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羧基化柚子皮吸附Cd^(2+)的性能与机制
1
作者 陈尚龙 刘恩岐 +3 位作者 赵节昌 陈安徽 刘辉 苗敬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83-289,共7页
为探索利用食品加工废弃物柚子皮制备一种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的可行性,通过NaOH将柚子皮中甲酯化的羧基水解成羧酸,再利用TEMPO/次氯酸钠/溴化钠体系将柚子皮中C-6位伯羟基氧化成羧酸,制备出一种羧基化柚子皮吸附材料,同时采用FTIR、SEM... 为探索利用食品加工废弃物柚子皮制备一种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的可行性,通过NaOH将柚子皮中甲酯化的羧基水解成羧酸,再利用TEMPO/次氯酸钠/溴化钠体系将柚子皮中C-6位伯羟基氧化成羧酸,制备出一种羧基化柚子皮吸附材料,同时采用FTIR、SEM-EDS和XPS对柚子皮和吸附Cd^(2+)前后的羧基化柚子皮进行表征,研究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羧基化柚子皮中羧基含量为2.34 mmol/g,是改性前的10.64倍,且可以有效地去除水溶液中Cd^(2+)。羧基化柚子皮吸附Cd^(2+)更符合Langmuir和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属于单层化学吸附,对Cd^(2+)的最大吸附量为76.16 mg/g,是改性前的5.81倍。羧基化柚子皮中羧基(-COO^(-))是吸附Cd^(2+)的功能性基团,吸附后形成羧酸镉,其中镉以Cd^(2+)的形式存在,与-COO^(-)的配位方式主要是双齿桥式,该吸附过程是一个阳离子(Na^(+)和Cd^(2+))交换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 柚子皮 Cd^(2+) 吸附性能 吸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结合酶法提取生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及其功能性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苗敬芝 冯金和 董玉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20-125,共6页
以生姜为原料,采用超声水提法和超声结合酶法提取生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探讨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加酶量等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并对其功能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水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超... 以生姜为原料,采用超声水提法和超声结合酶法提取生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探讨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加酶量等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并对其功能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水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超声时间25min、超声功率100W,生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最高为10.02%;超声结合酶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3%、料液比1:25、超声时间25min、超声功率100W,生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13.86%,比超声水提法提取率提高了38.2%。生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对.OH和O-2.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其IC50分别为2.58mg/mL和0.42mg/mL,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清除率可达40%以上;生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359%,膨胀力为2.86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水溶性膳食纤维 超声 酸性纤维素酶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法提取牛蒡根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苗敬芝 吕兆启 +2 位作者 唐仕荣 曹泽虹 董玉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45-247,共3页
采用双酶法探讨牛蒡根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并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的最佳工艺条件:加酶量10%,时间4h,pH7·0,温度55℃;糖化酶的最佳工艺条件:加酶量1·2%,时间1h,温度60℃,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11... 采用双酶法探讨牛蒡根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并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的最佳工艺条件:加酶量10%,时间4h,pH7·0,温度55℃;糖化酶的最佳工艺条件:加酶量1·2%,时间1h,温度60℃,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11·05%。牛蒡根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对·OH和O-2·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其IC50分别为1·96mg/mL和0·39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根 水溶性膳食纤维 风味蛋白酶 糖化酶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固定化酶提取花生多糖工艺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苗敬芝 吕兴军 +2 位作者 董玉玮 高明侠 曹泽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57-160,共4页
