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濮凹陷沙三段盐岩成因 被引量:39
1
作者 苏惠 许化政 +5 位作者 张金川 曲丽萍 王萍霞 曾探 李桂霞 乔朝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0-605,共6页
东濮凹陷沙三段(Es3)发育盐岩和膏盐岩,岩心观察见有冲刷面、泥裂、波痕等浅水和暴露标志,地震剖面显示有低位楔、削截面、下超等湖岸线进退现象,说明Es3沉积期古湖泊水体深度变化大。高水位期沉积深灰色、暗色泥岩与少量重力流砂体,低... 东濮凹陷沙三段(Es3)发育盐岩和膏盐岩,岩心观察见有冲刷面、泥裂、波痕等浅水和暴露标志,地震剖面显示有低位楔、削截面、下超等湖岸线进退现象,说明Es3沉积期古湖泊水体深度变化大。高水位期沉积深灰色、暗色泥岩与少量重力流砂体,低水位期沉积盐岩、膏岩,发育低位三角洲与扇三角洲沉积,纵向形成深湖泥岩与蒸发岩、低位砂岩的频繁互层。分析认为,盐岩为浅水成因,盐源为周边隆起的中、下奥陶统。这一认识不同于过去“高山深盆”、“深水成盐”和“海相成因”的观点,将给东濮凹陷沉积古地理、古环境研究带来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浅水成盐 深水成盐 海侵说 陆源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平衡剖面与构造演化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苏惠 曲丽萍 +2 位作者 李桂霞 王艺景 宋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9-478,共10页
本文运用平衡剖面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东濮凹陷构造演化史 ,并对其构造运动进行了分析 ,认为东濮凹陷的形成和演化受基底构造和断裂作用控制 ,其演化过程可分成 6个阶段 ;东濮凹陷南宽北窄的构造特征主要是拉张量南大北小造成的 ;东濮凹... 本文运用平衡剖面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东濮凹陷构造演化史 ,并对其构造运动进行了分析 ,认为东濮凹陷的形成和演化受基底构造和断裂作用控制 ,其演化过程可分成 6个阶段 ;东濮凹陷南宽北窄的构造特征主要是拉张量南大北小造成的 ;东濮凹陷滑脱面深度不大 ,基底沉降南部普遍大于北部 ;西洼南部 ,滑脱面深度较大 ,构造幅度大 ,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平衡剖面 构造演化 构造运动学 基底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 被引量:22
3
作者 苏惠 曲丽萍 +5 位作者 张金川 何锋 王萍霞 王敏 王琦 慕小水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具有下第三系和上古生界2套烃源岩,生烃中心控制着气藏分布,构造特征控制着天然气的聚集,盐岩、厚层泥岩盖层有利于天然气藏的保存,生、储、盖组合关系决定了天然气纵向上的分段性。深层高异常压力和次生孔隙发育带...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具有下第三系和上古生界2套烃源岩,生烃中心控制着气藏分布,构造特征控制着天然气的聚集,盐岩、厚层泥岩盖层有利于天然气藏的保存,生、储、盖组合关系决定了天然气纵向上的分段性。深层高异常压力和次生孔隙发育带是天然气富集高产的重要条件。东濮凹陷天然气分为上古生界煤成气和下第三系凝析气2种成藏模式,具有晚期成藏和幕式成藏的特点。东濮凹陷目前天然气剩余资源量较大,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天然气勘探开发阵地,下一步应以下第三系凝析气藏和上古生界煤成气藏作为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成藏条件 成藏模式 富集规律 勘探方向 东濮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陷盆地构造演化及盆地伸展模式——以东濮凹陷为例 被引量:24
4
作者 苏惠 曲丽萍 +5 位作者 张金川 王萍霞 何锋 王敏 王琦 胡玉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7,共8页
东濮凹陷是我国东部典型的裂陷盆地。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早古生代至三叠纪的克拉通盆地旋回和新生代的裂陷盆地旋回。新生代裂陷盆地旋回又划分为早期裂陷、强烈裂陷、晚期裂陷和晚第三纪整体坳陷4个阶段。东濮凹陷基底伸展量的变化... 东濮凹陷是我国东部典型的裂陷盆地。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早古生代至三叠纪的克拉通盆地旋回和新生代的裂陷盆地旋回。新生代裂陷盆地旋回又划分为早期裂陷、强烈裂陷、晚期裂陷和晚第三纪整体坳陷4个阶段。东濮凹陷基底伸展量的变化总趋势是由北向南加大,地壳上部的伸展构造变形为简单剪切伸展模式,而地壳下部具有纯剪切机制。滑脱面变异带可能是造成东濮凹陷内桑村集-桥口-白庙横向构造变换带、南北构造活动差异性以及油气富集程度差异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量 伸展模式 构造演化 裂陷盆地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沿海海域牡蛎体内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的空间分布及组分特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苏惠 蔡友琼 +3 位作者 于慧娟 黄冬梅 徐捷 钱蓓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8-222,共5页
