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功散联合益生菌治疗脾虚湿困型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柳侠平 苏林红 +3 位作者 叶小丹 陈剑 朱小区 吴金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4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异功散联合益生菌治疗脾虚湿困型酒精性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感染肝病科收治的90例脾虚湿困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异功散组、益生菌组、联合组,每... 目的探讨异功散联合益生菌治疗脾虚湿困型酒精性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感染肝病科收治的90例脾虚湿困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异功散组、益生菌组、联合组,每组30例。异功散组给予肝硬化基础+异功散+益生菌安慰剂治疗,益生菌组给予肝硬化基础+益生菌+异功散安慰剂治疗,联合组给予肝硬化基础+异功散+益生菌治疗。三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三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胆汁酸、肠道菌群、炎症因子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益生菌组和异功散组(P<0.05)。整体分析发现:腹大胀满、纳少便溏、神疲乏力、两胁疼痛积分,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胆汁酸水平,肝脏瞬时弹性值、大肠埃希菌、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含量,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水平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1、3个月,三组腹大胀满、纳少便溏、神疲乏力、两胁疼痛积分,GPT、GOT、胆汁酸水平,大肠埃希菌、肠杆菌、肠球菌含量,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3个月低于治疗后1个月(P<0.05);治疗后1、3个月,联合组、异功散组肝脏瞬时弹性值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3个月低于治疗后1个月(P<0.05)。治疗后1、3个月,三组双歧杆菌含量、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后3个月高于治疗后1个月(P<0.05)。组间比较:联合组治疗后1、3个月腹大胀满、纳少便溏、神疲乏力、两胁疼痛积分,GPT、GOT、胆汁酸水平,大肠埃希菌、肠杆菌、肠球菌含量,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益生菌组、异功散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1、3个月肝脏瞬时弹性值低于益生菌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1、3个月双歧杆菌含量、IL-10水平均高于益生菌组、异功散组(P<0.05)。联合组与异功散组和益生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功散联合益生菌治疗脾虚湿困型酒精性肝硬化更有助于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肠道微生态和肝功能,并可显著减轻肝硬化程度,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硬化 异功散 益生菌 肠道菌群 炎症因子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草清肝汤治疗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春明 曹家麟 +2 位作者 朱小区 欧阳钦 苏林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38-40,共3页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环磷酰胺(CTX)组(12.6 mg/kg)、二草清肝汤小剂量组(3 ml/kg)和二草清肝汤大剂量组(6 ml/kg)。检测各组血清ALT、AST和TNF-α、IL-12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肝...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环磷酰胺(CTX)组(12.6 mg/kg)、二草清肝汤小剂量组(3 ml/kg)和二草清肝汤大剂量组(6 ml/kg)。检测各组血清ALT、AST和TNF-α、IL-12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bax、bcl-2蛋白的表达。发现二草清肝汤大剂量组、小剂量组、CTX组ALT、AST、TNF-α、IL-12、凋亡率、bcl-2、bax阳性表达和bax/bcl-2较模型组降低。认为二草清肝汤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降低血清TNF-α、IL-12水平和抑制肝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肝损伤 二草清肝汤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