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壁流动中的转捩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李存标
吴介之
+2 位作者
白夜(译)
蔡庆东(
校
)
苏卫东
(
校
)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0-507,共28页
通过对近120篇壁流动的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的主要文献进行归纳提炼,分析对比了这些实验结果,并总结了相关理论方面的进展,发现尽管实验中所使用的初始扰动条件不同,但所发现的流动结构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流动结构是:...
通过对近120篇壁流动的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的主要文献进行归纳提炼,分析对比了这些实验结果,并总结了相关理论方面的进展,发现尽管实验中所使用的初始扰动条件不同,但所发现的流动结构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流动结构是:在边界层和管流中被称为类孤子相干结构(SCS)的三维非线性涡包、A涡、二次涡环和涡环链,近期的实验中发现,这些结构形成和转捩的动力学过程包括以下内容:(1)A涡和二次涡环间持续的相互作用过程,该过程决定了涡环链的产生方式,即总是从壁面区域周期性地形成,再进入边界层的外层。(2)高频涡的生成,这是理解转捩和湍流边界层(以及其他流动)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尽管已有一些解释,但是二次涡环的实验发现将提供一个特别清晰的解释。(3)在所有湍流猝发中SCS所起的关键作用,这一点是低雷诺数湍流边界层中湍流产生的关键机制,与猝发直接相关联的是低速条带,针对壁流动情况,SCS的动力学过程更清晰地解释了低速条带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流动结构的关系,实验中观察到的SCS和二次涡环,不仅能使我们重温壁面流动转捩中的经典故事,同时还为建立壁面流动转捩的普适动力学过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流动
转捩动力学
猝发
类孤立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壁流动中的转捩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李存标
吴介之
白夜(译)
蔡庆东(
校
)
苏卫东
(
校
)
机构
北京大学湍流和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
出处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0-507,共2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1008710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基金号10525208)资助
文摘
通过对近120篇壁流动的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的主要文献进行归纳提炼,分析对比了这些实验结果,并总结了相关理论方面的进展,发现尽管实验中所使用的初始扰动条件不同,但所发现的流动结构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流动结构是:在边界层和管流中被称为类孤子相干结构(SCS)的三维非线性涡包、A涡、二次涡环和涡环链,近期的实验中发现,这些结构形成和转捩的动力学过程包括以下内容:(1)A涡和二次涡环间持续的相互作用过程,该过程决定了涡环链的产生方式,即总是从壁面区域周期性地形成,再进入边界层的外层。(2)高频涡的生成,这是理解转捩和湍流边界层(以及其他流动)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尽管已有一些解释,但是二次涡环的实验发现将提供一个特别清晰的解释。(3)在所有湍流猝发中SCS所起的关键作用,这一点是低雷诺数湍流边界层中湍流产生的关键机制,与猝发直接相关联的是低速条带,针对壁流动情况,SCS的动力学过程更清晰地解释了低速条带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流动结构的关系,实验中观察到的SCS和二次涡环,不仅能使我们重温壁面流动转捩中的经典故事,同时还为建立壁面流动转捩的普适动力学过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壁流动
转捩动力学
猝发
类孤立波
Keywords
Wall-bounded Flow, Transitional Dynamics, Turbulent Bursting, SCS
分类号
O357.53 [理学—流体力学]
TQ051.13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壁流动中的转捩
李存标
吴介之
白夜(译)
蔡庆东(
校
)
苏卫东
(
校
)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