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镉胁迫对盐地碱蓬二型种子幼苗生长及抗逆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崔盼盼 李彤 苏芳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999,共9页
为探究盐地碱蓬二型种子幼苗对Cd胁迫的适应策略,明确Cd胁迫下植物响应机理并筛选出对Cd污染盐渍土壤有修复潜力的种子类型,以辽河口湿地潮滩区盐地碱蓬(Suaeda salsa)为材料,采用土培盆栽方法对盐地碱蓬进行0、0.04、0.2、0.4、0.8 mg&... 为探究盐地碱蓬二型种子幼苗对Cd胁迫的适应策略,明确Cd胁迫下植物响应机理并筛选出对Cd污染盐渍土壤有修复潜力的种子类型,以辽河口湿地潮滩区盐地碱蓬(Suaeda salsa)为材料,采用土培盆栽方法对盐地碱蓬进行0、0.04、0.2、0.4、0.8 mg·kg^(-1)Cd胁迫,分析2种盐地碱蓬幼苗生长情况、不同部位Cd含量、抗氧化酶比活力和渗透调节物含量。结果表明:Cd胁迫对黑色种子幼苗株高、鲜质量和根冠比的抑制作用大于棕色种子幼苗,Cd胁迫下棕色种子幼苗根、茎、叶生物量总体高于黑色种子幼苗;盐地碱蓬棕色种子幼苗叶片SOD、POD和CAT对Cd胁迫的抗氧化响应能力强于黑色种子幼苗,渗透调节物含量随着Cd胁迫浓度的增加呈升高的趋势,且棕色种子幼苗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黑色种子幼苗;盐地碱蓬棕色种子幼苗器官中Cd累积含量高于黑色种子幼苗,各器官Cd的积累分配为根>叶>茎;盐地碱蓬Cd累积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之间呈正相关(P<0.01),植物生长与抗氧化酶活性之间呈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棕色种子幼苗Cd胁迫耐性强于黑色种子幼苗,盐地碱蓬棕色种子有较好的Cd污染盐土修复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地碱蓬 镉胁迫 二型种子 抗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埋深与芦苇生长的响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苏芳莉 张潇予 +2 位作者 郭成久 芦晓峰 王铁良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9-132,共4页
由于芦苇各生长阶段需水量不同,对芦苇湿地进行水位的管理会影响芦苇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通过为期2年的野外试验,利用桶栽方法,控制地下水埋深分别为0(饱和状态)、10、20、30、40 cm的试验条件,利用SPSS分析软件,得出不同地下水埋深与芦... 由于芦苇各生长阶段需水量不同,对芦苇湿地进行水位的管理会影响芦苇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通过为期2年的野外试验,利用桶栽方法,控制地下水埋深分别为0(饱和状态)、10、20、30、40 cm的试验条件,利用SPSS分析软件,得出不同地下水埋深与芦苇苗期各项生长指标的响应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的地下水埋深处理对芦苇的株高生长、茎粗生长和分蘖影响显著,其中10 cm是芦苇苗期生长和出苗的最佳地下水埋深。可见,控制芦苇不同时期生长的地下水埋深状况,能有效提高芦苇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芦苇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芦苇和香蒲叶片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苏芳莉 王铁良 +1 位作者 王政 张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2-306,共5页
采用桶栽方式用不同浓度的NaCl进行处理,研究盐胁迫对芦苇和香蒲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协迫下芦苇和香蒲植株内蔗糖、脯氨酸、丙二醛(MAD)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强,而O2... 采用桶栽方式用不同浓度的NaCl进行处理,研究盐胁迫对芦苇和香蒲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协迫下芦苇和香蒲植株内蔗糖、脯氨酸、丙二醛(MAD)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强,而O2-含量减少;蔗糖、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这几种物质对芦苇和香蒲的耐盐性起到很大作用;芦苇的耐盐性强于香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 芦苇 香蒲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间伐强度天然次生林凋落物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苏芳莉 刘明国 +2 位作者 谭学仁 张冰 迟德霞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1,共4页
对近40年生以柞树为主的天然次生林采取不同抚育间伐措施后,定位研究林分凋落物的性质。结果表明:凋落物量每年从10月份开始增大,到12月末达到高峰,全年各个时期,凋落量最大的基本为弱度间伐区。枯枝落叶年凋落量和贮量以弱度间伐区最大... 对近40年生以柞树为主的天然次生林采取不同抚育间伐措施后,定位研究林分凋落物的性质。结果表明:凋落物量每年从10月份开始增大,到12月末达到高峰,全年各个时期,凋落量最大的基本为弱度间伐区。枯枝落叶年凋落量和贮量以弱度间伐区最大,强度间伐区最小。凋落物总量的分解转化率以强度间伐区最高,对照区最小。研究认为,对天然次生林中的幼林采取适度抚育间伐可改善林地凋落物状况,有利于林地的养分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强度 天然次生林 凋落物 贮量 分解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矿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苏芳莉 郭成久 张久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1-193,共3页
随着矿区水土流失面积的增大,侵蚀强度的增强,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越来越严重。以辽宁省某地下采煤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采矿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新技术,新方法,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采矿区 生态修复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的主要气候因子的逐步判别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苏芳莉 尤文忠 范守君 《辽宁林业科技》 2002年第6期1-3,6,共4页
