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池材料LiNi_(0.7)Mn_(0.3)O_2在熔盐中的生长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范凤松 徐唱 +2 位作者 钟盛文 张骞 刘小林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7-180,共4页
以NaCl为熔剂,采用熔盐法制备了锂离子正极材料LiNi_(0.7)Mn_(0.3)O_2,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及充放电曲线测试对材料结构、形貌以及对应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熔盐与产物摩尔比例为4,温度850... 以NaCl为熔剂,采用熔盐法制备了锂离子正极材料LiNi_(0.7)Mn_(0.3)O_2,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及充放电曲线测试对材料结构、形貌以及对应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熔盐与产物摩尔比例为4,温度850℃下保温8 h时,可得到晶格发育较好、阳离子混排度低的正极材料,该材料在2.75~4.2 V电压范围内0.2 C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80 m Ah/g左右,循环50次后,比容量约保持在160 m Ah/g。而850℃下保温6 h合成的材料晶粒较小但不均匀,具有最大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其放电平台较窄,应用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法 电化学性能 结构 形貌 阳离子混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_(0.6)Co_(0.1)Mn_(0.3)O_2正极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吕庆文 尹从岭 +4 位作者 钟盛文 丁能文 赖江洪 罗垂意 范凤松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50-54,共5页
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法制备LiNi_(0.6)Co_(0.1)Mn_(0.3)O_2锂离子正极材料,并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技术分别表征其结构和形貌.然后将所得LiNi_(0.6)Co_(0.1)Mn_(0.3)O_2正极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并表征其电化学性能,探讨... 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法制备LiNi_(0.6)Co_(0.1)Mn_(0.3)O_2锂离子正极材料,并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技术分别表征其结构和形貌.然后将所得LiNi_(0.6)Co_(0.1)Mn_(0.3)O_2正极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并表征其电化学性能,探讨烧结温度和锂配量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LiNi_(0.6)Co_(0.1)Mn_(0.3)O_2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900℃时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室温下,1C倍率下,锂配量(n(Li)/n(Ni+Co+Mn)=1.09)时,正极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43.7 m Ah/g,50次循环后,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仍有141.3 m Ah/g,容量保持率为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共沉淀法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LiNi0.6Co0.1Mn0.3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母氧化铁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凤松 张骞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57-62,共6页
采用熔盐法,合成片状α-Fe2O3粉体,并考察多个参数对样品的影响,通过TG-DTA曲线分析试样在加热过程中的吸热、放热及失重变化,运用图像分析仪、SEM、XRD等测试对样品α-Fe2O3粉体的形貌、晶体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各因素对样品α-Fe2O3片... 采用熔盐法,合成片状α-Fe2O3粉体,并考察多个参数对样品的影响,通过TG-DTA曲线分析试样在加热过程中的吸热、放热及失重变化,运用图像分析仪、SEM、XRD等测试对样品α-Fe2O3粉体的形貌、晶体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各因素对样品α-Fe2O3片形成性能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熔盐选用硫酸复盐(Na2SO4+K2SO4)钠、钾盐摩尔比为1∶1.25时较利于片状样品的合成;烧结至1 150℃保温3 h的合成工艺制得的样品成片较好;同时,适量Al3+的加入可改变试样晶体结构、改善粉体形貌,且当Al3+含量为4%时,合成样品的晶粒大小适中且均匀性好,颜色鲜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法 Α-FE2O3 晶体结构 粉体形貌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密度和压实密度对锂离子电池快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彭弯弯 徐唱 +4 位作者 李之锋 范凤松 张骞 王春香 钟盛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69-73,共5页
以Li Co O2为正极材料制备成软包电池,探究不同面密度及压实密度对其快速充电性能及循环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技术表征正极材料表面形貌和结构的变化.实验电池以高倍率6 C充电(1 C放电)并测试其电性能.结果表明... 以Li Co O2为正极材料制备成软包电池,探究不同面密度及压实密度对其快速充电性能及循环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技术表征正极材料表面形貌和结构的变化.实验电池以高倍率6 C充电(1 C放电)并测试其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面密度增加,电池内阻明显增加,放电比容量降低且循环性能变差;面密度从150 g/m2提升到220 g/m2,电池循环1 000次后容量保持率由89.06%下降到60.45%.而随着压实密度的提高,循环性能先提升后下降,适当增大压实密度可有效地减小电池内阻并缩短Li+迁移路径,循环性能也有所提升.当压实密度为3.32 g/cm3时,电池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有9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面密度 压实密度 快速充电 高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剂对石墨烯正极浆料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郭进康 钟盛文 +3 位作者 王强 范凤松 张骞 王春香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6期73-76,共4页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为分散剂,添加到含少层石墨烯粉末的三元材料LiNi1/3Mn1/3Co1/3O2正极浆料中,制备出分散性较好的含石墨烯三元正极浆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池测试系统及电化学工作站对含不同质量的分散剂的正...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为分散剂,添加到含少层石墨烯粉末的三元材料LiNi1/3Mn1/3Co1/3O2正极浆料中,制备出分散性较好的含石墨烯三元正极浆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池测试系统及电化学工作站对含不同质量的分散剂的正极极片的形貌、电性能和内阻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加入0.4%的分散剂制作出的正极极片导电率最高,有效抑制正极浆料中石墨烯颗粒的团聚现象,降低正极材料界面内阻,提高循环性能;在2.75-4.2 V电压范围内,以1 C充电6 C放电情况下,循环500次后,容量从126 mAh/g衰减至106.2 mAh/g,容量保持率为84.2%,而未加分散剂含石墨烯的容量保持率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剂 石墨烯 团聚 正极浆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