对中国部分沿海海域牡蛎体内16种多环芳烃(PAHs)和16种和多氯联苯(PCBs)空间分布和组分特征进行分析,于2010年夏、秋季在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及广东共设置175个采样点,分布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和气相色谱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 对中国部分沿海海域牡蛎体内16种多环芳烃(PAHs)和16种和多氯联苯(PCBs)空间分布和组分特征进行分析,于2010年夏、秋季在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及广东共设置175个采样点,分布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和气相色谱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所取175个采样点牡蛎体内16种PAHs总含量的平均值为3.79μg/kg,其中浙江省被测样品的PAHs总含量最低,辽宁相对略高;检测样品16种PCBs总含量在1.41~13.95μg/kg之间;PCBs含量总的空间变化趋势是由北向南先增加后减少;样品的PAHs优势组分为三环结构,五环和六环PAHs含量很低;PCBs被检出的仅有三氯代和五氯代两种。被测牡蛎样品总体PAHs和PCBs残留量符合中国和一些发达国家贝类卫生标准,不影响消费者食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多氯联苯 牡蛎 沿海海域 空间分布 组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晚期洼陷成藏系统的油气勘探 被引量:5
6
作者 苏惠 朱述坤 +3 位作者 张金川 王萍霞 何锋 曾探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5期13-16,共4页
根据东濮凹陷油气成藏的期次性,以近洼陷带的断层为界分为主成藏期成藏系统和晚期洼陷成藏系统,主成藏期成藏系统一般位于构造主体,晚期洼陷成藏系统主要分布在近洼陷部位。提出了断层分析法进行洼陷带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研究的新思路,... 根据东濮凹陷油气成藏的期次性,以近洼陷带的断层为界分为主成藏期成藏系统和晚期洼陷成藏系统,主成藏期成藏系统一般位于构造主体,晚期洼陷成藏系统主要分布在近洼陷部位。提出了断层分析法进行洼陷带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研究的新思路,把东濮凹陷划分为11个晚期洼陷成藏系统,在濮卫次洼、柳屯次洼、杜寨地区、桥口地区、白庙等地区实施钻探均取得了成功,为东濮凹陷深层洼陷带的勘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晚期洼陷 成藏系统 油气勘探 目标评价 成藏系统 东濮凹陷 油气勘探 洼陷带 晚期 断层分析法 岩性油气藏 油气成藏 成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西斜坡油藏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源对比 被引量:7
7
作者 苏惠 张金川 +3 位作者 曲丽萍 王立志 王萍霞 何锋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1-715,共5页
东濮凹陷西斜坡原油分为Ⅰ类轻质稀油、Ⅱ类中质稀油和Ⅲ类中质稠油三种类型。Ⅰ类轻质稀油具有较高的成熟度,主要来自近洼柳屯、海通集洼陷沙三3,4亚段高成熟烃源岩;胡庆主体油田的Ⅱ类中质稀油一方面来自柳屯、海通集洼陷,另一方面是... 东濮凹陷西斜坡原油分为Ⅰ类轻质稀油、Ⅱ类中质稀油和Ⅲ类中质稠油三种类型。Ⅰ类轻质稀油具有较高的成熟度,主要来自近洼柳屯、海通集洼陷沙三3,4亚段高成熟烃源岩;胡庆主体油田的Ⅱ类中质稀油一方面来自柳屯、海通集洼陷,另一方面是本身源岩自生自储所致;胡19块、马寨油田Ⅲ类中质稠油来自马寨洼陷低熟烃源岩,柳屯洼陷高熟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对胡19块贡献不大。西斜坡油气以近距离、短距离运移为主,因此明确了下步勘探和挖潜的主要方向在生油气洼陷的周边、主断裂带两侧和构造的二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地球化学 油气源对比 东濮凹陷 西斜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洞口段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苏惠 贾良 +1 位作者 严松宏 张巧慧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0年第2期156-158,共3页
