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漓江上游灌区小流域不同尺度氮磷污染排放负荷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苏毅捷
代俊峰
莫磊鑫
张丽华
曾鸿鹄
-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98,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69007)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GXNSFCA139004)
+1 种基金
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国际合作项目开放课题(KDL201601)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项目(002401013001)
-
文摘
【目的】开展野外原位监测试验,揭示漓江上游灌区小流域不同尺度氮磷污染排放规律,为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Arc GIS软件和SWAT模型,基于DEM数据对漓江流域青狮潭灌区金龟河试区进行子流域划分,考虑水系和渠系分布,从试区上游至下游选择具有水力联系且从小到大逐级嵌套的5个尺度,于2016年5—12月对试区各尺度出水口进行了监测,研究了氮磷质量浓度和排放负荷变化。【结果】从空间尺度1(面积335.41 hm^2)增大到尺度5(面积2 798.15 hm^2),质量浓度总氮沿程呈上升趋势,由尺度1出水口的0.95 mg/L增加到了到尺度5出水口的2.42 mg/L;氨氮与总磷沿程呈现波动性变化,在尺度3(面积1 135.36 hm^2)与尺度5中呈现急剧增加的特点。灌溉季节的氮磷排放负荷大于非灌溉季节,灌溉季节总氮、氨氮、总磷排放负荷由尺度1到尺度5分别下降了54.60%、41.46%、55.77%。非灌溉季节总氮排放负荷随尺度增大而增大,从试区尺度1单位面积总排放负荷0.67 kg/hm^2增加到尺度5单位面积总排放负荷2.76 kg/hm^2,氨氮与总磷排放负荷则表现为波动性变化。在灌溉季节,沟渠、塘堰对氮磷的去除以及排水的重复利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而在非灌溉季节,沟渠、塘堰面积由原来的55.91 hm^2减少为13.92 hm^2,减少了75.10%,导致去除效果下降,且随尺度增大养殖场污染物排放量大量增加。【结论】漓江流域水稻灌区氮磷排放控制和污染物消减,应考虑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下氮磷污染物运移的特点。
-
关键词
氮磷排放
灌区
尺度
时空变化
小流域
-
Keyword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leases
irrigated area
scal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small watershed
-
分类号
S27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X59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下垫面对漓江上游小流域氮磷污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丽华
代俊峰
莫磊鑫
苏毅捷
曾鸿鹄
-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6-70,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69007)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GXNSFCA139004)
+1 种基金
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国际合作项目开放课题(KDL201601)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项目(002401013001)
-
文摘
以漓江流域上游青狮潭灌区金龟河试区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原位试验,在研究区域内选取农田、鱼塘、果树、养殖业等4种典型的下垫面,在这些下垫面处选取支渠(河流)断面,对支渠断面的水质进行监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出氨氮、总氮、总磷为灌区小流域影响河流水质的显著污染指标,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ANOVA)及其最小显著性差异(LSD)多重比较法,对4种下垫面间的污染物排放差异进行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氨氮和总氮在这4种下垫面组间差异最大;而总磷相对小一点,氨氮和总氮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和0.145。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这4种下垫面之间的均值差异均不同,不同的下垫面对污染指标的贡献率也不同,其中,养殖业下垫面与其他下垫面差异较大,其污染物贡献量最高,造成的水环境影响最大。
-
关键词
漓江
下垫面
氮磷
主成分
单因素方差分析
-
Keywords
Lijiang river
underlying surfac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rincipal component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漓江中上游会仙小流域水系氮磷浓度时空特征
被引量:3
- 3
-
-
作者
谢晓琳
代俊峰
俞陈文炅
苏毅捷
张丽华
-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76,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69007)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GXNSFCA139004
+1 种基金
2018GXNSFAA294087)
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国际合作项目开放课题项目(KDL201601)
-
文摘
以漓江流域中上游青狮潭灌区内会仙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灌区小流域氮磷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对小流域内4条河流的水质进行连续定位监测,分析监测断面污染物氮磷输出浓度的污染特征及降雨对氮磷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河流氮磷质量浓度在时空分布上差异较大。在时间分布上,4条河流总磷质量浓度表现出灌溉期>非灌溉期的特征,总氮则表现出非灌溉期>灌溉期的特点;氨氮的排放浓度较为复杂,其中,古桂柳运河、会仙河的氨氮浓度表现出灌溉期>非灌溉期,而睦洞河和相思江氨氮浓度则相反。在空间分布上,睦洞河氮磷浓度沿程呈现波动性变化,会仙河、古桂柳运河氮磷浓度呈沿程增大趋势,相思江氮磷质量浓度沿程呈减小趋势。试区年际间的降雨量和氮磷排放浓度差异不显著,但降雨对氮磷浓度变化存在一定的影响,枯水期到平水期氮磷浓度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大,进入丰水期后雨量大幅增加,河流氮磷浓度增幅变缓或呈下降趋势。
-
关键词
漓江流域
灌区
氮磷
时空分布
-
Keywords
Lijiang River Basin
irrigation area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TV9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S27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