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饱和含黏砂土的广义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苗强强 张磊 +1 位作者 陈正汉 黄雪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2-106,112,共6页
利用非饱和土4联固结仪和非饱和三轴仪,解决了用压力板仪测试土-水特征曲线无法考虑体变、净竖向压力和净平均应力影响的问题,进行了考虑净竖向压力和净平均应力影响的土-水特征曲线研究,对未考虑净竖向压力或净平均应力的土-水特征曲... 利用非饱和土4联固结仪和非饱和三轴仪,解决了用压力板仪测试土-水特征曲线无法考虑体变、净竖向压力和净平均应力影响的问题,进行了考虑净竖向压力和净平均应力影响的土-水特征曲线研究,对未考虑净竖向压力或净平均应力的土-水特征曲线同考虑净竖向压力或净平均应力的广义土-水特征曲线的试验结果得出,净竖向压力或净平均应力是影响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的重要因素,试验结果与理论公式稳合较好,并结合非饱和理论和试验结果,拟合了可以反映净竖向压力或净平均应力影响的广义土-水特征曲线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广义土-水特征曲线 基质吸力 非饱和三轴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含黏土砂毛细上升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苗强强 陈正汉 +2 位作者 田卿燕 钱尼贵 姚志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27-333,共7页
采用MP406水分传感器、WM-1负压计和DT80数据记录仪等设备,开发了一套毛细上升试验系统,对非饱和含黏土砂做了3个不同初始含水率的毛细上升试验,得到了试样各个断面的含水率和吸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初始含水率对毛细上升高度... 采用MP406水分传感器、WM-1负压计和DT80数据记录仪等设备,开发了一套毛细上升试验系统,对非饱和含黏土砂做了3个不同初始含水率的毛细上升试验,得到了试样各个断面的含水率和吸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初始含水率对毛细上升高度和上升速度有显著影响,本套系统可测定毛细上升的实际高度,在土样渗透系数未知的情况下可对不同土样测定其毛细上升的最大高度;可根据湿润锋运动速度、土样含水率变化和吸力变化数值,确定非饱和土渗水系数,从而避免了渗透系数确定费时、费力的困难;可由吸力预测试样的渗水系数,只需测定该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或进行吸力量测即可确定出该土在这一吸力下的渗水系数;并拟合出不同初始含水率试样的湿润锋随时间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含水率 渗透系数 毛细上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黏土质砂的渗气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苗强强 陈正汉 +2 位作者 张磊 黄雪峰 钱尼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746-3750,3757,共6页
为了探讨非饱和黏土质砂的渗气规律,对常规三轴仪进行了改造,使其能够进行非饱和土渗气性量测,改进后的渗气装置具有构造简单、制样方便、试样均匀性好、加载系统稳定、可用量测的气压力梯度范围较大、提高了量测精度等优点,并解决了量... 为了探讨非饱和黏土质砂的渗气规律,对常规三轴仪进行了改造,使其能够进行非饱和土渗气性量测,改进后的渗气装置具有构造简单、制样方便、试样均匀性好、加载系统稳定、可用量测的气压力梯度范围较大、提高了量测精度等优点,并解决了量测空气体积困难的问题和渗气试验气体从刚性壁和试样边缘流出的问题。使用该套仪器研究了不同干密度和不同含水率条件下气体流速与渗透系数随压力梯度变化的规律,分析了气体流速、渗气系数同含水率和干密度之间的依存关系,建立了渗气系数与含水率和干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在所研究的含水率、干密度范围,非饱和黏土质砂中气体流动可用达西定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渗气性 含水率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黄土湿陷性评价和剩余湿陷量的新认识 被引量:43
4
作者 姚志华 黄雪峰 +3 位作者 陈正汉 方祥位 苗强强 张江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98-1006,共9页
在总结诸多大型浸水现场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湿陷性评价方法和剩余湿陷量合理控制等问题的新认识,目的是为了修正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自重湿陷量计算值与其实测值之间的差异,并减小地基处理深度。在获取自重湿陷量的计... 在总结诸多大型浸水现场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湿陷性评价方法和剩余湿陷量合理控制等问题的新认识,目的是为了修正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自重湿陷量计算值与其实测值之间的差异,并减小地基处理深度。在获取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时,引进了一个深度修正系数ξ,使自重湿陷量和湿陷量的计算值接近实测值,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较深部位黄土的剩余湿陷量。