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立体定位斜插法在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纤维投射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龚劲雯 杨倩颖 +4 位作者 戴婷 李淑蓉 伍丽娜 苏炳银 赵海霞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31-236,共6页
目的 探讨脑立体定位斜插法靶向注射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的可行性,并观察该方法对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纤维的神经投射。方法 利用脑立体定位直插法(进针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或斜插法(进针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垂直线呈30°... 目的 探讨脑立体定位斜插法靶向注射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的可行性,并观察该方法对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纤维的神经投射。方法 利用脑立体定位直插法(进针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或斜插法(进针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垂直线呈30°夹角)标记Pcp2-Cre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对比两种手术方式对小鼠颈部上方肌肉组织的影响;选择梯度剂量(500、300、150 nL)的顺行示踪病毒,探索适宜的病毒注射剂量;通过斜插法在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注射重组酶依赖性顺行示踪病毒,观察该小叶浦肯野细胞的传出神经投射。结果 相较于脑立体定位直插法,斜插法中小鼠头部皮肤切口更小,且不易破坏小鼠颈部上方肌肉;在前囟后6.00 mm、中线旁开0.00 mm、深4.08 mm坐标处,采用斜插法能靶向定位到小脑蚓部第Ⅸ小叶;同时,150 nL低剂量的病毒可较好的标记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且不发生泄漏;通过病毒顺行示踪,在小鼠小脑顶核中间部、前庭小脑核、前庭内侧核巨细胞部以及前庭下核均检测到来自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的神经投射纤维。结论 脑立体定位斜插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手术对小鼠颈部上方肌肉的破坏,通过该方法注射顺行示踪病毒能精确靶向小脑蚓部第Ⅸ小叶,并观察到该小叶浦肯野细胞的传出神经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蚓部 第Ⅸ小叶 浦肯野细胞 脑立体定位技术 病毒顺行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皮素在四氯化碳诱导的既存肝纤维化小鼠中的作用研究
2
作者 徐岑璐 刘叶 +5 位作者 何佳澄 楚亚楠 王一然 苏炳银 李淑蓉 太颢然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81-385,共5页
目的 探讨天然类黄酮棉皮素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小鼠的作用。方法 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Cl_(4)组和CCl_(4)+棉皮素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均采用20%CCl_(4)橄榄油溶液(0.75 μL/g, 2次/周,持续6... 目的 探讨天然类黄酮棉皮素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小鼠的作用。方法 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Cl_(4)组和CCl_(4)+棉皮素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均采用20%CCl_(4)橄榄油溶液(0.75 μL/g, 2次/周,持续6周)腹腔注射,建立肝纤维化模型。CCl_(4)+棉皮素组于造模第6周开始每天腹腔注射棉皮素(10 mg/kg)进行干预,对照组与CCl_(4)组小鼠同一时间注射等体积的PBS溶液。末次给药24 h内,3组均取新鲜肝脏组织,并灌注固定制备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与Masson染色观察3组肝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3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化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α-SMA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Cl_(4)组肝脏结构破坏,胶原纤维明显增生,形成纤维间隔,α-SMA、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CCl_(4)+棉皮素组胶原纤维沉积减少,α-SMA、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 天然类黄酮棉皮素可减少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胶原纤维沉积、肝星状细胞激活和细胞凋亡,对肝脏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棉皮素 肝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学教学环境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被引量:14
3
作者 聂政 苏炳银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04-105,共2页
医学本源与人之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其进步与发展为人类带来福音与希望[1],因此,医学与人文是互相配合的美妙音乐,是一种和谐的双重奏。进入21世纪后,现代医学技术水平发展迅速,而疏离了医学职业中的人文气息[2],两者发展不协调,医学发... 医学本源与人之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其进步与发展为人类带来福音与希望[1],因此,医学与人文是互相配合的美妙音乐,是一种和谐的双重奏。进入21世纪后,现代医学技术水平发展迅速,而疏离了医学职业中的人文气息[2],两者发展不协调,医学发展和医疗实践缺少了对人的关怀,医学生的培养和教育缺乏对医者仁心的人文精神的关照[3]。