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大豆产业发展特征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3
1
作者 苗红萍 田聪华 《大豆科技》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2022年以来,我国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工程,坚持扩面积、提单产双轮驱动。新疆具备大豆优质、高产、高效和规模化生产的生态区域优势及生产优势,在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方面成效显著。文章以历年统计数据及行业部门调研数据为研究对象... 2022年以来,我国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工程,坚持扩面积、提单产双轮驱动。新疆具备大豆优质、高产、高效和规模化生产的生态区域优势及生产优势,在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方面成效显著。文章以历年统计数据及行业部门调研数据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新疆大豆生产、仓储与流通、加工和消费、国际贸易、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发展特征,明确新疆大豆产业发展优势和短板,提出通过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大豆单产水平;加大大豆产销衔接,积极融入大豆国内国际双循环;优化大豆扶持政策等措施促进新疆大豆产能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产业 发展特征 对策建议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际比较的中国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
作者 田聪华 苗红萍 +2 位作者 张利召 李豪鑫 戴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83-2592,共10页
【目的】围绕高质高效、结构优化、绿色低碳和要素融合4个方面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实证评价中国31个省区市农业发展质量水平,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选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 【目的】围绕高质高效、结构优化、绿色低碳和要素融合4个方面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实证评价中国31个省区市农业发展质量水平,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选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荷兰和韩国等8个国家与中国农业发展高质量发展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对中国31个省区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判断中国新疆农业高发展质量水平。【结果】中国与8个国家农业发展质量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实现度为8个国家平均水平的56.1%;中国新疆农业发展质量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18位,实现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6.7%,其中,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最差,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8.04%,高质高效发展水平仅达到68.32%,结构优化发展水平仅达到70.30%,要素融合发展与全国水平基本相当。【结论】中国新疆农业高质高效、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等方面还存在短板。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持续优化农业结构,健全和完善相互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要素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构建 国际比较评价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生产与布局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3
作者 苗红萍 王晓伟 +3 位作者 田聪华 李志 张玉新 戴俊生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17-226,共10页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变迁的动态过程,梳理农业发展脉络和阶段性特征,探究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变化的驱动因素。【方法】基于1990~2020年新疆南疆五地州棉花生产面板数据,采用集中度指标对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生产与...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变迁的动态过程,梳理农业发展脉络和阶段性特征,探究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变化的驱动因素。【方法】基于1990~2020年新疆南疆五地州棉花生产面板数据,采用集中度指标对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生产与布局演变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塔里木河流域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棉花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对全流域农作物生产规模扩张的贡献率达63.34%;长绒棉生产波动较大,全疆及流域占比呈“双降”趋势;区域布局由以“喀什地区为主、阿克苏地区为辅”逐渐演变为以“阿克苏地区为主、喀什地区为辅,和田地区基本退出”,县域呈集聚化发展;棉花生产受自然条件、要素投入、产业政策、产业链带动、比较效益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机、农药等物质投入影响较大。【结论】塔里木河流域作为新疆棉花主要产区,地位日益巩固,未来以持续优化棉花区域布局、强化棉花科技创新、创新配置生产要素、加快棉花和棉纺织服务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为重点,助推塔里木河流域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生产与布局 演变 驱动因素 塔里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大豆生产与布局历史演变分析
4
作者 苗红萍 田聪华 王仙 《大豆科技》 2024年第5期36-43,47,共9页
新疆种植大豆历史悠久,是我国优质大豆产区。文章基于1 952—2023年新疆大豆生产统计和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从新疆大豆生产规模与产量、大豆空间生产布局及主要种植模式3个视角对新疆大豆生产在不同时段的发展变化特点和... 新疆种植大豆历史悠久,是我国优质大豆产区。文章基于1 952—2023年新疆大豆生产统计和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从新疆大豆生产规模与产量、大豆空间生产布局及主要种植模式3个视角对新疆大豆生产在不同时段的发展变化特点和总体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大豆生产规模和总产量先后经历稳中有增、大幅扩张、稳定发展、萎缩、恢复增长5个阶段,生产规模扩张对大豆产量贡献率均高于50%。单产变异系数高于全国及美国平均水平,但其贡献率整体较低。大豆生产由以地方为主转变为以兵团为主,空间布局由以昌吉州、塔城地区、伊犁州直为主转变为北有伊犁州直、南有喀什地区的新局面,种植模式由以早熟春播大豆为主转变为夏播为主,春播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产结构与布局 演变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农业高效节水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田聪华 苗红萍 +1 位作者 韩笑 沈鸿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8-100,共3页