通过对原产地、引种地沙地樟子松林的天然更新情况调查,选取可能影响樟子松天然更新的气候因子,进行了逐步判别分析。逐步判别结果表明,影响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的主导气候因子是:年平均气温(X1),1月平均降水量(X6),1月平均蒸发量(X10),... 通过对原产地、引种地沙地樟子松林的天然更新情况调查,选取可能影响樟子松天然更新的气候因子,进行了逐步判别分析。逐步判别结果表明,影响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的主导气候因子是:年平均气温(X1),1月平均降水量(X6),1月平均蒸发量(X10),无霜期(X13)。并依据判别结果对阻碍樟子松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两点人工促进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樟子松 天然更新 气候因子 逐步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煤矸石山植被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被引量:17
7
作者 贺尧 苏芳莉 +2 位作者 郭成久 周月杰 张才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7,共4页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抚顺西排土场植被水土保持功能进行评价。遴选植被冠层截留量、植被冠层高度、乔灌郁闭度、基部盖度、枯枝落叶层截留量、枯枝落叶层厚度和有效根密度7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选取5种植被为研究对象,选择栽植后恢复3a...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抚顺西排土场植被水土保持功能进行评价。遴选植被冠层截留量、植被冠层高度、乔灌郁闭度、基部盖度、枯枝落叶层截留量、枯枝落叶层厚度和有效根密度7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选取5种植被为研究对象,选择栽植后恢复3a和恢复5a的植被分别进行研究。对各植被水土保持功能指标进行计算和比较,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得出各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综合值。结果为恢复3a的植被水土保持功能排序为沙棘、紫穗槐、刺槐、小叶杨、油松;恢复5a的植被水土保持功能排名为刺槐、沙棘、紫穗槐、小叶杨、油松。研究表明:灌木在植被恢复早期所具有的水土保持功能较好,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阔叶乔木的水土保持功能逐渐增强。建议煤矸石山生态修复中采取阔叶乔木和灌木混交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山 水土保持功能 植被恢复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沙地裸地潜水蒸发试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琦 李春龙 +3 位作者 苏芳莉 郭成久 张立坤 赵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66,194,共4页
基于阿尔乡沙地潜水蒸发试验场2010年4月中旬~10月上旬的实测资料,分析了裸地条件下沙地潜水蒸发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潜水蒸发与水面蒸发的变化趋势一致,降雨对潜水蒸发和入渗补给过程的影响大于蒸发对其的影响;地... 基于阿尔乡沙地潜水蒸发试验场2010年4月中旬~10月上旬的实测资料,分析了裸地条件下沙地潜水蒸发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潜水蒸发与水面蒸发的变化趋势一致,降雨对潜水蒸发和入渗补给过程的影响大于蒸发对其的影响;地下水埋深对潜水蒸发的影响主要集中于0.0~1.0m之间;地下水埋深1.5m处,入渗补给量达到最大值;沙地的潜水零补耗差深度在0.5~1.0m之间,最佳潜水埋深为1.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裸地 潜水 蒸发 入渗补给量 潜水补耗差 地下水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的双台河口湿地水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陈曦 苏芳莉 +2 位作者 芦晓峰 周欣 王铁良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48,56,共5页
将模糊数学原理引入到湿地水质评价中,建立适合双台河口湿地的评价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2010年双台河口湿地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从实验区、缓冲区到核心区,水体基本有逐渐转好的趋势,说明湿地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 将模糊数学原理引入到湿地水质评价中,建立适合双台河口湿地的评价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2010年双台河口湿地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从实验区、缓冲区到核心区,水体基本有逐渐转好的趋势,说明湿地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实际监测数据与评价结果基本吻合,说明采用方法较为适当,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客观地反应了湿地水质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 湿地水质评价 权重 双台河口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水盐度及水层深度与芦苇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汪洋 郭成久 +2 位作者 苏芳莉 王铁良 宋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2-23,26,共3页
通过对试验田灌溉用水状况与芦苇的最终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了灌溉水盐度和水层深度两因素与芦苇产量的综合关联度分别为0.516 0和0.680 5,水层深度与芦苇增产的关系较盐度更密切,这一结果与直观分析法分析结果一致。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盐度 水层深度 芦苇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埋深对芦苇出苗及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潇予 苏芳莉 +1 位作者 王立业 王铁良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6-117,共2页
