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细胞LoVo和SW480/M5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吕会增 魏波 +4 位作者 陈图峰 苏雁甜 叶小勇 陈新岐 卫洪波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实验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LoVo和SW480/M5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剂量奥沙利铂对LoVo和SW480/M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2GI_(50)和GI_(50)浓度奥沙利铂对LoVo和SW480/M5细胞周期和早... 目的探讨体外实验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LoVo和SW480/M5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剂量奥沙利铂对LoVo和SW480/M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2GI_(50)和GI_(50)浓度奥沙利铂对LoVo和SW480/M5细胞周期和早期凋亡的影响。原子光谱吸收仪检测GI_(50)浓度奥沙利铂作用4、8、24h后LoVo和SW480/M5细胞DNA含铂量。结果奥沙利铂对LoVo和SW480/M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量效依赖;其GI_(50)浓度:LoVo细胞为6.5mg/L,SW480/M5细胞为58.0mg/L。自然对数增殖周期,LoVo细胞中G_1期细胞比例高于、G_2期细胞比例低于SW480/M5细胞(P<0.05)。奥沙利铂浓度GI_(50)时,降低肿瘤细胞G_1期比例,升高LoVo细胞S期比例较SW480/M5细胞明显,升高SW480/M5细胞而降低LoVo细胞G_2/M期比例。1/2GI_(50)、GI_(50)奥沙利铂均可诱导两种肿瘤细胞发生早期凋亡,但1/2GI_(50)L-OHP促凋亡作用两种肿瘤细胞间无统计学差异,GI_(50)L-OHP对LoVo细胞的促凋亡作用高于SW480/M5细胞。GI_(50)L-OHP奥沙利铂使两种肿瘤细胞DNA含铂量显著升高,并呈时效依赖。LoVo细胞DNA交联铂原子能力高于SW480/M5细胞。结论奥沙利铂主要通过阻滞细胞于S期或(和)G_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两种肿瘤细胞增殖。LoVo细胞对奥沙利铂敏感性明显高于SW480/M5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人结肠癌细胞LoVo 细胞亚系SW480/M5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定量粪隐血试验在社区结肠癌筛查中的应用
2
作者 吕会增 张实 +2 位作者 苏雁甜 陈新岐 周如健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通过半定量粪隐血试验了解广州市黄埔区结肠癌患病率,并对该方案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法,选取广州市黄埔区重点社区年龄≥40岁当地常住居民作为筛查目标人群,采用半定量粪隐血试验进行初筛,对阳性者进行免疫粪隐血检... 目的通过半定量粪隐血试验了解广州市黄埔区结肠癌患病率,并对该方案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法,选取广州市黄埔区重点社区年龄≥40岁当地常住居民作为筛查目标人群,采用半定量粪隐血试验进行初筛,对阳性者进行免疫粪隐血检测,仍阳性者进行肠镜检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收集广州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年龄≥40岁当地常住居民、经内镜及病理确诊为结肠肿瘤及正常者的半定量粪隐血试验结果列入非筛查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查组人群粪隐血试验应答率为26.76%(2408/9000)。半定量粪隐血试验阳性(≥+)率为15.66%(377/2408);序贯免疫粪隐血试验阳性率为11.25%(271/2408)。接受肠镜检查应答率为73.43%(199/271),阳性率65.83%(131/199)。本次筛查检出结肠癌2例,由此计算出结肠癌粗发病率为83.1/10万。半定量隐血试验阳性阈值为1+时,结肠出血性疾病检出比例最高(P<0.05)。非筛查组半定量隐血试验以1+为阳性阈值时,结肠癌检出敏感性最佳(P<0.05);结肠癌检出特异性与其他阈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采用半定量粪隐血试验进行的结肠癌筛查效果基本满意,通过确定其最佳阳性阈值可提高筛检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合大规模社区人群筛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隐血试验 人群监测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苏雁甜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2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术后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5年6月在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562例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感染部位分布规律,...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术后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5年6月在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562例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感染部位分布规律,分析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562例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共发生感染26例,感染率为4.63%;感染部位以手术切口最常见,共12例(46.15%),其次是呼吸道感染7例(26.92%),泌尿道感染5例(19.24%)及其他2例(7.69%)。老年患者(年龄≥60岁)、既往糖尿病史、低白蛋白血症(<35 g/L)、手术时间过长(≥3 h)及引流时间过长(≥3 d)是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关节置换术后以手术切口感染最常见,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因素较多,包括年龄、既往糖尿病病史、血清白蛋白含量、手术及引流时间。根据感染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可降低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感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1例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苏雁甜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2期217-218,共2页
目的总结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3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在X线监视下行颈前路经皮穿刺,进行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围手术期进行针对性综合护... 目的总结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3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在X线监视下行颈前路经皮穿刺,进行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围手术期进行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 3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优23例(74.19%),良3例(9.68%),可2例(6.45%),差3例(9.68%),总有效率为90.32%,治疗前VAS评分为(8.4±1.5)分,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为(1.6±0.8)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057,P<0.01)。结论围手术期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利于患者安全、顺利地完成手术,为手术的成功提供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