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质样品中痕量铼的异戊醇萃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苟体忠 钟宏 +3 位作者 漆亮 冷成彪 吴孔文 任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27-1030,共4页
研究从硝酸、硫酸和盐酸介质中用异戊醇萃取Re(Ⅶ)的过程,探讨了酸浓度和萃取剂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紫外-可见光谱证实了异戊醇萃取Re(Ⅶ)为离子缔合体系的阴离子交换反应。用同位素稀释法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黄铁矿、黄铜矿... 研究从硝酸、硫酸和盐酸介质中用异戊醇萃取Re(Ⅶ)的过程,探讨了酸浓度和萃取剂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紫外-可见光谱证实了异戊醇萃取Re(Ⅶ)为离子缔合体系的阴离子交换反应。用同位素稀释法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和橄辉岩等地质样品中的痕量Re进行了准确测定。以橄榄岩国际标样(CCRMP,WPR-1)为监控样品,5次重复分析的平均结果(10.67ng/g)与文献报道的分析结果(10.83ng/g)一致。对黄铜矿单矿物样品中的Re进行分析,5次重复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醇 萃取 地质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吊兰总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苟体忠 唐文华 +2 位作者 任永权 孙大方 许西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77,共5页
研究石吊兰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次数和料液比对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用还原能力、·OH清除率、DPPH·清除率来考察石吊兰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研究石吊兰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次数和料液比对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用还原能力、·OH清除率、DPPH·清除率来考察石吊兰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石吊兰总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2min,超声波功率为100%,提取温度为25℃,乙醇浓度为80%,提取次数为3次,液料比为20∶1,此时石吊兰总多酚得率为14.0mg GAE/g。此外,石吊兰总多酚的还原能力、对·OH以及DPPH·的清除均高于VC。石吊兰总多酚是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吊兰 总多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种食用香料中的硒含量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苟体忠 张文华 +5 位作者 唐文华 蒋天智 孙大方 彭章美 毛仕焦 梁文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8-119,128,共3页
研究食用香料中硒含量,以便为富硒食用香料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18种食用香料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18种食用香料中的硒含量变化较大,其含量变化在0.002~0.849mg/kg之间。千里香、小茴香、香果、孜... 研究食用香料中硒含量,以便为富硒食用香料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18种食用香料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18种食用香料中的硒含量变化较大,其含量变化在0.002~0.849mg/kg之间。千里香、小茴香、香果、孜然、鱼香菜和鱼蓼中的硒含量较高,其含量分别为0.849,0.719,0.669,0.560,0.435,0.149mg/kg。分析认为千里香、小茴香、香果、孜然、鱼香菜和鱼蓼已达到富硒调味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蓼总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苟体忠 常飞 王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81-285,共5页
优化香蓼总多酚提取工艺,探讨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以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为因素,采用正交实验,对香蓼总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优化香蓼总多酚的提取条件:提取温度30℃、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5... 优化香蓼总多酚提取工艺,探讨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以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为因素,采用正交实验,对香蓼总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优化香蓼总多酚的提取条件:提取温度30℃、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50和超声25 min,提取2次,香蓼总多酚的含量为(94.6±0.15)mg/g,平均回收率为100.07%,变异系数为1.00%(n=5)。并通过1,1-二苯-2-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和总抗氧化活性的测定对香蓼总多酚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香蓼总多酚的总抗氧化活性和DPPH·清除率均明显高于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且香蓼总多酚DPPH·半数抑制浓度(EC50=5.5μg/m L)优于TBHQ(EC50=18.0μg/m L)。香蓼总多酚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蓼 总多酚 超声波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从江县2种猪中硒含量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苟体忠 张文华 +2 位作者 唐文华 蒋天智 吴林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8期4598-4598,4604,共2页
[目的]探讨硒在猪各组织中的分布特征,为选择富硒食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了贵州省从江县2种猪中的硒含量。[结果]2种猪相同组织的硒含量相差不大,而猪中不同组织的硒含量特征为:猪肾(7.57~7.88μg/g)&... [目的]探讨硒在猪各组织中的分布特征,为选择富硒食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了贵州省从江县2种猪中的硒含量。[结果]2种猪相同组织的硒含量相差不大,而猪中不同组织的硒含量特征为:猪肾(7.57~7.88μg/g)>猪肝(0.81~1.46μg/g)>瘦肉(0.24~0.27μg/g)。[结论]从江县2种猪猪肾中硒含量较高,达到了富硒水平,是天然的富硒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蓼总黄酮提取液提取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考察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苟体忠 常飞 +1 位作者 王翔 杨昌军 《中国食品添加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67,共6页
