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顽痹康丸治疗发作期强直性脊柱炎肾虚湿热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贾宇东 刘又文 +2 位作者 张万义 赵明媛 范华雨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6期88-91,共4页
目的观察顽痹康丸治疗发作期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风湿病科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共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0例,最终试验组28例,对照组29例。对照... 目的观察顽痹康丸治疗发作期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风湿病科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共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0例,最终试验组28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联合塞来昔布胶囊,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顽痹康丸,治疗周期共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ESR、CPR)以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ESR、CP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脊柱疼痛评分及BASF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脊柱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但BASFI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对于发作期AS肾虚湿热证患者,加用顽痹康丸能够提高临床效果,减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中药 肾虚湿热证 顽痹康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范华雨 张向东 廉杰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5期975-977,共3页
骶髂关节紊乱症因发病率逐步上升而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重视,就目前而言其治疗仍以手法为主,现分别从生物力学出发的手法、美式整脊疗法、手法治疗与辅助器械的结合、手法为主辅以其他疗法等方面分别进行总结分析并研究其目前所存的不足... 骶髂关节紊乱症因发病率逐步上升而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重视,就目前而言其治疗仍以手法为主,现分别从生物力学出发的手法、美式整脊疗法、手法治疗与辅助器械的结合、手法为主辅以其他疗法等方面分别进行总结分析并研究其目前所存的不足等,从而进一步促进手法在该病治疗中的应用并为其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紊乱症 手法 美式整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及颈曲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范华雨 宋永伟 +1 位作者 张向东 赵明媛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5期937-941,共5页
目的:探究颈型颈椎病真实世界的发病情况以及颈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与颈曲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2016年01月-2019年06月就诊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颈肩腰腿痛中心的155例颈型颈椎病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 目的:探究颈型颈椎病真实世界的发病情况以及颈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与颈曲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2016年01月-2019年06月就诊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颈肩腰腿痛中心的155例颈型颈椎病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根据病例报告表采用Spearman进行颈椎曲度异常与疼痛症状、颈椎病症状与体征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①颈型颈椎病患者以女性为多,占68.3%:②31~35岁年龄段已成为了颈型颈椎病的多发年龄区间,同时21~25岁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占据了一定的比重;③从事职员、专业技术(教师、医疗人员)、学生、工人、自由职业的群体是颈型颈椎病的多发人群;④颈椎曲度异常与VAS评分存在相关性(r=-0.192,P=0.017<0.05);颈椎曲度异常与颈椎病症状与体征评分存在相关性(r=-0.368,P=0.000<0.05)。结论:基于真实世界的研究颈型颈椎病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发生了新的变化,颈椎曲度异常和疼痛症状、颈椎病症状与体征评分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颈椎曲度 相关性分析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机器人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蔡尚欢 宋永伟 +1 位作者 曹向阳 范华雨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4期90-93,共4页
手术机器人是推进和普及微创、精准、智能化医疗的典范,已逐渐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由手术机器人衍生的骨科机器人近年逐渐成为骨科手术发展的新方向,催生了诸多新的治疗理念和方案。骨科机器人以其微创、精准的特点为解剖和生物力学... 手术机器人是推进和普及微创、精准、智能化医疗的典范,已逐渐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由手术机器人衍生的骨科机器人近年逐渐成为骨科手术发展的新方向,催生了诸多新的治疗理念和方案。骨科机器人以其微创、精准的特点为解剖和生物力学结构复杂的骨科疾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成为骨科临床治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主要应用于脊柱微创、关节置换以及创伤骨折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疾病 外科手术 骨科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范华雨 张荣 +1 位作者 张向东 赵明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9期1764-1766,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逐步成为了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中又以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较为常见。目前对于其具体病理机制研究并未完全清楚因而治疗方案多种多样,而以手法为代表的中医治疗...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逐步成为了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中又以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较为常见。目前对于其具体病理机制研究并未完全清楚因而治疗方案多种多样,而以手法为代表的中医治疗方案在临床中应用与研究亦逐步增多,现对临床上常用的粘连期肩周炎的治疗手法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 粘连期肩周炎 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滞骨错理论探讨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诊疗 被引量:9
