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节水高产冬小麦育种技术研究
- 1
-
-
作者
黎天骥
白小娟
雷红萍
苏月琴
喇晓萍
-
机构
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
出处
《河北农机》
2025年第3期91-93,共3页
-
文摘
本文对节水高产冬小麦育种的生长环境、育种原理和具体措施进行了研究。生长环境如气候特点、水资源状况以及农业用水需求,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育种原理主要包括优化叶片构造、提高根系吸收能力和改善抗旱性能,以提高冬小麦的生产能力。具体措施涉及土壤选择整理、播种时机、施肥和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方法。结果表明,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可以在保持产量的同时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从而实现冬小麦的节水高产。结合病害、虫害和杂草的综合防治,为冬小麦育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
关键词
节水高产
冬小麦
育种技术
土壤选择
-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39个春小麦品系鉴定结果初报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苏月琴
喇晓萍
魏添梅
李永平
雷红萍
-
机构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年第11期7-9,共3页
-
基金
甘肃省重大专项项目(17ZD2NA016)
临夏州科技项目(2015-N-5-003)部分研究内容
-
文摘
以临麦33号为对照,对39个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鉴定试验。结果有24个品系比对照临麦33号增产,其中增产前10位的品系分别是03-066-3、08-012-18、12-002-14、10-044-11、10-031-21、10-019-6、0416-9、12-033-18、02-06-17-12、12-063-17、08-011-12、03-01-10,折合产量分别是4 950.23 kg/hm^2、4 500.23 kg/hm^2、4 375.2 kg/hm^2、4 000.2 kg/hm^2、3 825.23 kg/hm^2、3 750.23 kg/hm^2、3 750.23 kg/hm^2、3 700.2 kg/hm^2、3 625.2 kg/hm^2、3 575.18 kg/hm^2、3 575.18 kg/hm^2、3 500.18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88.57%、63.63%、59.09%、52.38%、45.71%、36.36%、42.86%、40.95%、38.09%、36.19%、36.19%、33.33%,这些品种(系)增产差异显著。
-
关键词
春小麦
品系
鉴定
试验
-
分类号
S512.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临夏州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现状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魏添梅
李永平
苏月琴
喇晓萍
曾有韬
-
机构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
出处
《中国种业》
2018年第2期22-25,共4页
-
基金
甘肃省重大专项项目(17ZD2NA016)
临夏州科技项目(2015-N-5-003)部分研究内容
-
文摘
通过考察甘肃省临夏州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的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综合评价优质专用小麦市场前景和需求,借鉴和参考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临夏州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策略。
-
关键词
临夏州
优质专用小麦
产业化
对策
-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7号
- 4
-
-
作者
魏添梅
李永平
苏月琴
雷红萍
喇晓萍
-
机构
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64-1264,共1页
-
基金
甘肃省重大专项(17ZD2NA016)
甘肃省小麦产业体系专项(GARS-01-04)
-
文摘
临麦37号(原品系代号06-066-12)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农作物育种所以辽春6号为母本,以临麦32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南繁北育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201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90003。
-
关键词
春小麦新品种
农作物育种
农业科学院
临夏回族自治州
南繁北育
优质高产
临麦32
审定
-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当归不同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喇晓萍
苏月琴
韩志强
-
机构
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院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7期77-77,81,共2页
-
文摘
为了筛选出当归高效种植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当归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归双沟垄栽各物候期和生育期适中,早薹率中等,各项农艺性状最佳,产量、特等归和一等归比例最高,建议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
关键词
当归
种植模式
生育性状
产量
-
分类号
S567.2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8号
- 6
-
-
作者
魏添梅
李永平
苏月琴
喇晓萍
雷红萍
-
机构
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11-911,共1页
-
基金
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1CX6NN244)。
-
文摘
临麦38号(原代号06-43)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6年以贵农22号为母本、9726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202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200004。1特征特性临麦38号春性,全生育期106d,比对照陇春23号晚熟2d。
-
关键词
春小麦新品种
农业科学院
春性
特征特性
临夏回族自治州
高产优质
全生育期
粮食作物
-
分类号
S512.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优质弱筋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5号
- 7
-
-
作者
李永平
谭璀榕
王兰芳
喇晓萍
苏月琴
-
机构
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院
-
出处
《中国种业》
2014年第3期82-83,共2页
-
基金
甘肃省重大专项(1203NKDF018)
甘肃省农牧厅科技创新(GNCX-2011-30)
临夏州科技项目(2011-N-Y-01)
-
文摘
小麦是甘肃省西南部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临夏地区常年播种面积在4.0万hm2以上,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加之生产上应用的优质、抗病、丰产的新品种较少,品种单一,导致小麦种植效益较低,严重制约了小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继续加强中早熟、抗病品种的选育研究,培育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成为小麦生产的迫切需要和育种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也是该区实现大面积可持续增产,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临夏州农业科学院坚持以“优质、丰产、抗病”为春小麦育种目标,通过南繁北育,提高选择效率,加快育种进程,选育出适宜临夏地区种植的优质弱筋、抗病、丰产、广适、落黄好的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5号(原代号98248),为该区优质专用型小麦的发展提供了品种保障,并于201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13003。
-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优质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抗病品种
农业产业结构
播种面积
临夏地区
种植面积
-
分类号
S512.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液态地膜的发展历程及应用情况简述
- 8
-
-
作者
喇晓萍
曾有韬
魏添梅
覃志春
苏月琴
房涛
-
机构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9期90-92,共3页
-
基金
甘肃省科技支撑项目(1304NKCN125)
临夏州科技项目(2011-N-Y-01)部分研究内容
-
文摘
简述了液态地膜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
液态地膜
发展历程
应用现状
-
分类号
S156.2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