在获取湿陷量计算值时,提出了扩大湿陷系数阈值(0.015)的方案,并与深度修正系数ξ联合使用,达到了扩大湿陷量的计算值和降低较深土层的剩余湿陷量的目的。提出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临界深度的概念,通过若干资料将其初步确定为20-25m之间,结合深度修正系数和扩大湿陷系数阈值方法,使用湿陷临界深度概念,可以更为有效地降低较深土层的剩余湿陷量。新的研究思路可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类似工程和黄土规范的修订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 湿陷量的计算值 剩余湿陷量 深度修正系数 湿陷系数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的新非线性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章峻豪 陈正汉 +3 位作者 赵娜 苗强强 姚志华 秦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6-624,共9页
为描述非饱和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基于非饱和土三轴剪切试验,提出泊松比变化率(即切线泊松比随轴向应变的变化速率)的概念,发现非饱和土的切线模量和泊松比变化率均随轴向应变的增加呈指数衰减规律,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描述非饱和土应力-应... 为描述非饱和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基于非饱和土三轴剪切试验,提出泊松比变化率(即切线泊松比随轴向应变的变化速率)的概念,发现非饱和土的切线模量和泊松比变化率均随轴向应变的增加呈指数衰减规律,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描述非饱和土应力-应变关系的新非线性模型。该模型不仅能描述应变硬化,而且能描述应变软化;能对非饱和土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固结排水剪、固结不排水剪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描述;模型共包含6个参数,物理意义明确,确定方法简便。利用提出的模型对国内外文献中的三轴试验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有很好的吻合度,从而验证了模型对试验数据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线模量 切线泊松比 泊松比变化率 应变软化 剪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基质势影响的非饱和土水分运移规律测试系统研制 被引量:8
6
作者 朱青青 苗强强 +2 位作者 陈正汉 姚志华 章峻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40-244,共5页
借助于国内外先进的吸力探头传感器、水分传感器、相应的采集系统、计算机系统和自加工的有机玻璃土样桶等,研制出国内外首台考虑基质势影响的非饱和土水分运移规律测试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实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将不同初... 借助于国内外先进的吸力探头传感器、水分传感器、相应的采集系统、计算机系统和自加工的有机玻璃土样桶等,研制出国内外首台考虑基质势影响的非饱和土水分运移规律测试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实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将不同初始体积含水率的土样的水分运移变化情况,全面的进行数据化的统计、比较,并能够得出可靠的试验数据,能够定量研究不同基质势土样相互接触(水气混合)或不接触(气态水)时非饱和土中不同基质势对水分运移的影响规律;定量研究不同基质势、不同断面和不同时期非饱和土中水分变化和运移情况;直接、实时量测同一断面非饱和土在不同基质势作用下的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解决了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无法直接量测或量测不准确的难题;量测范围广,适合多种非饱和土基质势组合时的量测,对基质势影响下的非饱和土水分运移规律做出数据化的展现,能够作为岩土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和农业工程相关研究领域的可靠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基质吸力 含水率 水分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力学的连续性假设及其在建模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正汉 苗强强 +1 位作者 郭楠 张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45-2255,共11页