隧道的进出口大多是风化的松散堆积体,是抗震设防的薄弱环节。运用Newmark隐式时间积分有限元法,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对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围岩材料的渐变对隧道洞口段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得到了3种工况下沿隧道轴线方向衬砌最大应力、位... 隧道的进出口大多是风化的松散堆积体,是抗震设防的薄弱环节。运用Newmark隐式时间积分有限元法,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对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围岩材料的渐变对隧道洞口段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得到了3种工况下沿隧道轴线方向衬砌最大应力、位移以及加速度变化曲线,及不同工况下洞口段隧道结构的抗震设防长度。洞口段设防长度与洞口段围岩性质有关,洞口段围岩由软弱向坚硬渐变长度越长,洞口段衬砌应力就越大,洞口段设防长度就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口段 抗震设防长度 有限元法 粘-弹性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江南岸隧道洞口段结构抗震设防长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苏惠 焦胜军 杨江朋 《路基工程》 2010年第6期167-169,共3页
利用大型通用ANSYS有限元软件的动力学功能,对隧道洞口段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得到了各工况下沿隧道轴线方向衬砌边墙墙脚最大应力和位移变化曲线。通过分析,确定了各工况下洞口段隧道结构的抗震设防长度,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隧道洞口段 抗震设防长度 粘-弹性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口段隧道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10
作者 苏惠 孙立功 王长丹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10年第5期51-53,共3页
运用Newmark隐式时间积分有限元法,选用EI-Centro地震波,对洞口段隧道结构进行了二维地震响应数值模拟。得出了隧道结构的自振特性,地震波烈度和地震激励方向对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围岩性能越好,刚度越强,结构的自振频率越高;隧道... 运用Newmark隐式时间积分有限元法,选用EI-Centro地震波,对洞口段隧道结构进行了二维地震响应数值模拟。得出了隧道结构的自振特性,地震波烈度和地震激励方向对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围岩性能越好,刚度越强,结构的自振频率越高;隧道结构在不同烈度地震中的响应是按地震波的最大加速度的比值增长。对研究洞口段隧道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有限元法 地震响应 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干凹陷下白垩统扇三角洲相储层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32
11
作者 魏巍 朱筱敏 +4 位作者 谈明轩 国殿斌 苏惠 赵其磊 蒋飞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7-455,共9页
为了阐明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储层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影响,应用岩心、薄片及储层分析资料,通过储层岩石学特征、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分析,表明下白垩统扇三角洲砂体由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构成,具有低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和高胶... 为了阐明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储层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影响,应用岩心、薄片及储层分析资料,通过储层岩石学特征、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分析,表明下白垩统扇三角洲砂体由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构成,具有低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和高胶结物含量的"两低一高"特征,为近源、快速堆积成因。储层物性整体较致密,属于特低孔-特低渗透型(孔隙度平均为6.3%,渗透率平均为7.78×10-3μm^2),发育细-微喉,储集空间以残余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孔为主,主要受控于碎屑粒径、压实程度、碳酸盐含量及有机酸来源。有利储层主要分布于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砾)岩中,其次是席状砂和河口坝沉积的细砂岩。纵向上,次生孔隙发育带发育在2 100-2 800 m,对应有机质成熟阶段,释放大量的有机酸对砂岩长石颗粒和碳酸盐胶结物发生强烈溶蚀,扩大粒间和粒内孔隙,有效改善储层质量。因此,优势沉积微相、强溶蚀带及次生孔隙发育带是有利储层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 成岩作用 扇三角洲 下白垩统 查干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应力-流体压力耦合作用下的裂缝发育特征——以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柳屯洼陷裂缝性泥页岩“油藏”为例 被引量:22
