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管内分娩镇痛对足月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吴秋宇 郑惠容 +2 位作者 林洁容 蔡莉花 苏适夷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5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对足月初产妇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对其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分娩的200例足月初产妇。按孕产妇分娩镇痛措施的选择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自然分娩干预,观... 目的:探讨对足月初产妇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对其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分娩的200例足月初产妇。按孕产妇分娩镇痛措施的选择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自然分娩干预,观察组100例则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两组初产妇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结局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中转剖宫产率(5.00%)和阴道助产率(7.00%)均较观察组的中转剖宫产率(0.00%)和阴道助产率(1.00%)高(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3.23±1.02)分]较对照组[(7.52±1.23)]低(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306.96±102.23)min]、第二产程[(36.63±10.26)min]和总产程[(349.69±108.29)min]均较对照组的第一产程[(436.63±103.25)min]、第二产程[(47.36±10.28)min]和总产程[(518.35±109.40)min]短(P<0.05);观察组的不良分娩结局(产后出血、会阴侧切、产后尿潴留、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7.00%),较对照组(12.00%)低(P<0.05)。结论:对足月初产妇采取椎管内分娩镇痛,可明显减轻其疼痛感,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分娩镇痛 足月妊娠 初产妇 产程时间 分娩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换瓣膜手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苏适夷 付宝军 李恒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5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换瓣膜手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0例在体外循环下行换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麻醉诱导和麻醉...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换瓣膜手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0例在体外循环下行换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期间,治疗组患者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吸入七氟醚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T1、T2、T3时刻MAP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H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主动脉开放后3 h的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 Tn I)值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体外循环换瓣膜手术和CABG手术中,吸入七氟醚能有效缓解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七氟醚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减轻镇痛分娩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苏适夷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减轻镇痛分娩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住院分娩的产妇,根据镇痛分娩产妇的镇痛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镇痛分娩产妇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对照...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减轻镇痛分娩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住院分娩的产妇,根据镇痛分娩产妇的镇痛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镇痛分娩产妇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对照组只给予罗哌卡因,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镇痛分娩产妇在镇痛30min和分娩后,平均动脉压、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视觉模拟阵痛评分较之前均具有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在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视觉模拟阵痛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利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镇痛可以改善镇痛分娩产妇应激反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 镇痛分娩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快速康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秀环 梁华杰 +1 位作者 林宗航 苏适夷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7期141-144,158,共5页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快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1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1)患者选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n=30)患者选用全身麻醉...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快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1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1)患者选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n=30)患者选用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T1)、切皮时(T2)、术毕(T3)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6h(T4)、术后12h(T5)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各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h和术后12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单位时间丙泊酚用量、单位时间瑞芬太尼用量、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可维持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降低患者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 区域阻滞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