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生物发酵转化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奚佳玉
苏圆锦
+3 位作者
董树清
邵士俊
刘红
杨扶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26-334,共9页
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预防骨质疏松和增强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可以产生更多结构新颖的衍生物,提高生物利用度。常用的微生物有肠道菌群...
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预防骨质疏松和增强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可以产生更多结构新颖的衍生物,提高生物利用度。常用的微生物有肠道菌群、内源性微生物和一些转化效果良好的菌株,转化反应类型有糖基化、甲基化、羟基化、氢化和水解反应等。黄酮类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以黄酮苷和苷元的相互转化为主,转化后可实现苷元类成分的大量富集。本文以大豆、陈皮、黄芩、淫羊藿中的黄酮为例,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可为黄酮类化合物的转化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转化
大豆异黄酮
陈皮黄酮
黄芩黄酮
淫羊藿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生物发酵转化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奚佳玉
苏圆锦
董树清
邵士俊
刘红
杨扶德
机构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26-334,共9页
基金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3YFGA0012)
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项目(2020-RC-110)
+1 种基金
2021年甘肃省高等学校产业支撑引导项目(2021CYZC-40)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类项目(23YFFA0069)。
文摘
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预防骨质疏松和增强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可以产生更多结构新颖的衍生物,提高生物利用度。常用的微生物有肠道菌群、内源性微生物和一些转化效果良好的菌株,转化反应类型有糖基化、甲基化、羟基化、氢化和水解反应等。黄酮类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以黄酮苷和苷元的相互转化为主,转化后可实现苷元类成分的大量富集。本文以大豆、陈皮、黄芩、淫羊藿中的黄酮为例,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可为黄酮类化合物的转化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生物转化
大豆异黄酮
陈皮黄酮
黄芩黄酮
淫羊藿黄酮
Keywords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soybean isoflavones
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 flavonoids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flavonoids
Epimedium brevicornum flavonoids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生物发酵转化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奚佳玉
苏圆锦
董树清
邵士俊
刘红
杨扶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