12
作者 骆杨 赵彦超 +1 位作者 陈红汉 苏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7-185,共9页
利用岩心观察、流体包裹体分析和盆地模拟等方法,考虑构造应力与流体压力耦合关系,对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柳屯洼陷沙三上亚段盐间强超压裂缝性泥页岩"油藏"中的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油藏的裂缝以构造裂缝和水... 利用岩心观察、流体包裹体分析和盆地模拟等方法,考虑构造应力与流体压力耦合关系,对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柳屯洼陷沙三上亚段盐间强超压裂缝性泥页岩"油藏"中的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油藏的裂缝以构造裂缝和水力破裂缝为主,强超压区域内裂缝产状散乱,甚至发育水力破裂水平缝;2超压通过改变岩石的孔隙弹性响应和渗透力作用来改变地层的差异应力和主应力方向,从而影响裂缝的类型和产状;3构造裂缝和水力破裂缝可细分为7种应力状态类型、3期发育,其中纵张和横张裂缝主要在第1期发育,水力破裂缝主要在第2期内构造抬升前发育,构造剪裂缝主要在第2和第3期发育,构造应力和超压均强烈发育时裂缝类型和产状呈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压力-构造应力耦合 裂缝性泥页岩“油藏” 超压 裂缝类型 裂缝产状 柳屯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长垣断层封闭性及其输导模式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学军 苏惠 +3 位作者 曾溅辉 蔡德燕 王萍霞 闫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111,共5页
长垣主断层(长垣断层) 是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的二级同沉积断层,断层封闭性对油气运聚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断层生长指数、断面正压力、断层泥比率和断层两侧岩性对置关系分析了长垣断层的封闭性,结果表明:长垣断层由南向北活动时期逐渐变... 长垣主断层(长垣断层) 是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的二级同沉积断层,断层封闭性对油气运聚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断层生长指数、断面正压力、断层泥比率和断层两侧岩性对置关系分析了长垣断层的封闭性,结果表明:长垣断层由南向北活动时期逐渐变晚,活动强度南强北弱,断层的断距和垂向封闭性差异是油气差异性富集的主控因素;沙二段上亚段厚层泥岩的涂抹作用使长垣断层侧向封闭性增强;长垣断层下降盘沙二段上亚段与上升盘对置地层的南北向差异导致上升盘油气富集层位的差异;长垣断层上升盘的伴生断层为构造断层,活动时期较早,垂向封闭性强,油气侧向运移至长垣断层后,其聚集受断层两侧岩性对置关系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封闭性 断面正压力 岩性对置关系 长垣断层 输导模式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柳屯环洼深层油气藏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子洪 苏惠 +1 位作者 曾探 马阿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17,共3页
柳屯洼陷是东濮凹陷的第二大生油洼陷 ,洼陷的西侧、东侧分别是西部断阶带和中央隆起带主力油气区。 2 0 0 0年以来 ,H96等 4口探井均获得突破 ,发现了H96断块区沙三段高温高压凝析油气藏。该区油气藏与东濮凹陷主体常温常压油气区相比 ... 柳屯洼陷是东濮凹陷的第二大生油洼陷 ,洼陷的西侧、东侧分别是西部断阶带和中央隆起带主力油气区。 2 0 0 0年以来 ,H96等 4口探井均获得突破 ,发现了H96断块区沙三段高温高压凝析油气藏。该区油气藏与东濮凹陷主体常温常压油气区相比 ,是一套相对独立的高温高压成藏封闭体系 ,油气藏特点为 :高温、高压、低密度、低粘度 ,明显不同于相邻的断阶带和隆起带。该油气藏纵向发育的沙三2 盐岩和侧向发育的沙三4 盐岩与断裂的有机配合组成该区沙三段高压封闭系统。异常高压形成期、异常高孔隙发育期和烃源岩油气生成期三者有机配合 ,是该区形成高温高压油气富集区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油气藏 成藏条件 柳屯洼陷 异常孔隙压力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泥页岩微观储集空间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12
15