通过对芦苇桶栽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得出不同地下水埋深对芦苇苗期各项生长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芦苇出苗之前土壤达到饱和的前提下,不同的地下水埋深对芦苇苗期叶数、枯黄叶数、叶长及叶宽的影响较小,地下水埋深对苗期芦苇的... 通过对芦苇桶栽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得出不同地下水埋深对芦苇苗期各项生长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芦苇出苗之前土壤达到饱和的前提下,不同的地下水埋深对芦苇苗期叶数、枯黄叶数、叶长及叶宽的影响较小,地下水埋深对苗期芦苇的长高和出苗影响显著,其中10 cm是芦苇苗期生长和出苗的最佳地下水埋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芦苇 苗期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前期含水量对弃渣坡面侵蚀特性影响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安晓奇 郭成久 +2 位作者 苏芳莉 郎连山 洪运亮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119,124,共5页
利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弃渣前期含水量在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对土壤坡面入渗、产流和产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弃渣坡面入渗率随时间呈幂函数变化。在雨强较小(0.64mm/min)的情况下,含沙率在产流初期会出现峰值,之后随时间递减... 利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弃渣前期含水量在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对土壤坡面入渗、产流和产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弃渣坡面入渗率随时间呈幂函数变化。在雨强较小(0.64mm/min)的情况下,含沙率在产流初期会出现峰值,之后随时间递减,前期含水量越高,峰值出现的越早,土壤前期含水量对土壤侵蚀量的影响符合幂函数变化规律。在1.05mm/min降雨强度条件下,含沙率变化呈波动性增长趋势,无明显峰值。土壤前期含水量对土壤侵蚀量影响呈二次多项式关系,计算得出土壤流失量最少的最优前期含水量为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前期含水量 入渗 弃渣场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次生林抚育间伐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迟德霞 刘明国 +2 位作者 苏芳莉 孔祥文 胡万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69-1870,1881,共3页
在辽宁省本溪市草河口镇设置固定标准地,观察不同间伐强度下杂木林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中度间伐区内的杂木林生长良好,活立木蓄积生长率最大,其他依次为弱度间伐区、对照区和强度间伐区。强度间伐区内的草本和木本植物多样性最高,... 在辽宁省本溪市草河口镇设置固定标准地,观察不同间伐强度下杂木林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中度间伐区内的杂木林生长良好,活立木蓄积生长率最大,其他依次为弱度间伐区、对照区和强度间伐区。强度间伐区内的草本和木本植物多样性最高,对照区、中度间伐区次之,弱度间伐区最低。从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效果来看,弱度间伐区最好,对照区、中度间伐区次之,强度间伐区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措施 土壤肥力 植物多样性 经营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微咸水适宜灌溉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铁良 王立业 +2 位作者 苏芳莉 张潇予 李刚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0-123,共4页
以湿地芦苇生产区为研究背景,设置单因素和双因素交互作用试验。基于数理统计方法讨论了不同灌溉水盐度和水位深度对芦苇植株高度、基茎粗和产量的影响。单因素试验表明:芦苇基茎粗呈平缓降低趋势,低盐度范围内芦苇株高变化趋势不明... 以湿地芦苇生产区为研究背景,设置单因素和双因素交互作用试验。基于数理统计方法讨论了不同灌溉水盐度和水位深度对芦苇植株高度、基茎粗和产量的影响。单因素试验表明:芦苇基茎粗呈平缓降低趋势,低盐度范围内芦苇株高变化趋势不明显,高盐度抑制芦苇生长,采用小于0.9%盐度的水灌溉芦苇对其产量影响不显著;芦苇的株高和基茎粗随水位升高而增加,高水位范围内株高增长不明显,灌溉水层保持在20~25cm芦苇长势较好。因此,从双因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中可以得出结论:盐度和水深均是制约芦苇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子。采用盐度上限0.9%,水层深度20~25cm咸淡水混合灌溉模式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微咸水灌溉 水层深度 适宜灌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溶液灌溉对芦苇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刚 苏芳莉 +2 位作者 王铁良 张潇予 陈发先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8-30,共3页
采用盆栽试验模拟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研究分析了在4个不同浓度5、10、15、20 mg/L磷溶液灌溉下,芦苇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试验同时设计对照组用清水灌溉芦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磷溶液灌溉后对芦苇的株... 采用盆栽试验模拟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研究分析了在4个不同浓度5、10、15、20 mg/L磷溶液灌溉下,芦苇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试验同时设计对照组用清水灌溉芦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磷溶液灌溉后对芦苇的株高、茎粗、叶面积的影响不同,在污水灌溉条件下芦苇的株高、茎粗及叶面积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含磷污水灌溉有利于芦苇的生长。浓度为10 mg/L的磷溶液灌溉后芦苇的地上生物量最大,植株最高;浓度为15 mg/L的磷溶液灌溉后芦苇的茎粗最大。在固定浓度磷溶液灌溉下,7-9月灌溉对芦苇的生长影响最大。芦苇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曲线呈典型的单峰式,前期的生物量积累迅速,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量累积速率逐渐减少,9月以后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溶液 芦苇 人工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芦苇水分生产函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立业 苏芳莉 +2 位作者 王铁良 周林飞 张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67,共3页
