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静态电压稳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苏文辉 林章岁 +2 位作者 李喜兰 胡文 王礼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41-46,共6页
分布式电源是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的趋势。针对接入分布式电源后的配电网静态电压稳定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按照并网接口以及运行特点将分布式电源分为四种节点类型并介绍了其在采用牛顿-拉夫逊算法中的处理。其次,介绍了配电网静态稳定... 分布式电源是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的趋势。针对接入分布式电源后的配电网静态电压稳定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按照并网接口以及运行特点将分布式电源分为四种节点类型并介绍了其在采用牛顿-拉夫逊算法中的处理。其次,介绍了配电网静态稳定分析中的常用指标,对基于潮流解存在性的电压稳定指标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并分析了该指标与系统负荷增长因子之间的关系。最后,实现含有分布式电源的潮流算法,通过实际算例分析了分布式电源类型,接入位置,容量以及功率因数等因素对配电网静态电压稳定的影响,所得结论可用于指导分布式电源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静态电压稳定 分布式电源 电压稳定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能滤去衰减直流分量的改进全波傅氏算法 被引量:69
2
作者 苏文辉 李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42-44,共3页
全波傅氏算法是基于采样信号不含衰减直流分量推导出来的 ,对衰减直流分量的滤除不明显。提出一种改进的算法 ,通过增加两个采样点 ,计算并消去由直流衰减分量通过全波傅氏算法计算得到的值 ,使新算法对直流分量的滤波效果得到大大改善... 全波傅氏算法是基于采样信号不含衰减直流分量推导出来的 ,对衰减直流分量的滤除不明显。提出一种改进的算法 ,通过增加两个采样点 ,计算并消去由直流衰减分量通过全波傅氏算法计算得到的值 ,使新算法对直流分量的滤波效果得到大大改善。理论上可以消除任意衰减时间常数的直流分量对所求各次谐波分量的影响。仿真试验表明 ,该算法消除直流衰减分量的能力强 ,计算量小 ,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直流分量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微机保护 全波傅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板块深俯冲快折返的柯石英形成新机制——评析“石英—柯石英相变研究中若干问题讨论”一文 被引量:3
3
作者 苏文辉 许大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4-236,共13页
本文分析评论了嵇少丞等(2010)发表的"石英—柯石英相变研究中若干问题讨论"一文。指出他们对柯石英非俯冲折返新机制的一些误解,对某些热力学、物理学概念,及其在地学问题中的解释理解的不同。分析了机械球磨的作用机制;论... 本文分析评论了嵇少丞等(2010)发表的"石英—柯石英相变研究中若干问题讨论"一文。指出他们对柯石英非俯冲折返新机制的一些误解,对某些热力学、物理学概念,及其在地学问题中的解释理解的不同。分析了机械球磨的作用机制;论证了机械球磨作用本质与构造挤压剪切作用本质的同一性。分析了岩石糜棱岩化过程的两个阶段;讨论了地震波形成柯石英机制的可能性。围绕比较标准问题,论证了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能大大降低α-石英转变成柯石英的压力、温度和合成时间,促进柯石英的形成。用小尺度不均匀局域高压微区模型解释了人工合成柯石英的规律性、南极洲天然矿物的行为,柯石英的寄生矿物、岩石——锆石、榴辉岩包裹体、非包裹体的形成。列举事例澄清了"球磨引进的Fe杂质提高柯石英形成压力迟缓合成"的说法;讨论了第二相存在对石英—柯石英转变的影响和"应变禁区"边界区的应力梯度相变驱动力可以形成柯石英问题。指出了机械球磨石英原料预处理和静高压合成柯石英后处理两步法,是一种实验室研究柯石英形成规律的有效物理方法;小尺度不均匀局域高压微区模型和无需板块深俯冲快折返的柯石英形成机制,是一种有希望的柯石英形成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石英 超高压变质 动态挤压 剪切作用 高能机械球磨作用 不均匀局域高压微区 板块深俯冲 相变驱动力 相变热力学动力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专家系统在电力变压器在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6
4
作者 苏文辉 鞠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12-14,78,共4页