作者 黄宇琪 张金川 +2 位作者 张鹏 唐玄 苏惠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8-16,共9页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盐湖沉积体系泥页岩具有良好的页岩油气潜力,本文通过多口钻井岩芯泥页岩全岩矿物X衍射、粘土矿物X衍射、氩离子抛光及能谱、扫描电镜等测试数据,研究了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陆相泥页岩微观储集空间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盐湖沉积体系泥页岩具有良好的页岩油气潜力,本文通过多口钻井岩芯泥页岩全岩矿物X衍射、粘土矿物X衍射、氩离子抛光及能谱、扫描电镜等测试数据,研究了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陆相泥页岩微观储集空间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认为储集空间以微-纳米级孔隙为主,包括无机原生粒间孔、无机原生晶间孔、无机次生溶蚀孔、有机孔及微裂缝等孔隙类型。其中,无机孔隙,特别是次生孔隙,对页岩油气储层具有明显的建设作用,有机质孔发现较少。矿物成分、岩相类型、成岩作用、有机质丰度及成熟度是储集空间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矿物成分是影响储集空间类型的内因;不同岩相类型对应的储集空间类型不同;成岩过程中易溶物质的溶蚀对储层物性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垂向上粘土矿物成分演化与孔渗高值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页岩储集空间 沙三段 东濮凹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三叠系砂岩潜山油气藏裂缝特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沈万杰 苏惠 +2 位作者 巩磊 李彦录 宋瑞荣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21,共3页
东濮凹陷中生界三叠系砂岩潜山油气藏为典型的低孔特低渗透储层。受岩性、岩层厚度、构造等因素的控制作用,储层中发育不同规模的裂缝系统,它们不仅提供了储集层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而且提供了油气的主要渗流通道。通过地表露头、岩心... 东濮凹陷中生界三叠系砂岩潜山油气藏为典型的低孔特低渗透储层。受岩性、岩层厚度、构造等因素的控制作用,储层中发育不同规模的裂缝系统,它们不仅提供了储集层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而且提供了油气的主要渗流通道。通过地表露头、岩心、薄片和成像测井等资料综合研究,东濮凹陷北部三叠系砂岩潜山油气藏主要发育北北东向、北东向和近东西向3组高角度构造裂缝,具有节理型裂缝和断层型裂缝2种类型,此外还有与层面近平行的成岩裂缝。在纵向上,该区以二马营组2砂组裂缝最发育,其次是二马营组3砂组和二马营组1砂组,而和尚沟组和刘家沟组裂缝的发育程度明显变差。在横向上,裂缝沿地垒构造高部位呈带状分布,其中"人"字形和"入"字形构造样式的裂缝发育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分布特征 砂岩储层 三叠系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干凹陷下白垩统有效烃源岩识别及其控藏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朋 柳广弟 +2 位作者 曹喆 苏惠 常俊合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5,共8页
有效烃源岩识别是沉积盆地油气成藏研究的基础,其分布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结合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分析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A"和热解参数S1与TOC含量的关系,认为对查干凹陷下白垩统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大贡... 有效烃源岩识别是沉积盆地油气成藏研究的基础,其分布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结合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分析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A"和热解参数S1与TOC含量的关系,认为对查干凹陷下白垩统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大贡献的烃源岩,其TOC质量分数均在1.0%以上。利用测井Δlog R法预测单井TOC含量,并以TOC含量下限值作为评价标准进一步确定不同探井有效烃源岩的厚度及其平面展布特征。结果表明,查干凹陷有效烃源岩主要发育于缓坡带,深洼陷有效烃源岩厚度较小甚至不发育,油气藏也主要位于缓坡带附近或其上倾方向。通过源藏叠合、油源对比和生烃期与成藏期匹配等分析,认为缓坡带有效烃源岩所生成烃类在原地或经砂体和断层等输导体系近距离运移至圈闭并聚集成藏,缓坡带有效烃源岩的分布对研究区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烃源岩 排烃特征 TOC含量下限值 缓坡带 查干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总多酚的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3