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入校接触到的第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他们面对第一位指导老师“无语良师”的地方,为了让医学生感受遗体捐献者的无私奉献和博爱精神,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培养学生的感恩和仁爱之心[4],所以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就变得至关重要,并起着导向性作用,则责无旁贷[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教学 医学人文素质 教育基地 教学环境 医学技术水平 专业基础课程 医学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内源性碱性磷酸酶显示组织中的微血管构筑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成岗 蔡文琴 苏炳银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59-560,共2页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微血管构筑 组织学 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F在秋水仙素致小鼠纹状体-黑质轴突退变模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红利 林森 +2 位作者 李淑蓉 孙静 苏炳银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557-561,共5页
目的通过秋水仙素(colchicine,COL)构建小鼠纹状体-黑质轴突退变模型,探究TRIF对纹状体及中脑黑质炎症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TRIF基因敲除小鼠(TRIF小鼠)为实验组,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小鼠(WT小鼠)为对照组,每组5只。用脑立体定... 目的通过秋水仙素(colchicine,COL)构建小鼠纹状体-黑质轴突退变模型,探究TRIF对纹状体及中脑黑质炎症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TRIF基因敲除小鼠(TRIF小鼠)为实验组,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小鼠(WT小鼠)为对照组,每组5只。用脑立体定位仪在纹状体部位注射秋水仙素,建立轴突退变模型。分别于建模成功后1、3、7、14d,比较两组动物的行为学改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该模型4个时间点纹状体中神经递质多巴胺(DA)及二羟苯乙酸(DOPAC)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小鼠均出现震颤、肌肉僵直、转圈、运动迟缓等行为,成功构建小鼠纹状体-黑质轴突退变模型。实验组体重和游泳能力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建模后的1、7d纹状体神经递质DA及DOPAC含量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TRIF小鼠比WT小鼠的纹状体-黑质神经元退变加重,提示TRIF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F 秋水仙素 多巴胺能神经元 纹状体-黑质 轴突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Mgp及其受体NgR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强 李淑蓉 +5 位作者 程俊霖 梁亚杰 林森 周红利 张吉强 苏炳银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目的探讨再生抑制相关蛋白OMgp及其受体NgR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SD大鼠按不同发育阶段(E20,2、6、10 w,1 y)取材,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Mgp和NgR在海马、脑干、脊髓部位的表达情况。结果 RT-PCR结... 目的探讨再生抑制相关蛋白OMgp及其受体NgR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SD大鼠按不同发育阶段(E20,2、6、10 w,1 y)取材,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Mgp和NgR在海马、脑干、脊髓部位的表达情况。结果 RT-PCR结果显示,OMgp的表达从E20开始逐渐升高,6 w达到最高峰,之后逐渐下降直到1 y;NgR在E20开始有微弱的表达,之后逐渐升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gR在E20无表达,但从2~10 w表达逐渐增强,并且10 w时可见其在脊髓白质少突胶质细胞表达。结论 OMgp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中可能是作为一种正常环境因子参与轴突生长、突触联系的调节以及少突胶质细胞和神经元轴突间的识别,NgR也可能具有与轴突再生抑制无关的其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gp NGR 中枢神经系统 发育 髓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β在成年C57小鼠脑内的表达与性别差异 被引量:2
7
作者 周红利 邓其跃 +1 位作者 苏炳银 张吉强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3-426,435,共5页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β(ER-β)在成年小鼠脑内的性别差异。方法:成年C57小鼠用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ER-β在脑内有广泛的分布,ER-B免疫阳性产物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但在个别脑区也可在胞质甚至突起内检测到。...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β(ER-β)在成年小鼠脑内的性别差异。方法:成年C57小鼠用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ER-β在脑内有广泛的分布,ER-B免疫阳性产物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但在个别脑区也可在胞质甚至突起内检测到。ER-β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在部分脑区ER-β的表达表现为雄性强于雌性,而在另一些脑区则相反,并且该受体的脑核团定位方面表现出某些性别差异。结论:在不同性别的动物同一核团,ER_β口发挥的调节作用可能不一样,这可能是造成脑的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Β 性别差异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后不同发育时期大鼠基底前脑雌激素β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吉强 蔡文琴 苏炳银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91-295,共5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β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β)在出生后不同发育时期大鼠基底前脑内表达的变化。