中,高... 建立了适合抗疟新药三氟乙酰伯氨喹合成产品分离分析的高效毛细管电泳与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通过对两种方法之间分离效能、线性范围、定量重现性、方法回收率、最低检测限及分离分析时间的比较研究,明确了在药物生产质量控制过程中,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将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理想的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乙酰伯氨 高效毛细管电泳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竹炭对Cr(VI)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国荣 黄敏 +2 位作者 王宗德 杨光耀 方楷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55,共3页
研究了低温竹炭的粒径、用量、Cr(VI)初始浓度与吸附时间对Cr(VI)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最佳吸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低温竹炭对Cr(VI)离子的吸附最佳条件是:竹炭粒度80~100目,吸附时间120 min,Cr溶液初始浓度10 mg... 研究了低温竹炭的粒径、用量、Cr(VI)初始浓度与吸附时间对Cr(VI)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最佳吸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低温竹炭对Cr(VI)离子的吸附最佳条件是:竹炭粒度80~100目,吸附时间120 min,Cr溶液初始浓度10 mg/L,竹炭用量0.9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吸附 Cr(Ⅵ)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诺卜醇及其烷基醚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0
11
作者 赵玲华 肖转泉 +3 位作者 陈金珠 王宗德 范国荣 陈尚钘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由β-蒎烯与多聚甲醛反应制得诺卜醇,然后用Ni(R)催化氢化制得氢化诺卜醇(ROH),再将氢化诺卜醇与亚硫酰氯反应制得氢化诺卜基氯(RCl),由RCl分别与6种醇钠反应合成了6种氢化诺卜基烷基醚,各产物的得率均在92%以上,GC纯度95%以上。各产物... 由β-蒎烯与多聚甲醛反应制得诺卜醇,然后用Ni(R)催化氢化制得氢化诺卜醇(ROH),再将氢化诺卜醇与亚硫酰氯反应制得氢化诺卜基氯(RCl),由RCl分别与6种醇钠反应合成了6种氢化诺卜基烷基醚,各产物的得率均在92%以上,GC纯度95%以上。各产物都用IR,1H NMR,13C NMR与MS进行了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卜醇 氢化诺卜醇 氢化诺卜基氯 氢化诺卜基烷基醚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广陈皮药材中的11种化学成分 被引量:23
12
作者 叶晓岚 宋粉云 +1 位作者 范国荣 毋福海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3-427,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同时测定了广陈皮药材中5.羟甲基糠醛、维采宁.2、橙皮苷、橙皮素、异甜橙黄酮、甜橙黄酮、异黄芩配基甲醚、川陈皮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橘皮素及5.去甲川陈皮素11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同时测定了广陈皮药材中5.羟甲基糠醛、维采宁.2、橙皮苷、橙皮素、异甜橙黄酮、甜橙黄酮、异黄芩配基甲醚、川陈皮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橘皮素及5.去甲川陈皮素11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样品经50%( v/v)甲醇于70℃回流提取。在优化的色谱条件( Hanbon Benatach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为分离柱,乙腈和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下,提取液中的各成分分离良好,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8),定量限( S/N=10)为0.0502~4.99 mg/L,检出限( S/N=3)为0.0125~1.25 mg/L,平均加标回收率( n=3)为96.4%~102.4%,相对标准偏差为0.25%~4.01%。该方法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广陈皮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酮类化合物 非黄酮类化合物 广陈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药物的反向电渗流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林梅 冯敏 +2 位作者 张正行 安登魁 范国荣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83-385,共3页
以水杨酸、乙酰水杨酸为代表药物,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电渗流改向剂,考察了酸性药物在反向电渗流高效毛细管电泳体系中的分离行为,并对其中影响迁移时间、峰形及柱效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 以水杨酸、乙酰水杨酸为代表药物,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电渗流改向剂,考察了酸性药物在反向电渗流高效毛细管电泳体系中的分离行为,并对其中影响迁移时间、峰形及柱效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电渗流改向剂的反向电渗流高效毛细管电泳体系能显著加快酸性药物的分析速度。对于CTAB与酸性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峰形展宽、柱效降低的现象,可通过加入合适的有机添加剂(如β-环糊精或乙腈)加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CE 酸性药物 水杨酸 乙酰水杨酸 分离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诺卜酸及其酰胺的合成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赵玲华 肖转泉 +3 位作者 陈金珠 王宗德 范国荣 陈尚钘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5-248,共4页
氢化诺卜醇(1)在醋酸溶液中被CrO3氧化制得氢化诺卜酸(2),由氢化诺卜酸与亚硫酰氯反应生成氢化诺卜酰氯(3),氢化诺卜酰氯分别与浓氨水、33%二甲胺水溶液、二乙胺和二异丙胺在冰水浴中反应制得相应的4种酰胺,各产物的得率均在70%以上,GC... 氢化诺卜醇(1)在醋酸溶液中被CrO3氧化制得氢化诺卜酸(2),由氢化诺卜酸与亚硫酰氯反应生成氢化诺卜酰氯(3),氢化诺卜酰氯分别与浓氨水、33%二甲胺水溶液、二乙胺和二异丙胺在冰水浴中反应制得相应的4种酰胺,各产物的得率均在70%以上,GC纯度95%以上。各产物均用IR,1H NMR,13C NMR与MS进行了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诺卜醇 氢化诺卜酸 酰胺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克罗缓释片的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珍 王卓 +4 位作者 范国荣 宋洪杰 沈意翔 石晶 胡晋红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49-352,共4页
