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国振
温洪宇
蔡嘉颖
袁振亚
王秀颖
苏思婷
-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9-206,共8页
-
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610320026)
-
文摘
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CW-MFC)是一种将人工湿地技术(CW)和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MFC)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其产电机理是产电微生物在底层湿地(阳极)的厌氧条件下生成电子,通过外电路传递到表面湿地(阴极)完成氧化还原反应。但是,近几年来,关于CW-MFC研究的文章较少且研究深度较浅。综述了电极材料、水力条件、湿地植物及微生物等条件对CW-MFC污水处理能力和产电能力的影响。在电极材料方面,选用导电性、吸附性及有效面积大的材料作为电极可有效提高CW-MFC产电与去污能力;在水利条件方面,在HRT为2-3 d的条件下,应选用升流式或升流-降流式的入水方式;湿地植物方面,种植湿地植物的CW-MFC在去污和产电能力上都要优于未种植植物的CW-MFC;微生物方面,阴极与阳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存在的产电菌的种类却十分相似。CW-MFC中存在的常见产电微生物主要包括地杆菌属(Geobacter)、脱硫叶菌属(Desulfobulb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和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等。最后对CW-MFC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以期为CW-MFC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CW-MFC
电极材料
水利条件
湿地植物
产电微生物
-
Keywords
CW-MFC
electrode material
water conservancy conditions
wetland plants
electricigen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TM911.45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