在线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实现遇到的瓶颈问题是 :在线可获得的专家知识相对匮乏 ,以及专家知识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在线可获得的原始特征数据 ,首次提出了利用在线获得的油气量和局放信号相结合来进行故障诊断 ,提高了诊断的精确性。利... 在线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实现遇到的瓶颈问题是 :在线可获得的专家知识相对匮乏 ,以及专家知识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在线可获得的原始特征数据 ,首次提出了利用在线获得的油气量和局放信号相结合来进行故障诊断 ,提高了诊断的精确性。利用油色谱进行故障分析需要很多的非定量的经验知识 ,利用模糊推理 ,很好的定量化了这些知识。在此之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在线故障诊断 模糊专家系统 知识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故障的定位 被引量:4
5
作者 苏文辉 鞠平 丁晓群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0-42,共3页
频率响应分析法只能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 ,而不能实现对局部放电故障的定位。在频率响应分析法的基础上 ,对变压器绕组的模拟电路进行了分析研究 ,利用绕组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呈现纯容性的特性 ,给出了实现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故障定位... 频率响应分析法只能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 ,而不能实现对局部放电故障的定位。在频率响应分析法的基础上 ,对变压器绕组的模拟电路进行了分析研究 ,利用绕组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呈现纯容性的特性 ,给出了实现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故障定位的新思路。经仿真计算 ,验证了这种局部放电故障定位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绕组 局部放电 传递函数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离平衡相边界的柯石英形成机制及板块折返假说的物理基础 被引量:6
6
作者 苏文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7-472,共16页
本文从热力学、物理学、物质结构和高压高温相变的角度对板块俯冲—折返假说的物理基础进行了分析讨论。在实际不均匀固体地球高压高温热力学体系中,地表柯石英超高压变质的非平衡态形成模式比平衡态形成模式有更大的普遍性、多样性;&qu... 本文从热力学、物理学、物质结构和高压高温相变的角度对板块俯冲—折返假说的物理基础进行了分析讨论。在实际不均匀固体地球高压高温热力学体系中,地表柯石英超高压变质的非平衡态形成模式比平衡态形成模式有更大的普遍性、多样性;"静态流体地球"模型和静岩压力与深度换算公式,对其中的非平衡态体系,和地表中可能存在的局域准静水压平衡态体系,都不适用。把压力直接换算成地球深度,断言地表矿物柯石英就是产生于上地幔的稳定相的结论,以及回避俯冲原动力,把地表柯石英和金刚石超高压变质物的存在与深俯冲之间划上恒等号,缺乏科学根据。实际不均匀固体地球是一个天然的高压高温体系,为了保存高压高温相柯石英,岩石圈内板块折返冷却速率应与实验室中所进行的保压淬火临界速率具有可比性。从实验室的高压高温相变规律看,如此极端缓慢的板块折返抬升冷却速率很难保持住柯石英。有关影响折返过程保存柯石英的四个重要因素还存在很多矛盾问题。物质中原子扩散和化学反应时间通常落在μs^m s范围,而建立平衡时间在m in^102h之间。在由超高压变质岩的同位素定年法和扩散动力学冷却速率法所得构造变质过程的时间内,己有极其充足的时间在几十千米的有限尺度中,进行扩散反应、产物变质,乃至于建立同位素平衡。由于波速异常成因存在的多解性,板块俯冲—折返通道(轨迹),不应仅由地震层析波速异常图来确定。板块俯冲与折返运动的变化应遵循能量和质量守恒定律,在P—T—t轨迹(通道)中应留下数量较多的俯冲—折返过程陆壳岩石、地幔物质的一次相变或二次相变等产物。回顾板块俯冲—折返假说本身的发展过程,最关键的一步,是忽视了固体地球物质的成分、应力等局部不均匀性所造成的局部高压微区和其它非平衡热力学因素影响等事实,沿用传统的静流体模型及其压力—深度换算公式。从物理基础看,板块深俯冲快折返的"壮观地质事件"的猜想,尚需更多更科学的证据去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柯石英 超高压变质 非平衡态 压力与深度换算公式 板块深俯冲快折返 同位素定年法 扩散动力学冷却速率法 动态挤压 剪切作用 局域高压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颗粒硼皮金刚石聚晶及其合成方法
7
作者 苏文辉 《黄金科学技术》 2004年第4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大颗粒硼皮金刚石聚晶 合成 超硬材料 钻头 刀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Ce_(0.5)Zr_(0.5)O_2立方固溶体的高压高温合成 被引量:18
8
作者 许大鹏 王权泳 +2 位作者 张弓木 李莉萍 苏文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24-530,共7页
