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文化外交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范勇鹏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
出处
《国际安全研究》
2013年第3期21-38,155-156,共18页
-
文摘
文化外交与对外宣传、公共外交和价值观外交不同,它是以一国政府为主体,在思想、教育、文化等领域,基于主体的平等性、方式的对等性和相互性、内容的相对真实性、目标的长远性,对他国开展的持续性的人员交流、文化传播和思想沟通,以渐进实现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推广等目的的活动。人文外交是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概念,强调包容与和谐以及以人为本,人文外交尚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发展。文化外交可分为思想外交、文明外交和文艺外交三个层次,其中思想外交效力最强,是文化外交的核心。近代世界历史表明西方在全球政治中的霸权地位离不开西方思想的扩张和征服,各种反抗努力的失败更显示了思想外交的强大力量。中国应该吸取历史经验,通过参与和推动思想和价值观的国际讨论、整合制度资源、集中力量服务思想外交、大力开展学术外交等方式加强文化外交,提升中国软实力,实现国家利益。
-
关键词
文化外交
思想外交
文明外交
文艺外交
人文外交
外交战略
-
Keywords
cultural diplomacy,thought diplomacy,foreign strategy
-
分类号
D80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欧洲研究对中国国际关系学的启示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范勇鹏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3-111,共9页
-
文摘
本文指出了国际关系学"三大理论"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推进我国国际关系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建议,结合欧洲研究中出现的新命题、新方法和新特点,总结出可资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借鉴的三点启示:沟通分析层次,整合研究范式和加强实证研究,并结合欧盟合法性和治理研究、欧盟对外援助政策和欧洲认同等具体案例,对以上三点进行了具体论述。
-
关键词
中国国际关系学
国际关系理论
欧洲研究
-
分类号
D80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政治极化之源:美国制度中的党争基因
被引量:7
- 3
-
-
作者
范勇鹏
-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
-
出处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72-87,共16页
-
文摘
当前,美国政治极化现象日益突出,政治精英的极化主要体现为两党间的党争。党争现象有深刻的制度根源。美国制度产生于欧洲传统,即一种小规模政体传统。小规模政体的特点之一就是党争频仍。为了克服党争,哲学家们提出了混合政体等制度方案,但是均未被证明有效。到美国建国立宪之际,始用规模来消除党争。但是基于城邦联盟与封建制度的历史经验和当时现实条件,美国只能采取权力分层的联邦制和在各层实行分权制,这种结构又要求采取代议制、选举制,并进而产生政党制。这些制度都天然具有党争基因,无法有效制约党派之争。美国宗教对政治的影响也加剧了党争现象。西方和美国式党争有腐而不败、垂而不死的特征,长远必将侵蚀国家肌体,导致国家衰败。
-
关键词
美国
政治极化
党争
联邦制
-
Keywords
American
political polarization
party struggle
federalism
-
分类号
D771.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