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泡复张手法及保护性通气在ARDS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苏学会 刘桂荣 +1 位作者 杨明 孙立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7S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提高ARDS救治成功率方面所起的作用。方法:10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另一组采用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比较两组氧合指数改善情况、呼吸机参数变... 目的:探讨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提高ARDS救治成功率方面所起的作用。方法:10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另一组采用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比较两组氧合指数改善情况、呼吸机参数变化、插管上机时间、死亡率等。结果:试验组PaCO2和pH值基本正常,对照组则为CO2潴留和pH值降低,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使氧合指数明显改善,减少插管上机时间,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DS 肺保护性通气 肺泡复张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方法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苏学会 刘桂荣 +1 位作者 赵萍 杨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2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有创机械通气的撤机方法、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COPD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需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与压...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有创机械通气的撤机方法、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COPD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需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与压力支持通气(PSV)方式并用撤机,试验组采用寻找肺部感染控制窗、自主呼吸试验及联合使用无创通气的方法撤机,观察两组总的机构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治疗费用、再插管率等。结果:试验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寻找肺部感染控制窗、自主呼吸试验(时间仅为2 h)联合无创机械通气的方法,可以尽早撤机,达到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插管率及医疗费用的目的,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机械通气 撤机 肺部感染控制窗 自主呼吸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苏学会 杨明 刘桂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7Z期40-40,共1页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ARDS病人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即低潮气量(6~8 ml/kg),观察患者上机前后的氧合指数改善情况、血气分析及呼吸机肺损伤(VALI)的发生率等。结果:50例病...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ARDS病人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即低潮气量(6~8 ml/kg),观察患者上机前后的氧合指数改善情况、血气分析及呼吸机肺损伤(VALI)的发生率等。结果:50例病人氧合指数有所改善,均有CO2潴留及pH值降低(即高碳酸血症)、VALI发生率降低。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ARDS能改善氧合,降低VALI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有创机械通气撤机时机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苏学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2X期89-89,共1页
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率和患病率均高,并呈上升趋势,几乎所有COPD病人晚期均出现呼吸衰竭,均需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本文旨在探讨COPD有创通气病人撤机的时机,争取尽早撤机.以降低插管上机时间,降低呼吸机相... 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率和患病率均高,并呈上升趋势,几乎所有COPD病人晚期均出现呼吸衰竭,均需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本文旨在探讨COPD有创通气病人撤机的时机,争取尽早撤机.以降低插管上机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降低住院日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撤机 肺部感染控制窗 自主呼吸实验 无创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复张手法及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苏学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4X期57-57,89,共2页
目的:探讨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救治成功率方面所起的作用。方法:3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另一组采用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比较两组氧合指数改善... 目的:探讨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救治成功率方面所起的作用。方法:3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另一组采用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比较两组氧合指数改善情况、插管上机时间、死亡率等。结果:试验组PaCO2和pH值基本正常,对照组为CO2潴留和pH值降低,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ARDS可使氧合指数明显改善,减少插管上机时间,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窘迫综合征 肺保护性通气 肺泡复张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岳媛媛 郭忠伟 苏学会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 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入选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25(OH)D的水平,根据水平分为A组维生素D充足(≥75 nmol/L)、B组不足(50.0~74.9 nmol/L)、C组缺乏(≤49.9 nmol/L)... 目的 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入选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25(OH)D的水平,根据水平分为A组维生素D充足(≥75 nmol/L)、B组不足(50.0~74.9 nmol/L)、C组缺乏(≤49.9 nmol/L).并于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神经功能受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的Barthel指数(BI),根据NIHSS差值判定预后.结果 A、B、C 3组间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NIHSS及B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NIHSS及BI评分明显高于B组、C组.血清25(OH)D水平与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的NIHSS评分呈负相关,与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BI评分呈正相关.A组的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例数明显高于B组、C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无变化、恶化例数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5(OH)D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危险预测因子,是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维生素D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病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岳媛媛 金亮 +3 位作者 郭忠伟 苏学会 刘永升 赵运胜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839-842,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老年病区送检标本铜绿假单胞菌(PA)分离情况、耐药性以及患者临床特点。结果2015-2017年全院共分离PA...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老年病区送检标本铜绿假单胞菌(PA)分离情况、耐药性以及患者临床特点。结果2015-2017年全院共分离PA 1 479株,老年病区共分离PA 288株,占分离菌总数的34.8%,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老年病房PA分离株对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皆显著高于同期非老年病房分离株(P<0.001),而敏感率显著低于非老年病房(P<0.001),老年病区分离PA的多重耐药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病区(P<0.001)。老年病区多重耐药PA感染患者都合并有1-7种基础疾病且所有患者在标本送检前皆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老年患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耐药程度高,应引起实验室和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老年病区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溶栓剂治疗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明 刘桂荣 +5 位作者 孙艳斌 苏学会 杨春 方坤 铁艳荣 温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2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诊断为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患者50例,既往均无心肺疾病,随机进入瑞替普酶组(实验组)和尿激酶组(对照组)进行溶栓治疗,各25例,观察溶栓...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诊断为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患者50例,既往均无心肺疾病,随机进入瑞替普酶组(实验组)和尿激酶组(对照组)进行溶栓治疗,各25例,观察溶栓前后患者的症状、动脉血气分析、螺旋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压力及并发症。结果:症状、动脉血气分析、螺旋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压力,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溶栓后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76%,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现1例穿刺部位出血、1例牙龈出血、2例鼻出血;对照组出现1例镜下血尿、3例牙龈出血、2例鼻出血。结论:瑞替普酶治疗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疗效较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替普酶 大面积肺动脉栓塞 溶栓 尿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内控问题探讨
9
作者 苏学会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年第12期136-137,共2页
基层医院虽然人员少、规模小、资金少,但是其在我国医疗事业全面发展当中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大力提升其内部管理及内控工作具体质量。文章重点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提高其具体质量。
关键词 基层医院 内部管理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