以化学沉淀法制备的 Ce O2 和 Zr O2 纳米微粒为前驱体 ,首次在高压高温 (3 .1 GPa,1 0 73 K)下合成了单相 Ce0 .5Zr0 .5O2 面心立方固溶体 .使用 X射线衍射、TG-DTA、XPS、Raman、电子自旋共振谱和交流阻抗谱等对样品的结构、Ce离子的... 以化学沉淀法制备的 Ce O2 和 Zr O2 纳米微粒为前驱体 ,首次在高压高温 (3 .1 GPa,1 0 73 K)下合成了单相 Ce0 .5Zr0 .5O2 面心立方固溶体 .使用 X射线衍射、TG-DTA、XPS、Raman、电子自旋共振谱和交流阻抗谱等对样品的结构、Ce离子的价态和导电性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 ,纳米 Ce O2 -50 % Zr O2 混合物在高压 (0 .9GPa以上 )高温 (1 0 73 K以上 )条件下可以发生固态反应 ,高压下固溶温度明显降低 .Ce0 .5Zr0 .5O2 面心立方固溶体在 773 K以下是热稳定的 ,不发生结构转变 ,固溶体中 Ce离子完全以 Ce4 + 形式存在 ,773 K退火也不引起 Ce4 + 向 Ce3 + 转变 ,晶格中氧缺位非常少 .Ce0 .5Zr0 .5O2 面心立方固溶体是离子导电 ,82 3 K时电导率 σ=1 .2× 1 0 -5S/cm,与纯 Ce O2 在同温度下的电导率同数量级 ;1 1 2 3 K时 σ=2 .1× 1 0 -3 S/cm,小于掺入稀土或碱土氧化物的氧化锆和氧化铈基电解质的电导率 .在高温区和低温区 ln(σT)与 1 /T的关系满足斜率不同的二条直线 ,低温活化能小于高温活化能 .固溶体的显微硬度 (50 g载荷 )为 572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立方固溶体 热稳定性 氧化铈 氧化锆 合成 电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状Cu_2O/Cu的水热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波 刘志国 +5 位作者 王红霞 黄喜强 隋郁 王先杰 吕喆 苏文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41-1846,共6页
以硝酸铜为前驱体,不采用任何模板,通过逐步水热法合成了花状Cu2O/Cu复合纳米材料.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花状纳米Cu2O/Cu材料是由长为300-500nm,宽为30-70nm的带状花瓣构... 以硝酸铜为前驱体,不采用任何模板,通过逐步水热法合成了花状Cu2O/Cu复合纳米材料.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花状纳米Cu2O/Cu材料是由长为300-500nm,宽为30-70nm的带状花瓣构成,在可见光区域有很强的吸收.复合材料中Cu的含量可以通过反应时间进行调控.对染料Procion Red MX-5B(PR)的可见光催化降解,Cu能明显提高Cu2O的光催化性能.当Cu质量分数为27%-71%时,复合材料Cu2O/Cu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单相Cu2O.与立方体形貌的Cu2O/Cu复合材料相比,花状纳米Cu2O/Cu复合材料对染料PR有更高的催化降解性能.且该复合材料有较高的循环回收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Cu2O/Cu 异质结 纳米花 Procion RED MX-5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OH(X^2 Π,A^2 Σ^+)的从头算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其木苏荣 赵永芳 +3 位作者 井孝功 秦艳利 李新营 苏文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7,共3页
用分子轨道从头算方法 ,研究了OH分子的基态 (X2 Π)和激发态 (A2 Σ+ )。结果表明 ,对于基态 ,在QCISD(T) / 6 - 311++G(3df ,3pd)理论水平上 ,键距是 0 .0 970 4nm ,与实验值 0 .0 970 6nm完全吻合。对于激发态 ,使用完全活性空间方法... 用分子轨道从头算方法 ,研究了OH分子的基态 (X2 Π)和激发态 (A2 Σ+ )。结果表明 ,对于基态 ,在QCISD(T) / 6 - 311++G(3df ,3pd)理论水平上 ,键距是 0 .0 970 4nm ,与实验值 0 .0 970 6nm完全吻合。对于激发态 ,使用完全活性空间方法 (CASSCF)和大基组 6 - 311++G(3df ,3pd) ,键距是 0 .10 0 98nm ,与实验值 0 .10 12 1nm基本吻合。从激发态A2 Σ+ (ν =0 )到基态X2 Π(ν=0 )的垂直跃迁能量是 4 .4 6 92eV ,与实验值 4 .3980eV也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轨道从头算 OH分子 基态 激发态 OH(X^П) OH(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固溶体Ce_(0.8)Nd_(0.2)O_(2-δ)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林晓敏 李莉萍 +1 位作者 罗微 苏文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1-534,共4页