比较了头孢克罗缓释片和普通胶囊的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po750mg缓释片和普通胶囊,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和尿中头孢克罗浓度,缓释片和普通胶囊的药动学参数为Cmax7.26±1.0... 比较了头孢克罗缓释片和普通胶囊的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po750mg缓释片和普通胶囊,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和尿中头孢克罗浓度,缓释片和普通胶囊的药动学参数为Cmax7.26±1.08和15.44±3.73μg/ml;Tmax1.13±0.23和0.72±0.16h;t1/20.94±0.19和0.63±0.08h;MRT2.51±0.45和1.35±0.25h,AUC21.65±3.31和22.24±3.68hμg/ml。AUC及其对数形式经三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单侧检验,两种制剂均无显著性差异,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23±13.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罗 缓释片 生物利用度 药物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柠檬醛衍生物对食品腐败细菌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兆双 王喜男 +3 位作者 王鹏 陈尚钘 范国荣 王宗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28-1933,共6页
采用抑菌圈法和琼脂二倍稀释法,测试了12种天然柠檬醛衍生化合物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2种天然柠檬醛衍生化合物对4种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异丁酸香叶酯对大肠埃希菌抑... 采用抑菌圈法和琼脂二倍稀释法,测试了12种天然柠檬醛衍生化合物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2种天然柠檬醛衍生化合物对4种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异丁酸香叶酯对大肠埃希菌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14.83 mm,最低抑菌浓度为8 mg·L^(-1);橙花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80和14.33 mm,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8和16 mg·L^(-1);香叶醇对绿脓杆菌抑制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15.00 mm,最低抑菌浓度为16 mg·L^(-1)。经天然柠檬醛衍生物处理后,食品腐败细菌细胞膜的相对渗透率升高,表明这些化合物可能对细菌细胞膜具有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柠檬醛衍生物 食品腐败细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信息化全程防治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被引量:18
17
作者 陈洁 薄海欣 +1 位作者 范国荣 张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16-1519,共4页
为加强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我院历经5年,通过组建盆底专科护理小组,基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盆底功能评估、筛查、治疗、康复流程进行全程防治网络的信息化建设。该体系提供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为加强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我院历经5年,通过组建盆底专科护理小组,基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盆底功能评估、筛查、治疗、康复流程进行全程防治网络的信息化建设。该体系提供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健康宣教、功能评估、精准分级治疗、居家康复和健康随访等模块,形成了大数据形式的健康档案,完成了对妇女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提高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而且提供了专科护士职业发展环境,加快了专科护理内涵建设,推动了专科护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健康管理 信息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毛细管电色谱法快速分析白芷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佳静 陈昭 +1 位作者 吴玉田 范国荣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0-246,共7页
以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为分离柱,建立了一种快速分离、分析白芷药材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欧前胡素(imperatorin)、异欧前胡素(isoimperatorin)、珊瑚菜内酯(phelloptorin)和发卡二醇(falcarindiol)的毛细管电色谱(CEC)方法。在整体柱... 以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为分离柱,建立了一种快速分离、分析白芷药材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欧前胡素(imperatorin)、异欧前胡素(isoimperatorin)、珊瑚菜内酯(phelloptorin)和发卡二醇(falcarindiol)的毛细管电色谱(CEC)方法。在整体柱制备实验中对三元致孔剂组成成分的比例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在分离实验中对流动相的组成(包括有机相组成、缓冲液浓度和缓冲液的pH值)进行了优化。最终的优化条件为:流动相为乙腈-20mmol/L NaH2PO4(pH4.95)(50∶50,v/v),分离电压为-25kV。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甲基丙烯酸酯毛细管整体柱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重现性;4种分析物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0.997),检出限均小于0.34mg/L,加样回收率为95.18%~98.44%。该方法快速、简便、可靠。应用该方法对18个不同产地的白芷样品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药材质量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 毛细管电色谱 欧前胡素 珊瑚菜内酯 发卡二醇 异欧前胡素 白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演进特征投影图及其量化方法识别联用色谱数据中选择性区域 被引量:3
19
作者 亓云鹏 吴玉田 +3 位作者 柴逸峰 李通化 范国荣 陆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825-1829,共5页
提出三维演进特征投影图 ( 3 D-LPG)和定量识别三维 LPG上直线段的方法 ,即 T-图法 ,并采用上述方法对模拟体系和实验体系进行了解析 .结果表明 ,三维 LPG可提供比二维 LPG更丰富的信息 ,当组分的光谱非常相似时 ,只有三维 LPG才能正确... 提出三维演进特征投影图 ( 3 D-LPG)和定量识别三维 LPG上直线段的方法 ,即 T-图法 ,并采用上述方法对模拟体系和实验体系进行了解析 .结果表明 ,三维 LPG可提供比二维 LPG更丰富的信息 ,当组分的光谱非常相似时 ,只有三维 LPG才能正确地显示出重叠色谱峰中选择性区域的范围 ;同时 ,T-图法可准确地指示出三维 LPG上直线段区域的所在范围 ,从而可正确识别出体系的选择性区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演进特征投影图 量化方法 联用色谱 数据识别 选择性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聚类分析用于血竭的鉴别 被引量:2
20
作者 钟蕾 朱斌 +2 位作者 宓鹤鸣 陆峰 范国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建立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鉴别血竭的方法,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鉴别,快速、准确地鉴别了不同产地的血竭。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简便、无损,可用于血竭等中药的分类鉴别。
关键词 血竭 鉴别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聚类分析 中药 质量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