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S证据理论的GPS/MM组合系统车辆定位算法 被引量:13
1
作者 苏惠敏 周鹏 陈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7-162,共6页
根据分段、特征提取等地图匹配关键技术探讨了地图匹配的一般原理 ,提出了基于D S证据推理理论的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 MM(MapMatch ing)组合算法 ,提高了GPS单点定位精度 .仿真结果和跑车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是行之有效... 根据分段、特征提取等地图匹配关键技术探讨了地图匹配的一般原理 ,提出了基于D S证据推理理论的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 MM(MapMatch ing)组合算法 ,提高了GPS单点定位精度 .仿真结果和跑车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地图匹配算法不增加系统的硬件成本 ,对目前广泛应用的车载GPS导航定位系统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 卫星导航 信息论 地图匹配 D-S证据推理理论 GPS/MM组合系统 车辆定位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网络实时图像自动选取算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苏惠敏 高剑宏 陈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4-197,共4页
实时图像的自动选取是景像匹配自动化的关键技术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实时图像自动选取算法 .仿真研究表明 ,引入Sobel算子的 3层BP网络实时图像自动选取算法结构简单、训练时间短和分类准确性高 ,其并行处理能力能满足景像匹配... 实时图像的自动选取是景像匹配自动化的关键技术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实时图像自动选取算法 .仿真研究表明 ,引入Sobel算子的 3层BP网络实时图像自动选取算法结构简单、训练时间短和分类准确性高 ,其并行处理能力能满足景像匹配技术的实时性要求 .经最小二乘和Bayes精匹配算法检验 ,实时图经此网络选取、粗匹配和精匹配 ,可达到高于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人工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景像匹配导航系统 算法 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检测系统的分布式数据融合 被引量:7
3
作者 苏惠敏 张明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47-350,共4页
研究分布检测系统中融合中心的多种数据融合方法,如“and”、“or”逻辑规则、表决融合方法和基于最小错误准则的最优融合方法,以及带有置信度信息的最优融合方法,分析和比较了采用各种融合方法时检测系统的检测性能,最后通过... 研究分布检测系统中融合中心的多种数据融合方法,如“and”、“or”逻辑规则、表决融合方法和基于最小错误准则的最优融合方法,以及带有置信度信息的最优融合方法,分析和比较了采用各种融合方法时检测系统的检测性能,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并与集中检测融合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同时表明对各种融合方法传感器增多,信噪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检测 分布式 数据融合 多传感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鲁棒检测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苏惠敏 张明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研究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鲁棒检测技术.检测问题中设计最优决策规则通常需要知道观测量的统计特性,在实际系统中对观测量的统计特性一般只知道一部分或完全不了解,此时可采用寻找最不利分布设计系统的决策规则.从数据融合的观点... 研究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鲁棒检测技术.检测问题中设计最优决策规则通常需要知道观测量的统计特性,在实际系统中对观测量的统计特性一般只知道一部分或完全不了解,此时可采用寻找最不利分布设计系统的决策规则.从数据融合的观点来看,鲁棒分布检测在信息的传输、系统的容错等方面优于鲁棒集中检测.最后研究了当N个传感器工作频率不同时的数据压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检测 数据压缩 数据融合 鲁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句子的主语与语义角色分析
5
作者 苏惠敏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5年第6期116-119,共4页
根据句子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过程的不同,句子参与者所承担的语义角色也不同。该文探讨了在英语、汉语、俄语三种语言中主语和它表达的不同语义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表达这些语义角色时所享有的不同的自由程度。通过对比,发现在英汉俄... 根据句子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过程的不同,句子参与者所承担的语义角色也不同。该文探讨了在英语、汉语、俄语三种语言中主语和它表达的不同语义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表达这些语义角色时所享有的不同的自由程度。通过对比,发现在英汉俄三种语言中,担任主语这一句法功能的参与项都可以自由表达“施动者”这一语义角色,但是在表达其他诸如“受动者”、“受益者”、“自然力”、“工具”等语义角色时却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语 语义角色 过程 及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瘤的紫外激光诱导荧光光谱诊断
6
作者 林美荣 陆峥嵘 +2 位作者 张包铮 苏惠敏 季惠珍 《量子电子学》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64-464,共1页
乳腺肿瘤的紫外激光诱导荧光光谱诊断林美荣,陆峥嵘,张包铮(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天津300071)苏惠敏,季惠珍(天津肿瘤医院天津300060)利用生物组织的自体荧光对病变组织进行诊断已有许多研究,并取得很大进展。研... 乳腺肿瘤的紫外激光诱导荧光光谱诊断林美荣,陆峥嵘,张包铮(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天津300071)苏惠敏,季惠珍(天津肿瘤医院天津300060)利用生物组织的自体荧光对病变组织进行诊断已有许多研究,并取得很大进展。研究表明,它是一种有效的新型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乳腺肿瘤 光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区域园林植物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及其意义——以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梁灿盛 苏惠敏 +4 位作者 殷淑燕 李文馨 王小龙 胡晶晶 罗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874-13876,共3页