利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纳米晶固溶体 Ce0 .8Nd0 .2 O2 -δ.XRD测试表明 ,胶体经 2 0 0℃烧结处理就可以得到晶粒尺寸为 7.2 nm的纳米晶 ,随烧结温度的升高 ,晶粒尺寸增大 .EPR测试给出固溶体 Ce0 .8Nd0 .2 O2 -δ存在少量的 Ce3 +离子 .... 利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纳米晶固溶体 Ce0 .8Nd0 .2 O2 -δ.XRD测试表明 ,胶体经 2 0 0℃烧结处理就可以得到晶粒尺寸为 7.2 nm的纳米晶 ,随烧结温度的升高 ,晶粒尺寸增大 .EPR测试给出固溶体 Ce0 .8Nd0 .2 O2 -δ存在少量的 Ce3 +离子 .在纳米晶固溶体 Ce0 .8Nd0 .2 O2 -δ的 Raman光谱上观察到两个峰 ,低频的强峰为特征F2 g振动谱带 ,高频谱带的出现与样品中存在氧缺位有关 .固溶体晶粒尺寸的减小不但使 F2 g振动谱带红移 ,而且谱带明显宽化 .复阻抗谱的测量表明 ,固溶体 Ce0 .8Nd0 .2 O2 -δ具有氧离子导电特性 .4 0 0和 50 0℃时的电导率分别为 4 .55× 1 0 -4 和 2 .65× 1 0 -3 S· cm-1,活化能为 0 .82 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价态 RAMAN光谱 电导率 纳米晶 固溶体 合成 燃料电池 氧化铈 氧化钕 溶胶-凝胶法 电解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Ce_(0.90)Gd_(0.10)O_3固体电解质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吕喆 刘江 +4 位作者 黄喜强 刘志国 刘巍 贺天民 苏文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30-633,共4页
以固相反应方法制备了 Sr Ce0 .90 Gd0 .10 O3 含质子导电的固体电解质 ,对以该材料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电池的输出电压强烈依赖于温度 ,其原因是电池电解质具有复杂的导电机理 ,通过对其在燃料电池工作气... 以固相反应方法制备了 Sr Ce0 .90 Gd0 .10 O3 含质子导电的固体电解质 ,对以该材料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电池的输出电压强烈依赖于温度 ,其原因是电池电解质具有复杂的导电机理 ,通过对其在燃料电池工作气氛下的阻抗谱研究 ,揭示了该材料导电类型随气氛变化的规律 ,并从机理上对此实验现象加以解释 .根据实验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导体 固体电解质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氧化铈 氧化锶 氧化钆 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掺杂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_(0.7)Sr_(0.3)Co_(1-x)M_xO_3的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杜晓波 吕喆 +4 位作者 黄喜强 刘志国 裴力 刘江 苏文辉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5-58,共4页
以开发新型激光器阴极材料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为目的 ,合成一系列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 La0 .7Sr0 .3 Co1- x Mx O3 ( M:过渡族金属元素 ) ,并对 Co位掺杂过渡族元素后样品的高温电阻率和热电动势进行研究 ,发现 Co位掺杂不同... 以开发新型激光器阴极材料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为目的 ,合成一系列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 La0 .7Sr0 .3 Co1- x Mx O3 ( M:过渡族金属元素 ) ,并对 Co位掺杂过渡族元素后样品的高温电阻率和热电动势进行研究 ,发现 Co位掺杂不同元素显著影响材料的电导率和导电类型 ,并对其相应的物理机制进行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掺杂 钴酸镧 钙钛矿 导电性 钙钛型复合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注浆法制备YSZ电解质膜管及其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贺天民 刘汉军 +7 位作者 杨景东 刘巍 刘志国 苏文辉 吕喆 裴力 黄喜强 苏文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32-936,共5页
以吡啶为分散剂,采用真空注浆法制备出膜厚为 0.2 mm、长度为 140 mm的致密 YSZ电解质膜管。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样品致密度和离子导电率的影响.用1650℃烧结2h 制备的致密YSZ电解质膜管组装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氢气和煤气为燃料... 以吡啶为分散剂,采用真空注浆法制备出膜厚为 0.2 mm、长度为 140 mm的致密 YSZ电解质膜管。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样品致密度和离子导电率的影响.用1650℃烧结2h 制备的致密YSZ电解质膜管组装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氢气和煤气为燃料,研究了电池在500~900℃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用真空注浆法可制备出高质量和高密度的YSZ电解质膜管,在1600℃烧结后,其相对密度已达到理论密度的 98.1%,接近理论密度.