6
作者 范华雨 张荣 +1 位作者 张向东 赵明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8期1412-1414,共3页
筋滞骨错理论经过正骨人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已经成为了独具特色的筋伤医学理论体系。筋滞骨错理论对于粘连期肩周炎具有着独特的理解、认识和特色的治疗方案,该理论所特有的治疗方案对粘连期肩周炎亦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主要从筋滞... 筋滞骨错理论经过正骨人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已经成为了独具特色的筋伤医学理论体系。筋滞骨错理论对于粘连期肩周炎具有着独特的理解、认识和特色的治疗方案,该理论所特有的治疗方案对粘连期肩周炎亦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主要从筋滞骨错理论对粘连期肩周炎病因病机、诊疗思路、治疗方案三个部分进行深入探讨以便于为临床各位同道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滞骨错理论 粘连期肩周炎 整体观 平衡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腰肌与腰痛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范华雨 张向东 程坤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7期1196-1198,共3页
腰痛历来就是一种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的疾病,大部分的腰痛可能是由某一具体疾病诸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疾病导致,在治疗的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有一类患者其不单单具有腰痛的症状,还具有腹... 腰痛历来就是一种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的疾病,大部分的腰痛可能是由某一具体疾病诸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疾病导致,在治疗的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有一类患者其不单单具有腰痛的症状,还具有腹股沟区压痛和(或)大腿前侧疼痛及感觉异常等症状,在已经排除高位腰椎间盘突出、髋关节、骨盆等相关疾病后,采取诸多治疗方案均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后作者发现对于该类型的患者针对髂腰肌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论文对髂腰肌与腰痛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广泛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腰肌 腰痛 解剖 核心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滞骨错理论平衡观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范华雨 张荣 +1 位作者 张向东 赵明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11期2003-2005,共3页
筋滞骨错理论经过众多中医正骨人的不断总结与完善,现已经成为了独具特色的筋伤医学理论体系,其理论中特色的平衡观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的各个阶段并能够给临床工作提供切实的指导意义,现结合腰椎间盘突出症... 筋滞骨错理论经过众多中医正骨人的不断总结与完善,现已经成为了独具特色的筋伤医学理论体系,其理论中特色的平衡观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的各个阶段并能够给临床工作提供切实的指导意义,现结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临床常见疾病阐述筋滞骨错理论的平衡观以期为各位同道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滞骨错理论 平衡观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对颈性眩晕的诊疗思维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荣 张向东 +1 位作者 范华雨 赵明宇 《现代中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28-30,共3页
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是依据中医基础理论,由平乐正骨筋病学发展而来的针对颈性眩晕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又与现代解剖学、生物力学、及运动康复医学等学科密切相关。从现代解剖学、脏腑经络辨证、及筋骨平衡三个方面论述该理论在颈... 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是依据中医基础理论,由平乐正骨筋病学发展而来的针对颈性眩晕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又与现代解剖学、生物力学、及运动康复医学等学科密切相关。从现代解剖学、脏腑经络辨证、及筋骨平衡三个方面论述该理论在颈性眩晕的诊疗思路,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医骨伤科对本病的认识,更有助于指导临床,为临床中眩晕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术发掘 平乐正骨 筋滞 骨错 颈性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位偏向牵引联合软伤外洗1号方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永伟 李洁 范华雨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6期1174-1179,共6页
目的:观察卧位偏向牵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软伤外洗1号方(珍珠透骨草、伸筋草、威灵仙、千年健、香加皮、海桐皮、醋三棱、醋莪术、白... 目的:观察卧位偏向牵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软伤外洗1号方(珍珠透骨草、伸筋草、威灵仙、千年健、香加皮、海桐皮、醋三棱、醋莪术、白芷、炒桃仁、红花、苏木、花椒、艾叶)进行颈部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联合坐位传统枕颌带牵引治疗,治疗组联合卧位偏向牵引治疗,2次/d,共治疗28次。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收集并统计分析治疗前后颈椎病症状量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acle,VAS)、SF-36生活质量评分、斜方肌弹性模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颈椎病症状评分明显升高,VAS评分明显下降,ODI指数均下降,SF-36量表评分(除精神健康项目以外,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以上7个子项目)升高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卧位偏向牵引联合颈部中药熏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有效地缓解颈肩部及上肢疼痛情况,缓解颈椎病临床症状,改善颈椎及上肢功能障碍,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牵引 中药熏蒸 牵引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