探讨香蓼总黄酮提取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香蓼总黄酮提取液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1,1-二苯-2-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和还原能力的测定对香蓼总黄酮提取液进行... 探讨香蓼总黄酮提取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香蓼总黄酮提取液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1,1-二苯-2-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和还原能力的测定对香蓼总黄酮提取液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香蓼总黄酮提取液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15 min,提取2次。采用该工艺条件测得香蓼总黄酮的含量为145.0±0.2 mg/g,平均回收率为99.78%,变异系数为1.00%(n=5)。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香蓼总黄酮提取液的还原能力和DPPH·清除率与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接近,且香蓼总黄酮DPPH·半数抑制浓度(EC50=0.022 mg/m L)也与TBHQ(EC_(50)=0.015 mg/m L)相似,但远小于其他中草药。分析认为,香蓼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蓼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富硒蛇莓的培育方法
7
作者 苟体忠 贺仲兵 潘甚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7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富硒蛇莓的培育方法。[方法]采用亚硒酸钠浓度0、2、4、8、16、32、64、128、256、512 ng/mL的水溶液对蛇莓叶喷施,考察喷施亚硒酸钠后有机硒在蛇莓中的变化规律。[结果]叶面喷施硒能显著提高蛇莓中的有机硒含量。蛇莓中... [目的]探讨一种富硒蛇莓的培育方法。[方法]采用亚硒酸钠浓度0、2、4、8、16、32、64、128、256、512 ng/mL的水溶液对蛇莓叶喷施,考察喷施亚硒酸钠后有机硒在蛇莓中的变化规律。[结果]叶面喷施硒能显著提高蛇莓中的有机硒含量。蛇莓中有机硒的含量随喷施亚硒酸钠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当喷施亚硒酸钠浓度达到256 ng/mL时,蛇莓中的有机硒含量达到最大值,其值为20.94μg/g。[结论]蛇莓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溶液的最佳浓度为256 ng/mL,且采用低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对蛇莓进行多次喷硒的方法有利于蛇莓对无机硒的吸收和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莓 亚硒酸钠 叶面喷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农药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翔 汤承浩 +4 位作者 蒋向辉 王绍云 张国辉 苟体忠 胡秀虹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1-151,共21页
喹唑啉衍生物具有广泛的农药生物活性,如抗细菌、抗真菌、杀虫、除草、抗病毒及杀螨等,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将不同药效团引入到喹唑啉骨架中,经结构修饰后能合成一系列具有农药生物活性的新型喹唑啉衍生物。本文综述了2000年以... 喹唑啉衍生物具有广泛的农药生物活性,如抗细菌、抗真菌、杀虫、除草、抗病毒及杀螨等,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将不同药效团引入到喹唑啉骨架中,经结构修饰后能合成一系列具有农药生物活性的新型喹唑啉衍生物。本文综述了2000年以来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农药活性研究进展,旨在为喹唑啉结构的修饰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唑啉衍生物 合成 农药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炮制与中药性能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祝军委 唐文华 +2 位作者 王绍云 刘少友 苟体忠 《北方药学》 2014年第4期115-116,共2页
炮制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遵循辨证论治的用药原则和中药具有的特点和药剂学的具体需要从而采用的一项历史悠久的制药技术。其为药物质量和增效减毒方面发挥关键的作用。笔者通过研究炮制与中药性能之间的关系,观察炮制对中药质量和... 炮制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遵循辨证论治的用药原则和中药具有的特点和药剂学的具体需要从而采用的一项历史悠久的制药技术。其为药物质量和增效减毒方面发挥关键的作用。笔者通过研究炮制与中药性能之间的关系,观察炮制对中药质量和临床的影响,为炮制后的中药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制 中药 性能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肥方式和温度对牛粪堆肥过程中天然类固醇激素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代懿 余洋 +2 位作者 张丰松 李性苑 苟体忠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04-2108,共5页
为了实现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以新鲜牛粪和木屑作为堆料,采用微型试管堆肥法,模拟研究了好氧和厌氧2种堆肥方式下不同堆肥温度(38、50、70℃)对黄体酮、雄烯二酮、17β-雌二醇、雌酮4种天然类固醇激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 为了实现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以新鲜牛粪和木屑作为堆料,采用微型试管堆肥法,模拟研究了好氧和厌氧2种堆肥方式下不同堆肥温度(38、50、70℃)对黄体酮、雄烯二酮、17β-雌二醇、雌酮4种天然类固醇激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4种激素在2种堆肥方式下的去除率介于67.6%~100%,其中50℃下的去除率为81.9%~100%。4种激素中,雌酮和雄烯二酮在好氧堆肥方式下的去除率优于厌氧堆肥。试验温度(38~70℃)对17β-雌二醇、黄体酮和雄烯二酮在牛粪堆肥中的降解影响很小,而在70℃的高温堆肥条件下,雌酮的降解受到抑制。在保证堆肥腐熟、杀死有害微生物的前提下,50℃下好氧堆肥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类固醇激素 堆肥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雄烯二酮在土壤中吸附与降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代懿 张丰松 +2 位作者 潘娟 刘登璐 苟体忠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2-639,共8页
通过批处理等温吸附实验及室内培养实验,研究水稻秸秆生物炭对雄烯二酮在土壤中吸附和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水稻秸秆生物炭后,褐土和潮土对雄烯二酮的吸附系数(Kf)分别较对照提高121.5%和32.8%。添加生物炭土壤与对照土壤中雄烯二... 通过批处理等温吸附实验及室内培养实验,研究水稻秸秆生物炭对雄烯二酮在土壤中吸附和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水稻秸秆生物炭后,褐土和潮土对雄烯二酮的吸附系数(Kf)分别较对照提高121.5%和32.8%。添加生物炭土壤与对照土壤中雄烯二酮的降解过程均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添加生物炭后,褐土和潮土中雄烯二酮的降解半衰期分别比对照延长71.8%和52.7%。虽然添加水稻秸秆生物炭延长了雄烯二酮在土壤中的赋存期,但也显著增强了土壤对雄烯二酮的吸附能力,因而可能会降低雄烯二酮向水体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烯二酮 吸附 降解 生物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