单电池的开路电压最大值为1.213 V,最大输出功率为0.48 W.以氢气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性能明显高于以煤气为燃料的电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注浆 YSZ电解质膜管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材料 烧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江底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受力现场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梁禹 苏文辉 +1 位作者 方理刚 阳军生 《隧道建设》 2014年第7期637-641,共5页
以长沙南湖路湘江隧道为背景,对管片衬砌在施工期和后期所受外荷载和结构内力进行长期现场追踪测试,总结衬砌结构外荷载和内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采用梁-弹簧计算模型对不同施工阶段管片结构内力分布形态进行研究,与现场测试结果相互... 以长沙南湖路湘江隧道为背景,对管片衬砌在施工期和后期所受外荷载和结构内力进行长期现场追踪测试,总结衬砌结构外荷载和内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采用梁-弹簧计算模型对不同施工阶段管片结构内力分布形态进行研究,与现场测试结果相互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施工期管片衬砌脱环后容易形成偏压状态;2)注浆对管片内力影响较大,受注浆影响,管片内力增幅明显;3)随着监测的进行,管片内力特别是轴力仍然有小幅度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江隧道 大直径盾构 结构受力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多层复合阴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艳 吕喆 +2 位作者 王洪涛 贾莉 苏文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28-1530,1534,共4页
为了改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热循环性能,采用喷涂方法在Ce0.8Sm0.2O1.9(SDC)电解质片的表面制备了La0.6Sr0.4Co0.2Fe0.8O3(LSCF)-(SDC)3层复合阴极,各层LSCF所占比例依次为40%、70%和100%(质量分数).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LSCF与SDC... 为了改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热循环性能,采用喷涂方法在Ce0.8Sm0.2O1.9(SDC)电解质片的表面制备了La0.6Sr0.4Co0.2Fe0.8O3(LSCF)-(SDC)3层复合阴极,各层LSCF所占比例依次为40%、70%和100%(质量分数).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LSCF与SDC无明显的反应.每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随LSCF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电阻率随LSCF含量的增加而下降.SEM观测证明阴极呈现多孔的微结构,且与电解质表面接触良好.在中温(500~800℃)测得的阴极极化曲线和阻抗谱结果表明,多层阴极材料具有比单层LSCF阴极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和热循环稳定性,5次热循环后性能衰退从58%下降到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多层复合阴极 LSCF S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状YSZ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贺天民 裴力 +2 位作者 吕哲 刘江 苏文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5-56,61,共3页
以 8mol %钇稳定化氧化锆 (YSZ)为原料 ,以阿拉伯树胶为分散剂和粘接剂 ,采用改进注浆法制备出长度为 2 2 6~2 60mm、壁厚为 0 .4~ 0 .9mm的致密YSZ电解质薄管。设计并制出带有一定锥度的空芯石膏模 ,研究了球磨时间对成型料浆稳定性... 以 8mol %钇稳定化氧化锆 (YSZ)为原料 ,以阿拉伯树胶为分散剂和粘接剂 ,采用改进注浆法制备出长度为 2 2 6~2 60mm、壁厚为 0 .4~ 0 .9mm的致密YSZ电解质薄管。设计并制出带有一定锥度的空芯石膏模 ,研究了球磨时间对成型料浆稳定性的影响 ,烧结温度对YSZ样品致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球磨时间在 75~ 14 0min的范围内料浆的稳定性较好 ,随烧结温度的升高 ,样品的致密度提高。用这种YSZ薄管制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电池的电学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提高 ,三节电池串联的最大功率为 2 .2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注浆法 YSZ电解质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变质二氧化硅矿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敬姝 刘晓梅 +4 位作者 许大鹏 苏文辉 张国强 王德勇 王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22-2025,共4页