为了解高效节水技术在推行过程中诸多因素对其的影响程度,选取影响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3个关键因素,9项具体指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指标对农业高效节水面积变动的弹性。分析结果显示农业用水资源量、高效节水财政投入... 为了解高效节水技术在推行过程中诸多因素对其的影响程度,选取影响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3个关键因素,9项具体指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指标对农业高效节水面积变动的弹性。分析结果显示农业用水资源量、高效节水财政投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用水价格是高效节水技术推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线性回归 农业节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牧民风险意识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邢纪平 柴军 +1 位作者 刘芳 苗红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1-196,共6页
在我国现代农村已进入了风险社会,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即风险意识将会影响人们的决策行为和行动后果,并进而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外部政策机制的实施等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通过对新疆牧区牧民的调查研究,实证分析了新疆牧区牧民的风险意... 在我国现代农村已进入了风险社会,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即风险意识将会影响人们的决策行为和行动后果,并进而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外部政策机制的实施等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通过对新疆牧区牧民的调查研究,实证分析了新疆牧区牧民的风险意识,并对新疆牧区牧民风险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牧民具有明显的风险厌恶特征,缺乏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冒险精神,生产经营行为更倾向于短期行为和追求稳定,并对政府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此外,新疆牧民的风险意识受生活方式和文化程度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牧民 风险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邢纪平 柴军 苗红萍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08年第3期142-147,共6页
近几年来,新疆的经济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增长势头,但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能源消耗率却居高不下。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以能源的高消耗为代价的,正处在一个能源消耗强度较高的时期。运用Logistic模型来分析新疆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 近几年来,新疆的经济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增长势头,但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能源消耗率却居高不下。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以能源的高消耗为代价的,正处在一个能源消耗强度较高的时期。运用Logistic模型来分析新疆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采用边际和弹性经济分析的方法,量化能源消费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能源消费量对经济增长(GDP)的拉动作用正逐渐弱化,边际报酬和弹性系数都随能源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边际分析 弹性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棉种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新疆阿克苏地区的调查数据
8
作者 赵鑫 蒲春玲 +1 位作者 苗红萍 苏武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2313-2314,2329,共3页
基于阿克苏地区棉农选择棉种技术状况的调查数据,对农民选择棉种的行为、获得棉种的来源渠道等进行分析,并通过Logistic模型具体分析了农户棉种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户家庭棉花种植面积和文化程度是阿克苏地区农户棉花良种... 基于阿克苏地区棉农选择棉种技术状况的调查数据,对农民选择棉种的行为、获得棉种的来源渠道等进行分析,并通过Logistic模型具体分析了农户棉种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户家庭棉花种植面积和文化程度是阿克苏地区农户棉花良种技术选择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由此提出了提高棉农素质、改进棉种技术扩散体系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棉种 选择行为 影响因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创新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苗红萍 +3 位作者 苏武峥 戴俊生 赵春 戴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59-1165,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评价主体的统一考核,提出一套评价方法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评价流程、评价指标和数据的网络化管理,并应用于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方法】明确评价主体职能定位的基础上,应用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对评价单元进行分类...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评价主体的统一考核,提出一套评价方法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评价流程、评价指标和数据的网络化管理,并应用于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方法】明确评价主体职能定位的基础上,应用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对评价单元进行分类;应用递阶层次结构理论和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分析法对层次结构要素进行分析,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指标进行综合测算;采用数据库技术,构建评价管理网络系统。从创新能力、服务转化能力、科研条件与平台、人才团队、管理能力和发展速度六方面,对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从科研服务水平、科技创新水平、成果转化水平、人才团队、支撑条件水平和发展速度六方面,对试验推广主体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从岗位履职、公共履职、综合履职和发展速度四方面,对管理主体的管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构建了三级多层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创新主体及其试验推广机构和管理机关的百分制统一评价。通过实际应用,完成了34个机构的量化综合评价,明确了各评价单位在各领域的量化水平和综合实力,为评优和制定发展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结论】为不同类型评价单元的无目标约束的统一评价,提供了一套成功的评价方法和管理系统。系统的功能拓展性、操作性和应用性强,实际评价结果合理,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35
10
