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静压改性麦麸对其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苗字叶 姚亚亚 +3 位作者 刘阳星月 田博宇 李晓洋 李慧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64-171,共8页
本实验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麦麸粒度、处理时间、处理压强和改性麦麸质量分数对小麦麸皮功能性质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了麦麸改性前后的超微结构和官能团。结果:在麦麸粒度40目、处理时... 本实验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麦麸粒度、处理时间、处理压强和改性麦麸质量分数对小麦麸皮功能性质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了麦麸改性前后的超微结构和官能团。结果:在麦麸粒度40目、处理时间20 min、压强400 MPa、麦麸质量分数20%条件下,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最高、阳离子交换能力最强、脂肪酶活力最低;在麦麸粒度50目、处理时间15 min、压强400 MPa、麦麸质量分数20%条件下,麦麸持水力和持油力较高;在麦麸粒度40目、处理时间25 min、压强300 MPa、麦麸质量分数15%条件下,麦麸亚硝酸根清除率较强;在麦麸粒度50目、处理时间25 min、压强500 MPa、麦麸质量分数25%条件下,麦麸胆固醇吸附能力较强。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超高静压破坏了麦麸膳食纤维的结构,使其结构变得疏松,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超高静压可以破坏分子间的共价键,使纤维素降解,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本实验改性的麦麸具有较好的功能特性,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静压 麦麸 持油力 胆固醇吸附能力 脂肪酶活力 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麸营养成分的利用及改性现状 被引量:19
2
作者 苗字叶 刘阳星月 +1 位作者 姚亚亚 李慧静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20,共3页
综述了麦麸中蛋白质、膳食纤维、阿拉伯木聚糖、酚类、植酸等营养成分的提取及利用现状,比较了麦麸改性常用的物理、化学、生物和联合处理4种方法,为小麦麸皮深层次的开发及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关键词 小麦 麸皮 膳食纤维 改性 麦麸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化小麦麸皮回添对小麦粉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苗字叶 姚亚亚 +1 位作者 刘阳星月 李慧静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8-51,共4页
以小麦麸皮为加工原料,研究了高压蒸汽处理、超声波处理、水煮处理及焙烤处理4种不同的稳定化处理方法对小麦粉加工品质的影响。小麦麸皮磨碎过孔径为0.178 mm的筛,以6%的质量比例回添到精制小麦粉中,测定麸皮面团的流变学特性以及馒头... 以小麦麸皮为加工原料,研究了高压蒸汽处理、超声波处理、水煮处理及焙烤处理4种不同的稳定化处理方法对小麦粉加工品质的影响。小麦麸皮磨碎过孔径为0.178 mm的筛,以6%的质量比例回添到精制小麦粉中,测定麸皮面团的流变学特性以及馒头的感官品质。结果表明:与小麦粉相比,加入麸皮后会使小麦粉加工品质劣变,但是经过比较得出超声波处理能够把麸皮细粉对小麦粉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稳定化处理后麸皮回添到小麦粉中可提高其营养价值、加工特性及食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皮 稳定化处理 馒头 质构 流变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过敏原11S球蛋白G2中A2链结合表位的预测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阳星月 张迪 +3 位作者 姚亚亚 苗字叶 刘壮 李慧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52-158,共7页
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NCBI Gen Bank数据库、PDB数据库、SWISS-MODEL、Deep View 4.1等预测11S球蛋白G2中A2链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模型,使用Disco Tope 2.0 Server软件预测B细胞构象表位,发现构象表位多位于无规则卷曲处。定位B细胞线性... 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NCBI Gen Bank数据库、PDB数据库、SWISS-MODEL、Deep View 4.1等预测11S球蛋白G2中A2链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模型,使用Disco Tope 2.0 Server软件预测B细胞构象表位,发现构象表位多位于无规则卷曲处。定位B细胞线性结合表位,结果表明11S球蛋白G2中A2链的可能线性表位有:^(37)KPDNRIE^(43)、^(79)PSYTNGP^(85)、^(114)SQQRGRSQRP^(123)、^(52)WNPNNK^(57)、^(196)QQGGSQSQKGKQQE^(209)、^(241)QGENEEED^(248)、^(267)RKPQQEEDDDDEEEQ^(281)、^(287)TDKGC^(291)。此表位预测为后续制肽、免疫等操作找出更准确的肽序,以便建立适合我国大豆过敏人群的食品大豆过敏原的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过敏原 11S球蛋白G2中A2链 生物信息学软件 蛋白质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模型 B细胞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食源性过敏原致敏亚基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姚亚亚 刘阳星月 +3 位作者 李宇凡 苗字叶 刘壮 李慧静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0-146,共7页
通过SDS-PAGE对小麦亚基成分分析,采用ImmunoCAP250全自动体外免疫检测系统测定小麦过敏患者不同个体对小麦致敏蛋白的识别结果,并以我国12例小麦过敏患者的血清为探针,3例正常人的血清池为对照,与师栾02-1小麦粉进行还原态一维电泳免... 通过SDS-PAGE对小麦亚基成分分析,采用ImmunoCAP250全自动体外免疫检测系统测定小麦过敏患者不同个体对小麦致敏蛋白的识别结果,并以我国12例小麦过敏患者的血清为探针,3例正常人的血清池为对照,与师栾02-1小麦粉进行还原态一维电泳免疫印迹分析,鉴定引起我国小麦过敏人群过敏的小麦过敏原及其致敏概率。结果表明,小麦过敏原蛋白亚基的致敏概率自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17ku(6/12)、28ku(6/12)、14ku(5/12)、19ku(5/12)、22ku(5/12)、24ku(5/12)、25ku(5/12)、26ku(5/12)、11ku(4/12)、12ku(4/12)、16ku(4/12)、21ku(4/12)、27ku(4/12)、18ku(3/12)、30ku(3/12)、31ku(3/12)、36ku(3/12)、47ku(3/12)、83ku(3/12),其他一些蛋白亚基致敏概率为1/6或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亚基 过敏原 致敏概率 免疫印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法提取小米糠油工艺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宇凡 姚亚亚 +2 位作者 高天宇 苗字叶 李慧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4,共4页
以小米糠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采用醇法提取小米糠油,并对小米糠粉的前处理方式、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5个因素对小米糠提油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得到的最佳条件为烤箱121℃焙烤15 min、乙醇体积分数95%、料液... 以小米糠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采用醇法提取小米糠油,并对小米糠粉的前处理方式、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5个因素对小米糠提油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得到的最佳条件为烤箱121℃焙烤15 min、乙醇体积分数95%、料液比1∶5. 84、浸提时间2. 84 h、浸提温度63. 4℃,该条件下的小米糠提油率为88. 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法提取 小米糠油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