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脂蛋白(α)的变化
1
作者 苏天水 罗琳 +2 位作者 郭长江 贺付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9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人血清脂蛋白(α)水平与发生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91例糖尿病人,包括44例伴微血管病变和47例未发生微血管病变者的血清脂蛋白(α)(Lp(α),ApoA,ApoB,TC,TG;血HbAl;...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人血清脂蛋白(α)水平与发生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91例糖尿病人,包括44例伴微血管病变和47例未发生微血管病变者的血清脂蛋白(α)(Lp(α),ApoA,ApoB,TC,TG;血HbAl;尿NAG和NAGB等指标,与32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人血清Lp(α)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肾脏并发症患者Lp(α)水平与TC(r=0.23,P<005),AER(r=0.62,P<0.01),NAGB(r=0.51,P<001)和NAGI(r=0.41,P<005)呈现相关。结论:测定Lp(α)对辅助诊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蛋白质营养抗高碘致甲状腺肿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秦贵军 王庆祝 +3 位作者 贾贺堂 张会娟 苏天水 欧阳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0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复制小鼠高碘甲状腺肿模型 ,研究高蛋白质营养对高碘甲状腺肿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成 4组 :H组饮高碘水 (碘浓度为 2 5 0 0 μg/L) ,食普通鼠饲料 ,不含酪蛋白 ;C1和C2 组饮高碘水 ,同时饲养高蛋白饲料 (C1组... 目的 :复制小鼠高碘甲状腺肿模型 ,研究高蛋白质营养对高碘甲状腺肿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成 4组 :H组饮高碘水 (碘浓度为 2 5 0 0 μg/L) ,食普通鼠饲料 ,不含酪蛋白 ;C1和C2 组饮高碘水 ,同时饲养高蛋白饲料 (C1组为鼠饲料混入 2 5 %酪蛋白 ,C2 组混入 5 0 %酪蛋白 ) ;N组为对照组 ,食普通鼠饲料 ,饮自来水 (碘浓度为7 5 μg/L)。实验时间为 15 0天 ,观察小鼠甲状腺重量、甲状腺碘含量 (Riesco碘测定方法 )、甲状腺组织学结构 (光镜和电镜 )、甲状腺和垂体功能及TPO活性 (愈创木酚分析法 )。结果 :H组甲状腺碘含量、血FT4 水平较对照组、C1和C2 组明显升高 (P <0 .0 0 1) ,TPO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0 1) ,甲状腺呈典型的胶质性甲状腺肿。结论 :高碘对甲状腺有损伤作用 ,高酪蛋白膳食能明显抑制高碘甲状腺肿的发生 ,机制可能是其阻止过量碘进入甲状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 动物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甲亢病人血清甲状腺刺激抗体的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郭长江 陈茜 +2 位作者 邵建华 苏天水 欧阳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5年第4期363-366,共4页
用PEG粗提血清中的IgG刺激鼠甲状腺细胞(FRTL─5)株,测定释入培养液中的cAMP含量表示TSAb活性。所测TSAb活性,正常组为100.1±48.8%(n=18,±s);17例未治甲亢病组为1442.... 用PEG粗提血清中的IgG刺激鼠甲状腺细胞(FRTL─5)株,测定释入培养液中的cAMP含量表示TSAb活性。所测TSAb活性,正常组为100.1±48.8%(n=18,±s);17例未治甲亢病组为1442.8±1198.1%,全部(100%)TSAb阳性;16例甲亢病复发组为1145.7±1217.7%,其中14例(87.5%)TSAb阳性;10例甲亢病缓解组为124.2±82.5%,其中2例(20%)TSAb阳性;3例桥本氏甲状腺炎中2例在正常范围内,1例反应性增高。TSAb活性测定可作为甲亢病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亢进 诊断 甲状腺刺激抗体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P-1的不同干预方式对病毒性心肌炎的影响作用
4
作者 沈燕 郭小兵 +4 位作者 李建国 钱书虹 任春锋 王浩斌 苏天水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7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比较N端2-8氨基酸缺失的突变型MCP-1(mMCP-1)干预和抗-MCP-1抗体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发病的影响作用。方法:CVB3腹腔注射BALB/c小鼠,随机分组处理: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抗体干预组、羊IgG对照组、mMCP-1干预组和空质粒对照组,... 目的:比较N端2-8氨基酸缺失的突变型MCP-1(mMCP-1)干预和抗-MCP-1抗体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发病的影响作用。方法:CVB3腹腔注射BALB/c小鼠,随机分组处理: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抗体干预组、羊IgG对照组、mMCP-1干预组和空质粒对照组,并设未感染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心肌注射的方式在心肌转移抗体或mMCP-1真核表达质粒pVMm。观察小鼠心脏重量和体重的比值(HW/BW)、血清CK-MB水平、心肌组织病理学积分(PS)、心肌组织病毒载量和心肌浸润的单个核细胞变化。结果:经20μg、40μg和60μg pVMm干预的小鼠,心肌组织病变和心肌损伤较模型组减轻;不同pVMm干预剂量对心肌组织浸润的单个核细胞数的影响作用不同,40μg或60μg pVMm干预的小鼠,心肌组织中浸润的单个核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20μg pVMm干预的小鼠,心肌组织中浸润的单个核细胞数与模型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抗-MCP-1抗体干预和mMCP-1干预小鼠相比,HW/BW、血清CK-MB水平和PS未见明显差异。结论:mMCP-1和抗-MCP-1抗体均可缓解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病变和心肌损伤,mMCP-1可替代抗-MCP-1抗体用于病毒性心肌炎的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mMCP-1 抗-MCP-1抗体 干预作用 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染色Th细胞测定法的初步临床应用
5
作者 沈燕 苟建军 +3 位作者 苏天水 杨林芳 张愔 王清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5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研究双染色Th细胞测定法(双色法)在临床Th1/Th2状态分析中的可行性。方法:以双色法、RTPCR和ELISA法分析乙型肝炎、哮喘和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Th1/Th2状态。结果:①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异常组的IFNγmRNA显著升高(P<0.05),肝... 目的:研究双染色Th细胞测定法(双色法)在临床Th1/Th2状态分析中的可行性。方法:以双色法、RTPCR和ELISA法分析乙型肝炎、哮喘和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Th1/Th2状态。结果:①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异常组的IFNγmRNA显著升高(P<0.05),肝功能正常组的IL4mRNA升高(P<0.05)。血浆IFNγ和IL4水平分析,肝功能异常组IFNγ升高(P<0.05),肝功能正常组IL4升高(P<0.05)。②RA患者血浆IL4和IL6水平显著升(P<0.05和P<0.01)。RA患者CD3+和CD4+细胞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D8+/CD28-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25+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A患者CD19+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管是蛋白水平还是转录水平,哮喘患者IL4升高,IFNγ无明显变化。④双色法分析临床Th1和Th2的变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哮喘患者以Th2细胞升高为主,乙型肝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Th2细胞升高,肝功异常组Th1细胞增加。结论:双色法可用于临床Th1/Th2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染色Th细胞测定法 TH1/TH2 乙型肝炎 哮喘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