以花生粕为原料,采用共固定化酶提取花生多糖,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酸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各10%、固液比1:20(g/mL)、时间5h、pH5.0。采用共固定化酶提取花生多糖提取率为10.88%,共固定化酶... 以花生粕为原料,采用共固定化酶提取花生多糖,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酸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各10%、固液比1:20(g/mL)、时间5h、pH5.0。采用共固定化酶提取花生多糖提取率为10.88%,共固定化酶重复使用7次,酶活力仍保持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固定化酶 提取 花生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牛蒡提取膳食纤维工艺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苗敬芝 高淑云 +2 位作者 曹泽虹 董玉玮 吕兆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9-202,共4页
本实验采用酶法提取牛蒡膳食纤维,利用植物蛋白酶和糖化酶去除牛蒡蛋白质和淀粉,用95%乙醇沉淀可溶性膳食纤维,过滤后用乙醇、丙酮洗涤滤渣,以去除脂肪等脂溶性物质,干燥,灰化,残渣扣除灰分即得膳食纤维。结果表明,酶法提取牛蒡膳食纤... 本实验采用酶法提取牛蒡膳食纤维,利用植物蛋白酶和糖化酶去除牛蒡蛋白质和淀粉,用95%乙醇沉淀可溶性膳食纤维,过滤后用乙醇、丙酮洗涤滤渣,以去除脂肪等脂溶性物质,干燥,灰化,残渣扣除灰分即得膳食纤维。结果表明,酶法提取牛蒡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植物蛋白酶和糖化酶加酶量分别为6%和1.2%,pH7.0,时间4h,温度50℃,在此条件下膳食纤维提取率为63.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膳食纤维 植物蛋白酶 糖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金针菇混合发酵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9
6
作者 苗敬芝 李振宇 董玉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46-352,共7页
选择灵芝、金针菇优良菌株,混菌发酵培养,考察灵芝、金针菇混菌发酵工艺条件,将发酵液与菌丝体破碎,离心、过滤,取滤液与柠檬酸、蔗糖、蜂蜜等按一定比例调配,经均质、灌装、杀菌等制得饮料成品,优化饮料稳定剂配比和饮料调配条件,进行... 选择灵芝、金针菇优良菌株,混菌发酵培养,考察灵芝、金针菇混菌发酵工艺条件,将发酵液与菌丝体破碎,离心、过滤,取滤液与柠檬酸、蔗糖、蜂蜜等按一定比例调配,经均质、灌装、杀菌等制得饮料成品,优化饮料稳定剂配比和饮料调配条件,进行感官评定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灵芝、金针菇混合发酵最佳培养基为玉米粉添加量3%、花生粕添加量0.25%、蛋白胨添加量0.2%、葡萄糖添加量3%、酵母膏添加量0.1%、KH2PO4添加量0.3%、MgSO4·7H2O添加量0.15%(m/m),pH6.5;混合发酵最佳条件为装液量100mL/250mL、培养温度24℃、摇床转速110r/min、培养时间8d;稳定剂最佳配比为CMC-Na添加量0.25%、黄原胶添加量0.04%、β-环状糊精添加量0.50%(m/m);饮料最佳配方为蜂蜜添加量1.5%、调配液添加量16%、柠檬酸添加量0.15%、蔗糖添加量6%(m/m)。研制出的灵芝、金针菇混合发酵饮料口感好,营养全面,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金针菇 混菌发酵 饮料 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豆粕中总膳食纤维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苗敬芝 吕兆启 +1 位作者 曹泽虹 董玉玮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0-124,共5页
本文以豆粕为原料,利用木瓜蛋白酶和糖化酶分别去除豆粕中蛋白质和淀粉,用95%乙醇沉淀可溶性膳食纤维,过滤后用乙醇、丙酮洗涤滤渣,去除脂肪等脂溶性物质,干燥,即得总膳食纤维。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6%、温度50℃... 本文以豆粕为原料,利用木瓜蛋白酶和糖化酶分别去除豆粕中蛋白质和淀粉,用95%乙醇沉淀可溶性膳食纤维,过滤后用乙醇、丙酮洗涤滤渣,去除脂肪等脂溶性物质,干燥,即得总膳食纤维。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6%、温度50℃、时间3h、pH7;糖化酶最佳工艺条件:加酶量2.0%、温度60℃、时间2h、pH4.04.6。总膳食纤维提取率为36.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木瓜蛋白酶 糖化酶 膳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化复合L-氨基酸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苗敬芝 曹泽虹 +1 位作者 董玉玮 吕兆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45-248,共4页
以豆粕为原料,利用酶水解工艺制备复合L-氨基酸,将复合L-氨基酸与亚硒酸钠螯合制备硒化复合L-氨基酸。结果表明,豆粕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5、pH8.5、加酶量10%胰蛋白酶与8%木瓜蛋白酶、酶解时间均为4h,所得豆粕水解率为39.61... 以豆粕为原料,利用酶水解工艺制备复合L-氨基酸,将复合L-氨基酸与亚硒酸钠螯合制备硒化复合L-氨基酸。结果表明,豆粕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5、pH8.5、加酶量10%胰蛋白酶与8%木瓜蛋白酶、酶解时间均为4h,所得豆粕水解率为39.61%。复合L-氨基酸与亚硒酸钠螯合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80℃、pH9.0、摩尔配比2:1、时间2h。此条件下螯合率为43.28%,经红外光谱分析复合L-氨基酸与亚硒酸钠之间存在螯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L-氨基酸 亚硒酸钠 螯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原生质体制备与融合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苗敬芝 吕兆启 董玉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8-200,共3页
