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孙络—微血管”概念探析补虚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1
作者 苏冠旬 赵进喜 +6 位作者 王世东 李坤霖 杨瑞耕 罗文轩 陈宇 吴保静 王东丽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4期760-763,共4页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孙络—微血管”概念是络病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日益成熟。本文基于络病学说探讨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病机与防治。从“孙络—微血管”视角认识糖尿病心...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孙络—微血管”概念是络病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日益成熟。本文基于络病学说探讨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病机与防治。从“孙络—微血管”视角认识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笔者认为心络亏虚为其基本病机,络脉瘀滞是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治疗上当根据“络以通为用”的特点以补虚活血通络为基本治法,通补结合。探究“孙络—微血管”理论与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丰富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思路,发挥中医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孙络—微血管 微型癥瘕 络病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紊乱与炎症反应论糖尿病“胃强脾弱”病机及治法
2
作者 罗文轩 赵进喜 +3 位作者 黄为钧 刘铸 肖永华 苏冠旬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5期173-177,共5页
糖尿病具有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特点,常伴肠道菌群紊乱。“胃强脾弱”是其重要病机,本质是“胃热脾虚”。本文基于“胃强脾弱”的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肠道菌群、炎症反应阐释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将糖尿病分为胃热盛脾阴虚、胃热盛... 糖尿病具有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特点,常伴肠道菌群紊乱。“胃强脾弱”是其重要病机,本质是“胃热脾虚”。本文基于“胃强脾弱”的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肠道菌群、炎症反应阐释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将糖尿病分为胃热盛脾阴虚、胃热盛脾气虚及胃热盛脾阳虚三类,总结出“清泄结热、养阴润肠”“清化湿热、健脾益气”及“清化湿热、健脾温阳”三法,其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紊乱、减轻炎症反应治疗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强脾弱 糖尿病 肠道菌群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微型癥瘕”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3
3
作者 魏金艳 赵进喜 +4 位作者 黄为钧 罗文轩 王世东 苏冠旬 傅强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45-1348,共4页
基于中医理论及当前科学研究发现,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中医“微型癥瘕”病机理论存在着深刻的联系。糖尿病热伤气阴,病久入络后可致血脉气血阴阳亏虚,人体正气亏虚,瘕聚阶段无形可查;持续进展可致痰、热、郁、瘀痼结于... 基于中医理论及当前科学研究发现,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中医“微型癥瘕”病机理论存在着深刻的联系。糖尿病热伤气阴,病久入络后可致血脉气血阴阳亏虚,人体正气亏虚,瘕聚阶段无形可查;持续进展可致痰、热、郁、瘀痼结于络脉形成癥积而有形可征。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称之为“微型癥瘕”病机理论,其中正气亏虚是瘕聚发生的基础,痰热郁瘀是癥积形成的关键,这与微血管在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的基础上进一步进展至结构改变,最终导致糖尿病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相一致。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与结构改变可视为正气亏虚及痰热郁瘀的微观体现,共同诠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微型癥瘕”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此认识可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提供新的研究角度和方向,为临床和科研的开展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微型癥瘕 络脉病变 孙络—微血管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风通络方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苏冠旬 李丽娜 +5 位作者 陈宇 赵博旭 张耀夫 赵进喜 黄为钧 王世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4期18-21,32,共5页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方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将其分为正常组(低糖DMEM培养液+正常大鼠血清)、模型组(高糖DMEM培养液+正常大鼠血清)、抑制剂组(高糖DMEM培养液+正常大鼠血清+5μmol/...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方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将其分为正常组(低糖DMEM培养液+正常大鼠血清)、模型组(高糖DMEM培养液+正常大鼠血清)、抑制剂组(高糖DMEM培养液+正常大鼠血清+5μmol/L SB203580预处理)、祛风通络组(高糖DMEM培养液+服用祛风通络方的大鼠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测定IL-1β、IL-6、TNF-α、TGF-β1、p38 MAPK、ICAM-1、MCP-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IL-1β、IL-6、TNF-α、TGF-β1、p38 MAPK、ICAM-1、MCP-1、水平及其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祛风通络组IL-1β、IL-6、TNF-α、TGF-β1、p38 MAPK、ICAM-1、MCP-1水平及其mRNA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通络方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降低高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糖尿病肾病 祛风通络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风通络配伍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活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苏冠旬 李丽娜 +5 位作者 赵进喜 陈宇 薛泰骑 魏金艳 王淑艳 王世东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2121-2126,共6页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配伍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HKC)活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KC并采用高糖DMEM培养基诱导其增殖,设立正常组、模型组、抑制剂组、祛风通络组,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配伍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HKC)活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KC并采用高糖DMEM培养基诱导其增殖,设立正常组、模型组、抑制剂组、祛风通络组,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的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IL-1β、IL-6、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的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38 MAPK、ICAM-1、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IL-1β、IL-6、TNF-α的含量增加(P<0.05),IL-1β、IL-6、TNF-α、ICAM-1、MCP-1、p38 MAPK的mRNA表达增加(P<0.05),p38 MAPK、ICAM-1、MCP-1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和祛风通络组细胞活力显著增高(P<0.05),IL-1β、IL-6、TNF-α的含量降低(P<0.05),IL-1β、IL-6、TNF-α、ICAM-1、MCP-1、p38 MAPK mRNA的表达降低(P<0.05),MCP-1、p38 MAPK、ICAM-1蛋白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祛风通络配伍可以明显提高高糖诱导HKC的细胞活力,并可能通过作用于p38 MAPK信号通路减少IL-1β、IL-6、TNF-α、MCP-1、ICAM-1的表达,进而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通络配伍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糖尿病肾病 从风论治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