根据高能机械球磨与地球板块碰撞之间具有的碰撞局域性和剪切应力相似的特点,采用高能机械球磨和静高温高压技术,以α-石英与石墨混合粉末为原料,提出了人工合成地表柯石英的一种新方法.利用高能机械球磨制备了α-石英和石墨纳米非晶混... 根据高能机械球磨与地球板块碰撞之间具有的碰撞局域性和剪切应力相似的特点,采用高能机械球磨和静高温高压技术,以α-石英与石墨混合粉末为原料,提出了人工合成地表柯石英的一种新方法.利用高能机械球磨制备了α-石英和石墨纳米非晶混合粉末,其高温高压合成柯石英的最低条件是970 K和3.7 GPa.合成的柯石英有10个Ram an峰,分别位于120,152,179,206,270,329,357,428,467和521cm-1,是目前最全的柯石英Ram an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石英-石墨 柯石英 高能机械球磨 高温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Ga_(1-x)Mg_xO_3作为燃料电池固体电解质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志国 黄喜强 +5 位作者 刘巍 吕喆 纪媛 裴力 贺天民 苏文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283-1285,共3页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具有正交钙钛矿结构的 Pr Ga1-x Mgx O3( x=0 ,0 .0 5 ,0 .1 0 ,0 .1 5 ,0 .2 0 ,0 .2 5 ) .通过掺杂 ,样品的电导率显著提高 ,活化能降低 .所有样品均以离子导电为主 ,其中 Pr Ga0 .9Mg0 .1O3的氧离子电导率最高 ,在...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具有正交钙钛矿结构的 Pr Ga1-x Mgx O3( x=0 ,0 .0 5 ,0 .1 0 ,0 .1 5 ,0 .2 0 ,0 .2 5 ) .通过掺杂 ,样品的电导率显著提高 ,活化能降低 .所有样品均以离子导电为主 ,其中 Pr Ga0 .9Mg0 .1O3的氧离子电导率最高 ,在 80 0℃达到 0 .0 5 S/cm,Pr Ga0 .8Mg0 .2 O3的导电活化能最低 ,为 2 4 .1 9k J/mol.随着温度的升高 ,样品的离子迁移数增加 .Pr Ga0 .9Mg0 .1O3作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在 94 0℃短路电流密度为 0 .4 5 A/cm2 ,最大功率密度达 0 .1 31 W/cm2 ,镁掺杂的 Pr 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氧离子电导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氧化镨 氧化镓 氧化镁 钙钛矿型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阴极材料La_(1-x)Sr_xCuO_(3-δ)-SDC的制备及电学性能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郑敏章 刘晓梅 +3 位作者 朱成军 徐丹 孙敬姝 苏文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30-2033,共4页
合成具有单相正交钙钛矿结构的La1-xSrxCuO3-δ(x=0.15,0.2,0.3,0.4)系列样品,碘量滴定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Sr掺入量的增加,Cu3+离子的含量逐渐增加.电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La0.7Sr0.3CuO3-δ电导率最高,与La0.6Sr0.4CoO3-δ相比,La0.7Sr... 合成具有单相正交钙钛矿结构的La1-xSrxCuO3-δ(x=0.15,0.2,0.3,0.4)系列样品,碘量滴定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Sr掺入量的增加,Cu3+离子的含量逐渐增加.电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La0.7Sr0.3CuO3-δ电导率最高,与La0.6Sr0.4CoO3-δ相比,La0.7Sr0.3CuO3-δ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可作为一种新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阴极材料.将La0.7Sr0.3CuO3-δ与不同质量比的中温电解质Ce0.85Sm0.15O2-δ(SDC)固相混合,制备复合阴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SDC有利于降低La0.7Sr0.3CuO3-δ电极的极化,获得性能更优越的IT-SOFC阴极材料,提高在中温区单电池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OFC 复合阴极 La1-xSrxCuO3-δ S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