针对小区域园林植物种类丰富、古树名木较多、绿地使用频率较高使得绿地养护存在管理分散以及养护管理复杂的问题,笔者利用GIS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以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为例建立起园林植物地理信息系统,提出小区域园林管理新思... 针对小区域园林植物种类丰富、古树名木较多、绿地使用频率较高使得绿地养护存在管理分散以及养护管理复杂的问题,笔者利用GIS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以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为例建立起园林植物地理信息系统,提出小区域园林管理新思路。实践证明,建立小区域园林植物GIS是可行的,与传统园林管理模式相比,具有更便捷、更高效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植物 GIS 园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期针刺法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ALB、TG、CHO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苏惠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1期1-3,共3页
目的探究分期针刺法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吞咽功能训练... 目的探究分期针刺法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分期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洼田氏饮水评分以及血清ALB、TG、CHO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SSA、洼田氏饮水评分分别为(28.69±2.43)、(2.71±1.14)分,均优于治疗前的(36.11±2.95)、(2.07±0.19)分,观察组患者SSA、洼田氏饮水评分分别为(23.54±1.99)、(3.36±1.32)分,均优于治疗前的(36.63±2.90)、(2.11±0.28)分,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CHO水平均降低,血清AL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血清TG、CHO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针刺法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脂质代谢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分期针刺法 吞咽功能训练 白蛋白 甘油三酯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苏惠敏 陈广雪 +2 位作者 梁梅英 欧才好 梁永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9期218-219,共2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0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采用PICC途径,B组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临...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0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采用PICC途径,B组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A组应用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生活质量评分、静脉炎发生率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9年关中平原城市群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0
作者 梁程 苏惠敏 +1 位作者 张伊琳 王隽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3-300,共8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关中平原城市群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影响植被NPP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区域生态恢复及生态健康评估提供支持。[方法]运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9年关中平原城市群植被NPP的时空变化... [目的]分析和探讨关中平原城市群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影响植被NPP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区域生态恢复及生态健康评估提供支持。[方法]运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9年关中平原城市群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与规律,并对植被NPP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测。[结果]关中平原城市群年均植被NPP值介于340.3~573.5 g C/m^(2),年均增长率为9.1 g C/m^(2),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不同地貌区NPP增长趋势相似。大部分区域植被NPP变化速率大于0,且变异系数较小,植被NPP以小幅增加为主。空间上,植被NPP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具有明显空间分异性,是自然、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植被NPP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降水、地貌及≥10℃积温,但因子间的复杂耦合作用对植被NPP的影响更为显著,如降水与气温的交互作用对植被NPP的解释力达到57%以上,探测结果表明两两因子的交互作用呈现相互增强效应。[结论]关中平原城市群大部分地区植被NPP有明显增长,表明区域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NPP 时空变化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