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德勒兹生成哲学看克利“画出不可见之物” |
苏梦熙
|
《美育学刊》
|
2017 |
0 |
|
2
|
现代抽象艺术对“机器”的信奉与超越——简述包豪斯内的两种艺术潮流 |
苏梦熙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7 |
0 |
|
3
|
基于“艺术介入乡村”实践下的乡村公共审美空间逻辑与机制 |
苏梦熙
田维玉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23 |
2
|
|
4
|
《刺杀小说家》的游戏叙事与社会想象 |
苏梦熙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5
|
欲望的原始运作与崇高感的显现——利奥塔关于克利绘画的美学阐释 |
苏梦熙
|
《艺术探索》
|
2020 |
1
|
|
6
|
翁贝托·艾柯的中世纪艺术美学研究管窥——基于《中世纪之美》的思路述评 |
苏梦熙
|
《美育学刊》
|
2022 |
0 |
|
7
|
历史意识之外的《新天使》 |
苏梦熙
|
《歌海》
|
2019 |
0 |
|
8
|
中国现代风景画的生成——以决澜社1932-1949年的创作为例 |
苏梦熙
张传侠
|
《歌海》
|
2023 |
0 |
|
9
|
艺术学理论教学改革视域下国画实践课程探究 |
王宝艺
苏梦熙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0 |
1
|
|
10
|
论赵无极绘画的中华艺术精神 |
付娇娇
苏梦熙
|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