以美国大灵芝和信州灵芝为起始菌株,对其原生质体制备和融合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大灵芝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摇瓶培养4d的菌丝球,复合酶液酶解,温度31℃,时间3h,原生质体制备率为5.80×106个/mL,再生率为0.32‰;信州灵芝... 以美国大灵芝和信州灵芝为起始菌株,对其原生质体制备和融合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大灵芝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摇瓶培养4d的菌丝球,复合酶液酶解,温度31℃,时间3h,原生质体制备率为5.80×106个/mL,再生率为0.32‰;信州灵芝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摇瓶培养5d的菌丝球,复合酶液酶解,温度31℃,时间2.5h,原生质体制备率为4.71×106个/mL,再生率为0.24‰。两种原生质体最佳融合条件:促融剂PEG浓度30%,Ca2+浓度0.03mol/L,时间30min,温度35℃,融合率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大灵芝 信州灵芝 原生质体融合 融合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胰蛋白酶水解乌鸡肉制备功能肽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苗敬芝 吕兆启 +2 位作者 高明侠 曹泽虹 董玉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24-327,共4页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胰蛋白酶,考察胰蛋白酶的固定化工艺,固定化酶水解乌鸡肉的工艺条件及固定化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4%、加酶量10%、pH7.5、温度70℃,酶活力回收率为38.8...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胰蛋白酶,考察胰蛋白酶的固定化工艺,固定化酶水解乌鸡肉的工艺条件及固定化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4%、加酶量10%、pH7.5、温度70℃,酶活力回收率为38.84%;水解乌鸡肉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3(m/V)、pH7.5、加酶量10%、温度60℃,氨基氮含量最高为2.18mg/ml,固定化酶重复使用8次,酶活力仍保持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胰蛋白酶 乌鸡肉 功能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协同酶法提取杏鲍菇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苗敬芝 董玉玮 秦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8-172,共5页
以杏鲍菇为原料,采用超声协同酶法提取杏鲍菇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探讨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酸性纤维素酶和酸性蛋白酶加酶量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协... 以杏鲍菇为原料,采用超声协同酶法提取杏鲍菇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探讨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酸性纤维素酶和酸性蛋白酶加酶量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酶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性纤维素酶1.5%、酸性蛋白酶3.0%、时间25min、功率200W、料液比1∶35,杏鲍菇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12.52%±0.22%。杏鲍菇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对·OH、·O2-和DPPH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清除率随浓度增大而升高,·OH 0.6mg/m L清除率为76.22%,·O2-0.7mg/m L清除率为74.18%,DPPH 0.6mg/m L清除率为76.15%,其对NO2-有一定的清除作用,0.7mg/m L清除率为62.70%,但其清除能力均低于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超声 酶法 可溶性膳食纤维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深层发酵生物富集硒、锌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苗敬芝 涂宝军 吕兆启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3-55,共3页
研究了灵芝深层发酵生物富集硒、锌的效应。结果表明:生物富集硒,锌的最佳浓度分别为Se-120mg/L,Zn-40mg/L,富集硒的生物量为12.57g/L,富硒量859.71μg/g,富硒率9.01%。富集锌生物量15.38g/L,富锌量798.10μg/g,富锌率30.69%。
关键词 灵芝 深层发酵 生物富集硒 生物富集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L-氨基酸镁络合物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苗敬芝 吕兆启 +1 位作者 曹泽虹 董玉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4-266,269,共4页
以豆粕为原料,利用酶水解工艺制备复合L-氨基酸,将氯化镁与复合L-氨基酸螯合制备复合L-氨基酸镁。结果表明:豆粕酶水解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5、pH8.5、加10%胰蛋白酶与8%植物蛋白酶、酶解时间4h,所得豆粕水解度为37.80%。复合氨基... 以豆粕为原料,利用酶水解工艺制备复合L-氨基酸,将氯化镁与复合L-氨基酸螯合制备复合L-氨基酸镁。结果表明:豆粕酶水解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5、pH8.5、加10%胰蛋白酶与8%植物蛋白酶、酶解时间4h,所得豆粕水解度为37.80%。复合氨基酸与氯化镁螯合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配位摩尔比3∶1、pH8.0、温度80℃、时间50min,此条件下螯合率为45.82%。经红外光谱分析,复合L-氨基酸与氯化镁之间存在螯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复合L-氨基酸 氯化镁 螯合 复合L-氨基酸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 被引量:5
14
作者 苗敬芝 曹泽虹 +2 位作者 董玉玮 吕兆启 高淑云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80-84,共5页