方法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在两性大鼠,出生之日(P0)时均未见ER-β蛋白表达,P3后开始出现散在的阳性细胞。随后在两... 目的研究雌激素β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β)在出生后不同发育时期大鼠基底前脑内表达的变化。方法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在两性大鼠,出生之日(P0)时均未见ER-β蛋白表达,P3后开始出现散在的阳性细胞。随后在两性大鼠基底前脑ER-β的表达增加,在P14~1月龄达到高峰,然后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一直到12月龄。到老年时,表达明显减弱,甚至消失。雄性的ER-β免疫反应性强于雌性。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细胞核,但在大鼠基底前脑也可见到阳性物质位于细胞浆的情况。结论 ER-β的上述表达模式与性别差异提示该受体可能参与了对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发育和功能的性别差异性调节。ER-β免疫阳性产物也可位于细胞核以外的部位,提示它可能在发育的特定时期还具有非基因型调节效应,即通过第二信使途径调节胆碱能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基底前脑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质自身抗体在MPTP致小鼠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艳玲 李淑蓉 +3 位作者 梁亚杰 郭强 文灿 苏炳银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85-290,共6页
目的探讨MPTP致小鼠帕金森病PD发病中自身抗体是否存在及可能的作用。方法使用MPTP亚急性模型建立PD模型。采集建模后小鼠血清与自身黑质蛋白质相互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酶链免疫吸附测定(ELISA)、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方... 目的探讨MPTP致小鼠帕金森病PD发病中自身抗体是否存在及可能的作用。方法使用MPTP亚急性模型建立PD模型。采集建模后小鼠血清与自身黑质蛋白质相互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酶链免疫吸附测定(ELISA)、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方法探讨该PD模型有无自身抗体的存在,并初步推断自身抗体是否参与PD发病过程。结果 MPTP致PD模型中,血清和自身黑质的结合性增加。结论 MPTP致PD模型中,血清中可能存在针对黑质的自身抗体,参与了PD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液免疫 帕金森病 自身抗体 小鼠 MP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激光共聚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研究小胶质细胞与神经系统其他类型细胞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亚杰 李淑蓉 +3 位作者 林森 周红利 郭强 苏炳银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78-284,共7页
目的观察小胶质细胞在静息和活化状态下与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细胞类型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纹状体内注射秋水仙碱建立神经元损伤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和细胞三维成像技术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黑... 目的观察小胶质细胞在静息和活化状态下与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细胞类型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纹状体内注射秋水仙碱建立神经元损伤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和细胞三维成像技术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黑质致密部中脑脑片可见典型的多巴胺神经元形态,小胶质细胞呈典型的静息状态。静息状态下,小胶质细胞有多级分支,环绕星形胶质细胞的胞体;星形胶质细胞呈梭形,突起细长,细胞核较小。结论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髓鞘存在密切接触,与星形胶质细胞之间存在交互性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 三维重建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于不同医学专业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红利 林森 +1 位作者 黄四洲 苏炳银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第06Z期268-269,共2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基础医学中的主干学科,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药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必修课。我们从《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意义出发,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医学专业学生自身特...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基础医学中的主干学科,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药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必修课。我们从《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意义出发,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医学专业学生自身特点和培养目标的需要,提出不同医学专业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改革的方案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不同医学专业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与全反式维甲酸对神经干细胞分化及突起生长的作用差异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海霞 任丽伊 +3 位作者 左璇 李云竹 李淑蓉 苏炳银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667-670,755,共5页
