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Fe^(2+)改性聚合氯化铝的结构及应用
1
作者
苏朋娟
孙根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3,共5页
以钢铁盐酸酸洗废液和氯化铝为原料,制备了系列Fe2+改性聚合氯化铝(Fe2+-PAC)。通过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子显微镜的综合分析,表明将Fe2+引入聚合氯化铝(PAC)并非简单的混合,而是发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其聚集体粗短紧实,形貌规整...
以钢铁盐酸酸洗废液和氯化铝为原料,制备了系列Fe2+改性聚合氯化铝(Fe2+-PAC)。通过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子显微镜的综合分析,表明将Fe2+引入聚合氯化铝(PAC)并非简单的混合,而是发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其聚集体粗短紧实,形貌规整,尺寸较大且均匀;新型Fe2+-PAC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传统的PAC,在其最佳投加量2.0 mmol/L条件下,浊度、色度、COD去除率分别为93.09%、78.57%、5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合氯化铝
Fe2+离子
结构
造纸废水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曝气剪切条件下活性污泥絮体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郭昌梓
王凯
+4 位作者
苏朋娟
刘富宇
王旭
彭党聪
金鹏康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20-26,共7页
采用轮流搅拌-曝气SBR系统模拟两种不同曝气方式(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研究其形成的污泥絮体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分点曝气形成的污泥絮体尺度大、沉降性能好,两者的SVI平均值分别为133mL/g和202mL/g,平均粒径分别为74.26...
采用轮流搅拌-曝气SBR系统模拟两种不同曝气方式(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研究其形成的污泥絮体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分点曝气形成的污泥絮体尺度大、沉降性能好,两者的SVI平均值分别为133mL/g和202mL/g,平均粒径分别为74.26μm和53.46μm,而且分点曝气中拥有更多的大颗粒絮体;分点曝气形成的污泥絮体稳定性优于分段曝气,在连续曝气条件下,两种污泥絮体均受到剪切破碎,不仅初始粒子被剥离,而且絮体也被打碎变小,但分段曝气被破碎的程度更大;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所形成的污泥絮体的EPS含量分别为31.21mg/gVSS和21.6mg/gVSS,且前者EPS中的多糖、蛋白质和DNA组分均比后者多,两者EPS的主要组分以蛋白质为主.两种污泥经连续曝气3h后,EPS皆增大,且多糖含量增加较多;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形成的污泥比阻分别为5.21×1012 m/kg和7.94×1012 m/kg,前者污泥的脱水性能较好.经连续曝气3h后,两种污泥的比阻明显增大,脱水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点曝气
分段曝气
活性污泥
絮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e^(2+)改性聚合氯化铝的结构及应用
1
作者
苏朋娟
孙根行
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3,共5页
基金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H200800200)~~
文摘
以钢铁盐酸酸洗废液和氯化铝为原料,制备了系列Fe2+改性聚合氯化铝(Fe2+-PAC)。通过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子显微镜的综合分析,表明将Fe2+引入聚合氯化铝(PAC)并非简单的混合,而是发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其聚集体粗短紧实,形貌规整,尺寸较大且均匀;新型Fe2+-PAC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传统的PAC,在其最佳投加量2.0 mmol/L条件下,浊度、色度、COD去除率分别为93.09%、78.57%、51.65%。
关键词
改性聚合氯化铝
Fe2+离子
结构
造纸废水
水处理技术
Keywords
modified polyaluminium chloride
ferrous ion
structure
papermaking wastewater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分类号
TQ085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曝气剪切条件下活性污泥絮体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郭昌梓
王凯
苏朋娟
刘富宇
王旭
彭党聪
金鹏康
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安盛赛尔电子有限公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出处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20-26,共7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11ZX07302-001-06)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4JK1096)
+1 种基金
陕西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BJ13-08)
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67)
文摘
采用轮流搅拌-曝气SBR系统模拟两种不同曝气方式(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研究其形成的污泥絮体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分点曝气形成的污泥絮体尺度大、沉降性能好,两者的SVI平均值分别为133mL/g和202mL/g,平均粒径分别为74.26μm和53.46μm,而且分点曝气中拥有更多的大颗粒絮体;分点曝气形成的污泥絮体稳定性优于分段曝气,在连续曝气条件下,两种污泥絮体均受到剪切破碎,不仅初始粒子被剥离,而且絮体也被打碎变小,但分段曝气被破碎的程度更大;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所形成的污泥絮体的EPS含量分别为31.21mg/gVSS和21.6mg/gVSS,且前者EPS中的多糖、蛋白质和DNA组分均比后者多,两者EPS的主要组分以蛋白质为主.两种污泥经连续曝气3h后,EPS皆增大,且多糖含量增加较多;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形成的污泥比阻分别为5.21×1012 m/kg和7.94×1012 m/kg,前者污泥的脱水性能较好.经连续曝气3h后,两种污泥的比阻明显增大,脱水性能变差.
关键词
分点曝气
分段曝气
活性污泥
絮体
Keywords
point aeration
step aeration
activated sludge
floc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Fe^(2+)改性聚合氯化铝的结构及应用
苏朋娟
孙根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曝气剪切条件下活性污泥絮体特性研究
郭昌梓
王凯
苏朋娟
刘富宇
王旭
彭党聪
金鹏康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