为了弥补土力学中缺失连续性假设这一重要理论缺陷,在对多个学科中的连续性概念进行系统地梳理考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力学中连续性假设的恰当表述,进而厘清了土的本构模型的概念、种类、属性和建模思路。研究结果表明:连续介质力学和多... 为了弥补土力学中缺失连续性假设这一重要理论缺陷,在对多个学科中的连续性概念进行系统地梳理考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力学中连续性假设的恰当表述,进而厘清了土的本构模型的概念、种类、属性和建模思路。研究结果表明:连续介质力学和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的连续性假设为土力学的连续性假设提供了有益参考,但都有一定的缺陷;用混合物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描述土的连续性比较合适,且可以避开在定义孔隙率时遇到的困扰;“连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外部特征尺寸远大于介质内部特征尺寸时,就可以把研究对象看作连续介质;现有土的各种本构模型均以连续介质力学为基础,总体上属于唯象模型。阐明了本构关系的概念、种类和建模思路:本构关系是物质宏观性质的数学模型;土的本构模型包括持水、渗水、渗气、传热、屈服、变形、强度、细观结构演化、热力学效应、相变规律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不仅限于应力-应变关系;土的本构关系的研究应针对具体土类,抓住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解决主要问题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假设 连续介质力学 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 混合物理论 本构模型 建模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含黏砂土的弹塑性剪胀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青青 苗强强 +2 位作者 陈正汉 姚志华 章峻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65-72,共8页
通过引入能够较好反映非饱和土弹塑性变形特性的Barcelona模型并结合能够较好反映砂土剪胀特性的Lade模型,进行了3种不同应力路径的三轴试验,给出了能反映非饱和含黏砂土应力应变特性的非饱和弹塑性模型,并讨论了吸力和净围压对弹性应... 通过引入能够较好反映非饱和土弹塑性变形特性的Barcelona模型并结合能够较好反映砂土剪胀特性的Lade模型,进行了3种不同应力路径的三轴试验,给出了能反映非饱和含黏砂土应力应变特性的非饱和弹塑性模型,并讨论了吸力和净围压对弹性应变、塑性应变、塑性功和屈服函数的影响。推导出了总体积变形的表达式,该式同试验结果变化规律符合较好,说明该理论适合于非饱和含黏砂土。同时,由试验数据可以得出含黏砂土的体变峰值点、剪胀特性同净围压和吸力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胀性 非饱和土 体积应变 屈服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含黏砂土路基的湿化变形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少文 田卿燕 +1 位作者 钱尼贵 苗强强 《广东公路交通》 2011年第3期31-35,共5页
做了12个同时控制吸力和净围压的非饱和含黏砂土三轴剪切试验,旨在探讨吸力、围压对非饱和含黏砂土湿化变形的影响,建立了计算湿化变形的两种模型,并将试验结果分别代入两种模型得出:在相同围压作用下,吸力越大试样的湿化变形量越大;相... 做了12个同时控制吸力和净围压的非饱和含黏砂土三轴剪切试验,旨在探讨吸力、围压对非饱和含黏砂土湿化变形的影响,建立了计算湿化变形的两种模型,并将试验结果分别代入两种模型得出:在相同围压作用下,吸力越大试样的湿化变形量越大;相同吸力作用下,围压越大试样的湿化变形量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路基 湿化变形 吸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持水特性曲线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正汉 苗强强 +1 位作者 郭楠 程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1-679,共9页
对持水特性当前的研究中存在的3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持水特性是非饱和土的本构关系之一,它不能代替其他本构关系;用研究本构关系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探索持水特性可提升研究水平;不同类别、不同地区土的持水特性曲线形态差异很大,... 对持水特性当前的研究中存在的3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持水特性是非饱和土的本构关系之一,它不能代替其他本构关系;用研究本构关系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探索持水特性可提升研究水平;不同类别、不同地区土的持水特性曲线形态差异很大,用现有文献中的任一经验公式都难以描述,用试验方法确定具体对象的持水特性曲线是有效可靠途径;通过改进测试吸力技术和试验方法可以显著缩短测定持水特性曲线的历时;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填土、黄土、膨胀土、红黏土等在工作环境下的实际吸力不超过1500k Pa,而对土的变形和强度影响比较显著的吸力范围就更窄,没有必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测定全吸力范围的完整持水特性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水特性曲线 力学定位 节省时间的测定SWCC的方法 合理吸力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