目的:比较血清与全反式维甲酸(RA)2种诱导条件对神经干细胞分化及神经元突起生长作用的差异。方法:取E12.5d的胚胎小鼠皮层分离培养得到神经干细胞,然后分别用低浓度2%的血清和1μmol/L RA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3d和7d,用免疫荧光鉴定神经... 目的:比较血清与全反式维甲酸(RA)2种诱导条件对神经干细胞分化及神经元突起生长作用的差异。方法:取E12.5d的胚胎小鼠皮层分离培养得到神经干细胞,然后分别用低浓度2%的血清和1μmol/L RA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3d和7d,用免疫荧光鉴定神经干细胞分化特征。结果:RA诱导组中的神经元比例显著高于血清诱导组,长期诱导至7d其仍保持较高的水平,但其星形胶质细胞比例明显低于血清诱导组;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RA诱导组中神经元突起的长度和数目也都显著长于和高于血清诱导组;另外,血清和RA诱导形成的胶质细胞的形态特征不一致。结论:RA相较于血清更利于诱导神经元的分化以及突起的生长,而血清更利于诱导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分化 突起生长 血清 全反式维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异类神经元突触形成的初步研究
13
作者 文灿 李淑蓉 +2 位作者 王晗知 肖传国 苏炳银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Z1期164-165,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元突触 共培养组 颈上神经节 免疫荧光双标 内脏神经反射弧 乙酰胆碱脂酶 节后神经元 六烃季铵 节前神经元 突触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左右不对称模式建立的模型理论
14
作者 周红利 苏炳银 +1 位作者 杨茂 黄四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4期12087-12089,共3页
器官左右不对称模式发生的内在分子调控机制极其复杂。近年来,随着对该生命现象的深入研究,已经提出解释左右不对称模式发生的几种模型,对其中重要的几种理论模型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左右不对称 不对称信号起始及传递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校企合作、双证融通、五个对接”高技能育人新思路——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为例
15
作者 苏炳银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19期161-163,共3页
现代企业急需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如果我们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能够与企业的岗位群实现对接,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培养的学生会更受企业欢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的高水平技术人才。我校计算... 现代企业急需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如果我们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能够与企业的岗位群实现对接,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培养的学生会更受企业欢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的高水平技术人才。我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大胆改革,经过与企业通力合作,探索出了“双证融通、五个对接”的育人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双证融通 五个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生物斑马鱼在帕金森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雨晨 李淑蓉 苏炳银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36-141,共6页
斑马鱼(Danio rerio)一直作为模式生物研究脊椎动物的发育,在此过程中,斑马鱼的实验操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发展。了解斑马鱼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神经元的定位及其投射对DA神经元功能的研... 斑马鱼(Danio rerio)一直作为模式生物研究脊椎动物的发育,在此过程中,斑马鱼的实验操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发展。了解斑马鱼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神经元的定位及其投射对DA神经元功能的研究及利用斑马鱼建立人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至关重要。此外,还能够更好地研究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探寻治疗方法。本文提供了很多证据证明斑马鱼CNS是构建人神经退行性疾病最适合的模型之一,还从发育学的角度阐释了DA神经元的发生及神经通路的形成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发病机制研究中的作用,并且对转基因斑马鱼模型在PD研究中的作用也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帕金森病 DA神经通路 转基因模型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联合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金蓉 唐小涵 +3 位作者 陈仕高 苏炳银 解学敏 李淑蓉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702-705,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为其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4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 目的分析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为其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4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原发灶中ER、HER2蛋白表达,并分析患者肿瘤原发灶ER、HER2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乳腺癌患者肿瘤原发灶中ER联合HER2的表达情况与淋巴结转移相关(r=0.235,P<0.05)。结论乳腺癌原发灶组织中ER联合HER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ER-/HER2+乳腺癌患者需积极探查淋巴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rA2/Omi差异化调控年轻细胞及衰老细胞的应激敏感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婵 太颢然 +2 位作者 李小双 苏炳银 李淑蓉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307-313,共7页
