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监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如仁 苏宇祺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2,共9页
针对传统人工水准监测风险高、难度大的问题,以本桓高速公路挖方边坡为例,提出一种利用SBAS-InSAR与PS-InSAR相结合的技术对挖方边坡进行形变监测。首先,采用SBAS-InSAR技术处理2023年4月—2024年1月获取的22景Sentinel-1A数据,生成小... 针对传统人工水准监测风险高、难度大的问题,以本桓高速公路挖方边坡为例,提出一种利用SBAS-InSAR与PS-InSAR相结合的技术对挖方边坡进行形变监测。首先,采用SBAS-InSAR技术处理2023年4月—2024年1月获取的22景Sentinel-1A数据,生成小基线差分干涉对,反演得出边坡形变值与形变趋势。然后,选取相同监测时间的水准点测量结果与PS点进行验证,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降雨量与边坡形变的关联度。监测结果显示,边坡沉降速率集中在10.15~30.27 mm/a,沉降分析结果显示此路堑边坡整体较为稳定,时序InSAR相对水准测量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全维度的特点,并具有可回溯性,表明时序InSAR技术对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监测具有可行性与可靠性,确保高速公路挖方边坡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边坡监测 短基线子集(SBAS-InSAR)技术 永久散射体的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 沉降预测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宇祺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27期207-,共1页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交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混凝土桥梁作为公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水平,大跨度预应力是混凝土桥梁的新兴方法,本文从影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因素展开讨论,并列举了相关...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交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混凝土桥梁作为公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水平,大跨度预应力是混凝土桥梁的新兴方法,本文从影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因素展开讨论,并列举了相关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 混凝土桥梁 影响因素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结合法的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阻裂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宋福春 刘帅 +2 位作者 王依琳 苏洪业 苏宇祺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8-295,共8页
目的对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在负弯矩区的不利受力形式进行抗裂优化分析,提出一种通过特殊布置的剪力连接方式延缓负弯矩区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时间的方法即后结合分析法,改善组合梁桥面板开裂问题。方法以一座(40+50+40)m钢-混组合连... 目的对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在负弯矩区的不利受力形式进行抗裂优化分析,提出一种通过特殊布置的剪力连接方式延缓负弯矩区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时间的方法即后结合分析法,改善组合梁桥面板开裂问题。方法以一座(40+50+40)m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梁单元模型,将改进的后结合法与预压法、支座位移法及部分预应力法等常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对比负弯矩区成桥阶段混凝土桥面板应力值、不同措施下应力储备情况、开裂弯矩及最大裂缝宽度。结果后结合法对于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的改善效果明显,相同配筋下应力储备为5.76 MPa,是部分预应力法的1.56倍、预压法压重500 kg/m^(2)的4.8倍、支座位移法顶升20 cm的2.1倍;开裂弯矩较之预压法、支座位移法等有显著提升,运营阶段中支点处最大裂缝宽度仅为0.08 mm。结论部分预应力法应力储备不足;预压法及支座位移法应力储备值较小抗裂效果不明显,更适合用于中小跨径桥梁中,或作为预防开裂的辅助措施,与其他措施配合使用;后结合技术对于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处理效果最优,可在大跨度或重载组合连续梁桥中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连续梁 负弯矩 抗裂 后结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