将鲜牛蒡处理后,利用植物蛋白酶、糖化酶依次水解去除蛋白质和淀粉,抽滤得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用4倍体积95%的乙醇沉淀可溶性膳食纤维,抽滤,用丙酮、78%的乙醇洗涤滤渣,以除去其中的脂溶性物质,烘干即得可溶性膳食纤维... 将鲜牛蒡处理后,利用植物蛋白酶、糖化酶依次水解去除蛋白质和淀粉,抽滤得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用4倍体积95%的乙醇沉淀可溶性膳食纤维,抽滤,用丙酮、78%的乙醇洗涤滤渣,以除去其中的脂溶性物质,烘干即得可溶性膳食纤维.结果表明植物蛋白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8%、温度50℃、时间3h、pH7;糖化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0%、温度60℃、pH4.0~4.6、时间1h;牛蒡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15.43%.该产品呈浅黄色,感官形状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植物蛋白酶 糖化酶 可溶性膳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南瓜多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苗敬芝 董玉玮 陈尚龙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8-15,共8页
采用超声波协同纤维素酶法提取南瓜多糖,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加酶量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用Sevag法脱蛋白纯化南瓜多糖,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加酶量3个因素对南... 采用超声波协同纤维素酶法提取南瓜多糖,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加酶量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用Sevag法脱蛋白纯化南瓜多糖,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加酶量3个因素对南瓜多糖得率均有显著影响,其影响程度为超声功率>加酶量>超声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90 W、超声时间20min、加酶质量分数1.5%,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6.44%;用Sevag法纯化南瓜多糖,多糖纯度提高了45.71%;南瓜粗多糖、南瓜精多糖对·OH、·O_2^-、DPPH和NO_2^-均有较明显的清除能力,且清除率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相同质量浓度精多糖的清除效果优于粗多糖,但都明显低于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多糖 超声 纤维素酶 抗氧化性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酶催化L-抗坏血酸苹果酸酯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苗敬芝 吕兆启 +1 位作者 曹泽虹 董玉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56-59,共4页
采用固定化苹果酸脱氢酶为催化剂,在丙酮体系中合成L-抗坏血酸苹果酸酯,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产物的含量。结果表明:添加固定化酶量4g/L,底物配位物质的量比1:3,温度55℃,L-抗坏血酸苹果酸酯的得率最高为69.30%。以大豆油为底物添加... 采用固定化苹果酸脱氢酶为催化剂,在丙酮体系中合成L-抗坏血酸苹果酸酯,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产物的含量。结果表明:添加固定化酶量4g/L,底物配位物质的量比1:3,温度55℃,L-抗坏血酸苹果酸酯的得率最高为69.30%。以大豆油为底物添加0.05%L-抗坏血酸苹果酸酯,存放至第7天,POV值仅为8.41meq/kg,L-抗坏血酸苹果酸酯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当添加0.18%L-抗坏血酸苹果酸酯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抑菌率分别为92.13%、90.84%和84.63%。说明L-抗坏血酸苹果酸酯是一种有潜力的抗氧化剂和抑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酶 催化剂 L-抗坏血酸苹果酸酯 抗氧化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中氨基氮测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苗敬芝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7-29,共3页
酱油中含有氨基氮 ,其含量多少是评价酱油质量及营养价值高低的重要指标。本文提出活性炭吸附酱油中色素 ,用百里酚蓝—酚酞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 ,终点颜色变化敏锐、易于用肉眼判断终点 ,方法简便 ,重现性好 ,标准偏差 0 18,相对标准... 酱油中含有氨基氮 ,其含量多少是评价酱油质量及营养价值高低的重要指标。本文提出活性炭吸附酱油中色素 ,用百里酚蓝—酚酞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 ,终点颜色变化敏锐、易于用肉眼判断终点 ,方法简便 ,重现性好 ,标准偏差 0 18,相对标准偏差 0 0 1,回收率高 ,平均回收率为98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氨基氮 活性炭 测定 脱色 混合指示剂 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腌渍过程中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苗敬芝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蔬菜 腌渍过程 腐败菌 控制 有害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有效成分的研究与检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苗敬芝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93-97,共5页
对灵芝深层发酵出的代谢产物了进行初步研究,阐述了灵芝有效成份的价值,并对其部分有效成份作了分析与测定。
关键词 灵芝 有效成份 代谢产物 灵芝多糖 深层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深层发酵生物富集钙的工艺及其检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苗敬芝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9-21,共3页
探讨了灵芝深层发酵生物富集钙的工艺及其检测,其研究结果表明灵芝深层发酵的操作参数为:发酵温度28℃;pH5.0-6.0;生长周期144h-168h;灵芝生物活性钙含量为62.30mg/g;多糖为486.52mg/g.
关键词 灵芝 深层发酵 生物富集钙 生物活性钙 生物富集 钙含量 检测 工艺 发酵温度 操作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