目的探讨HtrA2/Omi对年轻细胞和衰老细胞应激下凋亡发生的作用。方法建立氧化应激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模型;构建可诱导过表达野生型(WT)和酶活性失活突变型HtrA2(S306A)/Omi的慢病毒Tet-On系统,用HUVECs建立稳转株;利用... 目的探讨HtrA2/Omi对年轻细胞和衰老细胞应激下凋亡发生的作用。方法建立氧化应激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模型;构建可诱导过表达野生型(WT)和酶活性失活突变型HtrA2(S306A)/Omi的慢病毒Tet-On系统,用HUVECs建立稳转株;利用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上述细胞株;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TUNEL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及qRT-PCR检测HtrA2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利用100μmol/L H2O2处理细胞1 h成功建立氧化应激诱导的衰老模型;衰老细胞中HtrA2/Omi的蛋白及mRNA水平相对于年轻细胞升高;年轻细胞受氧化应激后,过表达野生型HtrA2/Omi的细胞凋亡数量少于对照组和过表达突变型HtrA2/Omi组;而衰老细胞受氧化应激后,过表达野生型HtrA2/Omi的细胞发生凋亡的数量多于对照组和过表达突变型HtrA2/Omi组。结论年轻细胞中过表达HtrA2/Omi能够抑制凋亡,而在衰老细胞中过表达HtrA2/Omi则会诱导凋亡,因此HtrA2/Omi能够增强年轻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抗性,在衰老细胞中则发挥相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rA2/Omi 氧化应激 细胞衰老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1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克隆及其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鑫 杨娜娜 +3 位作者 龚劲雯 李淑蓉 苏炳银 赵海霞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克隆Foxp1基因编码区序列(CDS)区并过表达。方法利用机械分离法获取小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异硫氰酸胍法(TRIzol法)提取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内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克隆CDS区、测序;利用...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克隆Foxp1基因编码区序列(CDS)区并过表达。方法利用机械分离法获取小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异硫氰酸胍法(TRIzol法)提取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内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克隆CDS区、测序;利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和SnapGene软件对测序结果与NCBI库内小鼠中4个Foxp1转录本的CDS区进行对比;将星形胶质细胞中Foxp1基因的CDS克隆到表达载体上,并转染到HEK293T细胞内验证其表达。结果体外成功分离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且纯度达95%及以上;克隆出星形胶质细胞内Foxp1的CDS,相较参考序列Foxp1转录本4的CDS,其在514/515处插入3个连续碱基AGC;将克隆有Foxp1基因CDS区的表达载体转入HEK293T细胞内后可见在约106 kD处有Foxp1蛋白表达。结论成功分离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并获取Foxp1新的C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星形胶质细胞 Foxp1 编码区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丝氨酸蛋白酶抑制MPTP诱导小鼠帕金森病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小双 太颢然 +1 位作者 苏炳银 李淑蓉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43-548,共6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丝氨酸蛋白酶(HtrA2/Omi)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12月龄C57BL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5只)、MPTP组(5只)和MPTP+HtrA2/Omi组(6只),MPTP+Ht... 目的探讨线粒体丝氨酸蛋白酶(HtrA2/Omi)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12月龄C57BL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5只)、MPTP组(5只)和MPTP+HtrA2/Omi组(6只),MPTP+HtrA2/Omi组小鼠尾静脉注射腺相关病毒AAV9-HtrA2/Omi表达HtrA2/Omi。腺相关病毒AAV9-HtrA2/Omi注射2周后,MPTP组和MPTP+HtrA2/Omi组1次/d,连续2周腹腔注射MPTP构建PD小鼠模型,生理盐水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MPTP注射前1周及注射后第1、2周对3组小鼠进行爬杆实验和转棒实验。在MPTP注射结束后,检测3组小鼠脑组织绿色荧光蛋白(GFP),检测HtrA2/Omi过表达情况;组织切片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荧光检测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蛋白免疫印迹检测TH蛋白表达量;组织免疫荧光检测α突触核蛋白聚集。结果MPTP导致小鼠出现行为学功能障碍,成功构建PD小鼠模型。过表达HtrA2/Omi可减轻因MPTP导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减轻α突触核蛋白聚集,改善小鼠行为功能障碍。结论过表达HtrA2/Omi可改善MPTP所致小鼠的PD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丝氨酸蛋白酶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