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砀山县域土壤有机质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付金沐 史志刚 +3 位作者 孙林华 张勇 苏海民 方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745-13746,13777,共3页
应用统计学的分析技术,对砀山县城内各土属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有机质水平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砀山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差异较大,最高淤土属有机质含量为1.09%,最低飞沙土属有机质含量仅为0.42%。砀山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 应用统计学的分析技术,对砀山县城内各土属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有机质水平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砀山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差异较大,最高淤土属有机质含量为1.09%,最低飞沙土属有机质含量仅为0.42%。砀山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4、5、6级占分布面积的82.59%,平均为5级。相关分析显示,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水分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43,与pH值呈中等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97,与土壤客重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统计分析 砀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州市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能值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国伟 黄淑玲 +1 位作者 袁新田 苏海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7238-17240,17293,共4页
在介绍研究区域概况的基础上,应用生态能值分析方法对宿州市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周边省市相比较,宿州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居于中游水平。依据能值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减少不可更... 在介绍研究区域概况的基础上,应用生态能值分析方法对宿州市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周边省市相比较,宿州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居于中游水平。依据能值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减少不可更新资源的投入、提高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生态农业等提高宿州市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能值分析 可持续性 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市耕地非农化驱动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高杨 张红梅 苏海民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1-64,共4页
基于2004-2013年淮南市耕地资源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进行淮南市耕地非农化驱动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淮南市耕地资源总量及人均耕地面积都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耕地总面积除2010年较上年略有增加外,其余各年份都有不同程度... 基于2004-2013年淮南市耕地资源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进行淮南市耕地非农化驱动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淮南市耕地资源总量及人均耕地面积都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耕地总面积除2010年较上年略有增加外,其余各年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人均耕地面积在2003-2011年呈现出与耕地总面积相似的逐年递减变化,2012-2013年人均耕地面积略有增加;人口数量、城市化发展、农业生产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是影响淮南市近年耕地非农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 驱动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淮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9-2017年安徽省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朋 金燕婷 +2 位作者 郭忠臣 刘娜 苏海民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9-106,共8页
【目的】探究安徽省区域水热动态变化趋势,对区域水旱灾害发生的夏季降水时空分布变化特点、分配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方法】利用1959―2017年安徽省16个气象站逐月降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法、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 【目的】探究安徽省区域水热动态变化趋势,对区域水旱灾害发生的夏季降水时空分布变化特点、分配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方法】利用1959―2017年安徽省16个气象站逐月降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法、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并基于克里金插值法,对安徽省1959-2017年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区年均夏季降水540.1 mm,占年均降水总量45.9%,夏季降水量变幅为275.7~1 137.0 mm;1959-2017研究区年均降水量和夏季降水量总体上都呈增加趋势,其中夏季降水量变化率为23.01 mm/10 a,略高于年均降水变化速率(21.31mm/10a);夏季降水作为年降水极值的重要构成,在1975年存在显著突变点,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突变情况复杂多变,存在多个突变年份,突变年份与厄尔尼诺年具有较强关系。安徽省夏季降水与年降水在空间分布上都呈现出南多北少的同步趋势;年降水量呈现237.0~753.2 mm的降水梯度,夏季降水出现426.4~1 045 mm的降水梯度。【结论】安徽省夏季降水变化特点表现为集中性和突变性共存的特点,降水呈现增多趋势是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复杂的水热响应关系以及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代表的异常气候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安徽省区域气候过渡性和复杂下垫面地形条件造成了区域降水显著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夏季降水 突变分析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暖大棚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5
作者 苏海民 《食用菌》 2000年第6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双孢菇 冬暖式大棚 高产栽培 接种 出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气候过渡区主要作物有效降水量、需水量及缺水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朋 谢新洲 +1 位作者 刘娜 苏海民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474-482,共9页
采用FAO推荐的P-M公式及分段单值平均系数法开展蚌埠市1959—2017年主要农作物水稻和冬小麦的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和缺水量估算与分析.结果表明:①水稻的需水量呈现弱下降趋势,其变化速率为6.3 mm·10 a^-1,作物需水量均值为543.3 mm... 采用FAO推荐的P-M公式及分段单值平均系数法开展蚌埠市1959—2017年主要农作物水稻和冬小麦的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和缺水量估算与分析.结果表明:①水稻的需水量呈现弱下降趋势,其变化速率为6.3 mm·10 a^-1,作物需水量均值为543.3 mm;冬小麦需水量呈现弱上升趋势,其变化速率为9.2 mm·10 a^-1,作物需水量均值为577.4 mm.②水稻的有效降水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变化速率为21.3 mm·10 a^-1,有效降水量均值为538.6 mm;冬小麦有效降水量呈弱上升趋势,其变化速率为8.7 mm·10 a^-1,有效降水量均值为315.4 mm.③水稻缺水量以-27.5 mm·10 a^-1的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缺水量均值为4.7 mm,受极端干旱年份影响,降水供应不足,其缺水量最大值可达到476.6 mm;冬小麦缺水量以0.5 mm·10 a^-1的速率呈不明显的上升趋势,缺水量多年均值为262.0 mm,缺水量最大值为597.5 mm;总的来说水稻缺水年份较少,且缺水量较小;冬小麦缺水年份较多,且缺水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过渡带 蚌埠市 需水量 有效降水量 缺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被评为“星火科技带头人”
7
作者 苏海民 《农村新技术》 2000年第8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星火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成功的向导
8
作者 苏海民 《农村新技术》 2001年第8期61-61,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