18
作者 樊素芳 王彩霞 +2 位作者 徐翠莲 万郑凯 苏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18770-18772,共3页
[目的]建立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山药总多酚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经正交试验对山药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山药中总多酚提取的最佳试验条件:提取溶剂为50%丙酮水溶... [目的]建立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山药总多酚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经正交试验对山药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山药中总多酚提取的最佳试验条件:提取溶剂为50%丙酮水溶液,料液比为1∶15(W/V),提取时间为80 min,提取温度为55℃,提取次数为2次。[结论]该研究可为山药多酚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总多酚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沙三段盐岩成因及层序地层划分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俊峰 纪友亮 +1 位作者 苏惠 李星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1,共3页
东濮凹陷沙三段高水位期沉积深灰色、暗色泥岩与少量重力流砂体,低水位期沉积盐岩、膏岩、低位三角洲与扇三角洲,从而形成纵向上深湖泥岩与蒸发岩、低位砂岩的频繁互层沉积。根据岩心资料、盐岩沉积序列特点及沙三段沉积期古气候和古环... 东濮凹陷沙三段高水位期沉积深灰色、暗色泥岩与少量重力流砂体,低水位期沉积盐岩、膏岩、低位三角洲与扇三角洲,从而形成纵向上深湖泥岩与蒸发岩、低位砂岩的频繁互层沉积。根据岩心资料、盐岩沉积序列特点及沙三段沉积期古气候和古环境特点,认为盐岩为浅水蒸发成因。深水相泥岩与浅水成因的盐岩频繁互层,说明沙三段沉积期湖平面变化频繁。基于盐韵律特征划分准层序的方法,使得层序地层划分更为符合东濮凹陷含盐地层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浅水成盐 含盐地层 盐韵律 含盐地层层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其公平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邹雄 贝为武 +2 位作者 黄芳 苏惠 李连凤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0期69-73,共5页
目的:通过对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3大经济区域、14个辖市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其配置公平性进行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对广西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及其配... 目的:通过对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3大经济区域、14个辖市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其配置公平性进行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对广西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及其配置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广西护理人力资源分布呈现不均衡状态,大部分城市人均拥有注册护士量低于全国水平,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广西护理人力资源以女性为主,年龄集中在25~44岁,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注册护士占55.59%,护理人员的学历和职称偏低,尚未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护理人力资源按人口分布和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51和0.324,人口分布配置优于地理分布配置,总泰尔指数与基尼系数变化趋势保持一致,经济区域间差异对总泰尔指数的贡献率高于经济区域内差异。结论:政府部门应合理制定区域卫生规划,促进护理人力资源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加强护理人才培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力资源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力资源 公平性 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