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与未来:革命乌托邦之谜——从《人面桃花》到《山河入梦》 被引量:3
1
作者 苗变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9-132,共4页
格非的小说《人面桃花》和《山河入梦》逐层深入精微剖析了陆秀米、谭功达母子二人的革命乌托邦激情,描写了他们革命乌托邦理想不断走向反面、不断遭遇失败的历程。对乌托邦的向往和行动,也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了各种各样使个体深受创伤的... 格非的小说《人面桃花》和《山河入梦》逐层深入精微剖析了陆秀米、谭功达母子二人的革命乌托邦激情,描写了他们革命乌托邦理想不断走向反面、不断遭遇失败的历程。对乌托邦的向往和行动,也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了各种各样使个体深受创伤的具体经验。作者借助这两部小说,表现了人类对于革命乌托邦神话的一种天真和误解的深刻怀疑精神。格非是用叙述迷津来表现这个思想迷津的,从叙事策略来看,这两部小说采取了暗示和省略的结构方式。小说的叙事形式与内容显现出一种同步:作者在技术层面操作的省略暗示与它所要讲述的历史诉求形成诡异的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 悖论 暗示 省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讲述和反思——《父亲和她们》论 被引量:1
2
作者 苗变丽 《扬子江(评论)》 2011年第1期67-70,共4页
“家族小说”在中国有着相当深厚的历史传统,自《红楼梦》始一直到新文学到当下新世纪文学,这个传统绵延不绝。从故事形态上,田中禾的最新长篇小说《父亲和她们》也归于此类。在这篇小说中,我的父辈们向“我”口述了一个家庭秘史—... “家族小说”在中国有着相当深厚的历史传统,自《红楼梦》始一直到新文学到当下新世纪文学,这个传统绵延不绝。从故事形态上,田中禾的最新长篇小说《父亲和她们》也归于此类。在这篇小说中,我的父辈们向“我”口述了一个家庭秘史——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在几十年问的爱恨情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 反思 历史传统 家族小说 新世纪文学 《红楼梦》 长篇小说 新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价值与当代小说——以《追月楼》、《白鹿原》、《笨花》中的文化遗民形象分析为例
3
作者 苗变丽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5-199,共5页
从文艺学角度来看,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它们的不同处理体现着作家异样的艺术追求层次。但在这三要素中,能穿越时间之流最终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大多是鲜活生动又内涵丰厚的人物形象。对于一部优秀的小说来说,若干年后读... 从文艺学角度来看,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它们的不同处理体现着作家异样的艺术追求层次。但在这三要素中,能穿越时间之流最终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大多是鲜活生动又内涵丰厚的人物形象。对于一部优秀的小说来说,若干年后读者可能把故事情节淡忘了,而一连串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却在他(她)心中激起一种深永的兴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当代小说塑造的一系列人物长廊——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中,有一类人物形象虽然不多,但别具一格,蕴意丰富,那就是文化遗民形象系列,即负载着历史与传统的旧时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小说 形象分析 文化遗民 《白鹿原》 文化价值 《笨花》 人物形象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