基于国内外常用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数学模型,以湿地芦苇生产区为研究背景,对所选用数学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性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田间试验获得的实测资料,建立了适合湿地的芦苇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为节水灌溉条件下的芦苇生产及灌溉制度优... 基于国内外常用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数学模型,以湿地芦苇生产区为研究背景,对所选用数学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性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田间试验获得的实测资料,建立了适合湿地的芦苇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为节水灌溉条件下的芦苇生产及灌溉制度优化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芦苇 水分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模式对芦苇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立业 王殿武 +2 位作者 王铁良 张潇予 苏芳莉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0-42,共3页
以湿地芦苇生产区为研究背景,基于数理统计方法讨论了不同灌溉模式对芦苇主要生理指标:株高、茎粗、单位面积株数、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苇田的干湿程度是影响芦苇生长的重要指标,晒田程度对芦苇株高、单位面积株数、产量影响显著,但对... 以湿地芦苇生产区为研究背景,基于数理统计方法讨论了不同灌溉模式对芦苇主要生理指标:株高、茎粗、单位面积株数、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苇田的干湿程度是影响芦苇生长的重要指标,晒田程度对芦苇株高、单位面积株数、产量影响显著,但对芦苇的茎粗影响不显著,苇田采用水层深20cm,自然落干后晒田5d,补水至20cm的浅、湿、干灌溉模式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湿干灌溉 芦苇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双台子河口湿地不同水深芦苇变异研究
18
作者 王铁良 李晶晶 +1 位作者 周林飞 苏芳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2-74,共3页
针对辽宁双台子河口湿地的芦苇生长状态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不同水层深度的芦苇生长状况变异度进行了多项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指标在同一样地内的变异度不同,5个形态指标种群内变异系数的均值从大到小依次... 针对辽宁双台子河口湿地的芦苇生长状态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不同水层深度的芦苇生长状况变异度进行了多项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指标在同一样地内的变异度不同,5个形态指标种群内变异系数的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叶宽、茎粗、叶长、株高、节间长;不同样地各种形态指标的平均变异系数也存在明显差异;F检验表明,芦苇的5个形态指标表现为差异显著;不同形态指标在样地间的多重比较分析中多数表现为差异显著。表明芦苇是在不同水深情况下形态变异较高的物种,且在15 cm水层深度生长状况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芦苇 变异度 水层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溶液灌溉对芦苇生长的影响
19
作者 王立业 王殿武 +2 位作者 王铁良 汪洋 苏芳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8-51,55,共5页
以湿地芦苇生产区为研究背景,采用筒栽试验模拟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研究分析了在3个不同浓度处理10,15,20mg/L,氮溶液灌溉下,芦苇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地上单株产量的变化,试验同时设计对照组用清水灌溉芦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 以湿地芦苇生产区为研究背景,采用筒栽试验模拟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研究分析了在3个不同浓度处理10,15,20mg/L,氮溶液灌溉下,芦苇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地上单株产量的变化,试验同时设计对照组用清水灌溉芦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氮溶液灌溉后对芦苇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单株产量的影响不同,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含氮溶液灌溉有利于芦苇的生长,含氮浓度为20mg/L的溶液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溶液灌溉 芦苇 人工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治理中的土壤改良效果分析
20
作者 李海福 刘猛 +1 位作者 陈德勇 苏芳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75-77,共3页
为寻求改良土壤的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选择沈阳市东陵区祝家青草沟小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在研究区布设土壤养分定位观测点,流域治理期间对流域土壤养分状况进行跟踪分析。在措施实施期的每年6月和10月,分别在布设的土壤定位监测点采集土样,... 为寻求改良土壤的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选择沈阳市东陵区祝家青草沟小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在研究区布设土壤养分定位观测点,流域治理期间对流域土壤养分状况进行跟踪分析。在措施实施期的每年6月和10月,分别在布设的土壤定位监测点采集土样,对TN、TP、TK、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关键土壤养分指标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研究实施的纵向多层次配置与水平近、中、远环状结构配置相结合的小流域措施配置体系,能够有效改善区域土壤养分状况,满足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在同类地区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措施体系 土壤改良 流域治理 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