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案例式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0
1
作者 范万峰 王山山 +1 位作者 毛锡金 王培源 《西北医学教育》 2011年第6期1314-1316,共3页
分析案例式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作用、优势及存在的不足,深入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更好的提高该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案例式教学法 医学影像学 临床医学专业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任意切割容积再现重建技术诊断无滑脱型腰椎峡部裂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范万峰 毛锡金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7期36-37,共2页
目的探索双源CT任意切割容积再现(VR)重建技术在无滑脱型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6例腰椎峡部裂患者行双源CT腰椎扫描和X线检查,对获得的图像进行横轴位重建、反角度重建、任意切割VR重建及CPR重建,观察各种重建技术对无滑脱型... 目的探索双源CT任意切割容积再现(VR)重建技术在无滑脱型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6例腰椎峡部裂患者行双源CT腰椎扫描和X线检查,对获得的图像进行横轴位重建、反角度重建、任意切割VR重建及CPR重建,观察各种重建技术对无滑脱型腰椎峡部裂的显示情况,比较任意切割VR重建技术与X线检查、横轴位重建、反角度重建、CPR重建技术对无滑脱型腰椎峡部裂诊断的差别。结果 46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的扫描图像及后处理图像共发现腰椎峡部裂93处,CT任意切割VR重建技术对无滑脱型腰椎峡部裂的显示率及诊断价值最高。X线摄片、CT横轴位扫描、CT反角度扫描、CPR重建的显示率与任意切割VR重建显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80.12、59.36、17.51、8.36,P均<0.01)。结论双源CT任意切割VR重建技术在无滑脱型腰椎峡部裂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 无滑脱型 双源CT 任意切割容积显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IDEAL序列在臂丛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新疆 夏吉凯 +3 位作者 房清敏 张迪 范万峰 王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2004-2007,共4页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病变在3.0T MRI IDEAL序列中的表现,确定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手术确诊3例神经纤维瘤病,临床诊断14例臂丛损伤患者采用IDEAL技术扫描,观察其影像表现。结果 3例神经源性肿瘤清晰显示了肿块部位及其与神经关系。14例臂...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病变在3.0T MRI IDEAL序列中的表现,确定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手术确诊3例神经纤维瘤病,临床诊断14例臂丛损伤患者采用IDEAL技术扫描,观察其影像表现。结果 3例神经源性肿瘤清晰显示了肿块部位及其与神经关系。14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节前损伤6例,节后损伤5例,节前并节后损伤3例。结论 IDEAL序列对臂丛损伤及病变的显示清晰、准确,可以在臂丛神经病变MRI检查中常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EAL序列 水脂分离技术 臂丛神经损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影像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见习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培源 秦东京 +3 位作者 李岩军 范万峰 张林 王山山 《西北医学教育》 2008年第4期781-782,共2页
目的探索适合于医学影像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的见习教学模式。方法将我校2004级医学影像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随机分成胶片见习教学组、多媒体见习教学组和多媒体与病例讨论结合见习教学组,分别进行见习带教,每章结束前对学生进行测试,... 目的探索适合于医学影像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的见习教学模式。方法将我校2004级医学影像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随机分成胶片见习教学组、多媒体见习教学组和多媒体与病例讨论结合见习教学组,分别进行见习带教,每章结束前对学生进行测试,共进行了8次阅片测试和1次期终综合能力测试。结果多媒体与病例讨论结合见习教学组各次阅片测试成绩及期终综合闲片能力测试成绩均高于其他两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媒体与病例讨论结合见习教学法,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是适合医学影像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的见习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诊断学 医学影像专业 见习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强化营养对早产儿全身运动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芳 范万峰 +1 位作者 董荣芝 吕攀攀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9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出院后早期营养强化对早产儿全身运动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早产儿107例,分为强化营养组58例(接受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粉喂养)和普通喂养组49例(普通配方奶粉喂养),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强化营养组早产儿异常不安运动发生率显著... 目的:探讨出院后早期营养强化对早产儿全身运动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早产儿107例,分为强化营养组58例(接受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粉喂养)和普通喂养组49例(普通配方奶粉喂养),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强化营养组早产儿异常不安运动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期强化营养有助于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营养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不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数量梯度场方向对正常颈髓弥散张量成像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翟峰 范万峰 +2 位作者 曹新山 刘泉源 张作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7期15-17,共3页
目的:比较数量不同梯度场方向对正常人颈髓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影响,探讨正常人颈髓最佳DTI数量梯度场方向。方法:对46名健康志愿者采用GE Signa ExciteⅡ1.5T超导型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在回波平面成像(echo pla... 目的:比较数量不同梯度场方向对正常人颈髓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影响,探讨正常人颈髓最佳DTI数量梯度场方向。方法:对46名健康志愿者采用GE Signa ExciteⅡ1.5T超导型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在回波平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EPI)基础上,分别施加6个和25个方向的扩散敏感梯度磁场,选择b值(0、600s/mm2),行颈髓DTI成像扫描,分析比较各自影像特点并分别在颈髓相对宽的C2~C3水平、颈髓相对窄的C4~C7水平选择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verag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av)、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 anisotropy,FA)值。结果: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6个方向与25个方向相应部位的ADCav值、FA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扫描选择扩散张量成像扫描参数时,在不影响各定量值测量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扫描时间,6个方向是颈髓扩散张量成像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梯度磁场 B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