作者 田聪华 韩笑 +2 位作者 苗红萍 徐忠 田立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0-588,共9页
【目的】研究针对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现状,构建指标体系,对其发展进行评价,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推进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措施。【方法】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运用德尔菲法,聘请相关专家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 【目的】研究针对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现状,构建指标体系,对其发展进行评价,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推进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措施。【方法】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运用德尔菲法,聘请相关专家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即将步入成长阶段,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在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的多功能性的拓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农业科技投入,转移劳动力和农村公共资源短缺等方面。【结论】新疆已经具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以科技为引领,以融合程度高、带动性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二三产业融合 指标体系构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推广供需匹配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苗红萍 丁建国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4-784,共11页
【目的】研究新疆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之间的均衡程度,建立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典型案例分析、微信网络平台收集数据,运用比对法,分析农民合... 【目的】研究新疆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之间的均衡程度,建立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典型案例分析、微信网络平台收集数据,运用比对法,分析农民合作社和农户的技术供需类型、科技推广主体供需、技术供需认知。【结果】各类农业推广技术供需重点基本一致;推广技术供需不匹配的矛盾较为突出;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科技推广主体在供需匹配方面矛盾较为突出;农技推广机构作用亟需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渠道手段较为集中,不能很好满足各类经营主体需求。【结论】新疆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中供需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建立农户需求反馈机制和技术供给主体之间协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新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技推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户 农业科技推广 供需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哈萨克斯坦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苗红萍 王晓伟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59,共5页
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模型,以2010年哈萨克斯坦生态足迹为例,结合以往学者研究成果,分析哈萨克斯坦近年来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①2010年哈萨克斯坦人均生态足迹为4.624 2hm2,可利用人均生态承载力为6.876 2hm2,人均生态盈余为2... 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模型,以2010年哈萨克斯坦生态足迹为例,结合以往学者研究成果,分析哈萨克斯坦近年来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①2010年哈萨克斯坦人均生态足迹为4.624 2hm2,可利用人均生态承载力为6.876 2hm2,人均生态盈余为2.25hm2。②哈萨克斯坦生态安全状况从1992年的很不安全发展到2010年的较为安全。这一成果的取得主要归功于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增加。与此同时,鉴于依然严峻的土地荒漠化趋势,土地可持续利用在现在和未来依然是哈萨克斯坦必然要面临和认真对待的主要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安全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哈萨克斯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新疆牧民生产行为目标偏好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苗红萍 朱美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313-2318,共6页
【目的】确定影响新疆牧民生产行为目标偏好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从微观层面探讨经济主体行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以阿勒泰地区牧民总体目标偏好为参照,通过比较富蕴县牧民样本目标偏好的差异,采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来确... 【目的】确定影响新疆牧民生产行为目标偏好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从微观层面探讨经济主体行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以阿勒泰地区牧民总体目标偏好为参照,通过比较富蕴县牧民样本目标偏好的差异,采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来确定对牧民生产行为目标偏好影响显著的因素。【结果】牧民教育文化水平和劳均牲畜饲养规模对牧民生产行为目标偏好是负影响;劳均赡养系数、牧户生产生活方式和牧户人均收入对牧民生产行为目标偏好有显著的正影响。【结论】牧民传统上对草地财富的观念、草地畜牧业存在的风险、牧民规避风险的意识以及牧区社会保障水平等因素,决定了现有的目标偏好等级。因此,以人为本、转变牧区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牧民生活则变得非常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行为目标 目标偏好 最优尺度回归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模式研究——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聪华 苗红萍 +1 位作者 沈鸿 张照新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8期26-29,共4页
南疆三地州是新疆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是解决贫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力求从三地州社会经济特点、产业及市场发展需... 南疆三地州是新疆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是解决贫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力求从三地州社会经济特点、产业及市场发展需求出发,总结出适合三地州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少数民族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