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水库蓄水后重庆河段冲淤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延贵 曾险 +1 位作者 苏佳林 史红玲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共8页
三峡水库蓄水对重庆河段冲淤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根据水沙连续原理和重庆河段输沙特点,考虑嘉陵江汇流和水沙变化特征,导出了重庆河段泥沙淤积比的公式,分析了不同时期河段冲淤变化特点,论证了重庆河段淤积比与嘉... 三峡水库蓄水对重庆河段冲淤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根据水沙连续原理和重庆河段输沙特点,考虑嘉陵江汇流和水沙变化特征,导出了重庆河段泥沙淤积比的公式,分析了不同时期河段冲淤变化特点,论证了重庆河段淤积比与嘉陵江汇流比和寸滩站流量有重要关系。三峡水库蓄水初期重庆河段冲淤特点与蓄水前基本一致,具有汛期淤积、非汛期冲刷的特点。试验性蓄水以来河段冲淤特性发生变化,汛后蓄水期和汛前消落期河段有冲有淤,总体发生淤积。汛期河道有冲有淤,淤积有所减轻,甚至发生冲刷。河道采砂对重庆主城区河段冲淤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河段 三峡水库蓄水 河段冲淤变化 淤积比 汇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壁塔在戊烷发泡剂分离过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苏佳林 刘琼 王韧韧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4年第4期68-72,共5页
为提高重整轻石脑油附加值,充分回收戊烷组分,利用流程模拟软件建立戊烷发泡剂分离装置的隔壁塔流程,对相应操作参数进行了分析优化。进料温度80℃,进料位置和侧线采出位置(自上而下)为26#、12#,进料侧液体和气体分配比例为0.4时,发泡... 为提高重整轻石脑油附加值,充分回收戊烷组分,利用流程模拟软件建立戊烷发泡剂分离装置的隔壁塔流程,对相应操作参数进行了分析优化。进料温度80℃,进料位置和侧线采出位置(自上而下)为26#、12#,进料侧液体和气体分配比例为0.4时,发泡剂戊烷总质量分数最高。回流比大于20时,即可得到合格的戊烷发泡剂产品。将建立的隔壁塔流程与常规两塔分离流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隔壁塔流程的精馏塔、回流罐、机泵数量均减少1,减少了设备投资费用和占地面积;隔壁塔流冷凝器负荷下降了14.9%,再沸器负荷下降了12.1%,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烷发泡剂 隔壁塔 流程模拟 节能 分离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管道介质调蓄系数与补给强度之间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熹 束龙仓 +3 位作者 苏佳林 王茂枚 小茹 张依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9-143,共5页
为探究裂隙-管道介质调蓄功能的影响机制,提高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通过建立裂隙-管道介质物理模型分析了不同补给方式下模型的调蓄系数与补给强度之间的关系。分别设计单独补给落水洞、单独补给裂隙、共同补给裂隙与落水洞三种补给... 为探究裂隙-管道介质调蓄功能的影响机制,提高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通过建立裂隙-管道介质物理模型分析了不同补给方式下模型的调蓄系数与补给强度之间的关系。分别设计单独补给落水洞、单独补给裂隙、共同补给裂隙与落水洞三种补给方式的试验,在不同的补给强度下监测泉口流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补给强度的增大,调蓄系数逐渐增大,单独补给裂隙情景下,调蓄系数与补给强度呈指数型增加趋势;单独补给落水洞、共同补给裂隙与落水洞时,调蓄系数与补给强度呈线性增加趋势。当补给达到一定强度后,单独补给裂隙时,调蓄系数不随补给强度变化,而其他两种补给方式下,调蓄系数持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蓄系数 裂隙-管道介质 落水洞 补给强度 补给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沙调控模式及其特点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田庆奇 苏佳林 史红玲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7-273,共7页
黄河挟带大量泥沙,沿岸地区进行引水灌溉不能忽略引入泥沙的处理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黄河下游发展引黄灌溉事业以来,目前不同灌区已基本形成适宜自身地理特点和灌溉需求的引水输水类型和入渠泥沙处理方式。本文根据引黄灌区所处河道位... 黄河挟带大量泥沙,沿岸地区进行引水灌溉不能忽略引入泥沙的处理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黄河下游发展引黄灌溉事业以来,目前不同灌区已基本形成适宜自身地理特点和灌溉需求的引水输水类型和入渠泥沙处理方式。本文根据引黄灌区所处河道位置和地域条件,结合灌区灌溉类型和泥沙处理方式,归纳提出了4种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沙调控模式,即,沉沙输水模式、输水沉沙模式、分水滞沙模式和输水输沙模式;根据不同水沙调控模式的形成条件、调控效果和存在的水沙问题,分析了适合不同水沙调控模式的输水输沙关键技术和重点调控目标,分别为沉粗排细调控、远距离输沙调控、分沙入支渠调控和泥沙入田调控;泥沙远距离分散输送技术是实现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 灌溉类型 泥沙处理方式 水沙调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水洞直径对岩溶泉流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温忠辉 张依楠 苏佳林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116,共6页
基于裂隙-管道介质物理模型,通过设计多组试验方案,研究落水洞直径的改变对岩溶含水系统调蓄能力及泉流量过程的影响。经试验数据分析发现:调蓄系数随着落水洞直径增大而增大;在低强度下,落水洞直径的改变对裂隙和落水洞共同释水阶段的... 基于裂隙-管道介质物理模型,通过设计多组试验方案,研究落水洞直径的改变对岩溶含水系统调蓄能力及泉流量过程的影响。经试验数据分析发现:调蓄系数随着落水洞直径增大而增大;在低强度下,落水洞直径的改变对裂隙和落水洞共同释水阶段的衰减能力影响不大,而在高强度下,其衰减能力随着落水洞直径的增大明显减小;底部管道释水阶段的衰减系数不受补给强度和落水洞直径的影响,其值约为0.0017 1/h;调蓄系数与第一阶段衰减系数的乘积与落水洞直径无关,与补给强度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泉流量 物理试验 落水洞直径 调蓄系数 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质NRTL模型在尿素低常压回收系统模拟中的应用
6
作者 吕建华 李品 +3 位作者 苏佳林 董忠哲 郑松章 刘继东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74-79,共6页
ACW(NH3-CO2-H2O)的汽液平衡对于尿素低常压回收系统模拟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ACW体系汽液平衡计算的发展情况,利用文献数据回归了电解质NRTL模型的交互作用能参数,汽液平衡计算时使用电解质NRTL模型计算液相活度系数,用SRK方程计算汽相... ACW(NH3-CO2-H2O)的汽液平衡对于尿素低常压回收系统模拟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ACW体系汽液平衡计算的发展情况,利用文献数据回归了电解质NRTL模型的交互作用能参数,汽液平衡计算时使用电解质NRTL模型计算液相活度系数,用SRK方程计算汽相逸度系数.将计算的ACW体系平衡压力与文献值进行比较,验证了参数回归的准确性.最后,经过模拟计算表明电解质NRTL模型能很好地满足尿素低常压回收系统模拟计算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NRTL模型 电解质体系 热力学模型 尿素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CM丙烷脱氢反应过程的模拟
7
作者 苏佳林 王韧韧 刘琼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4年第1期49-55,共7页
利用动力学方程参数,在ACM环境中建立了丙烷脱氢的反应器模型,分析了反应器温度分布、丙烷转化率、反应产物组分沿反应器径向和轴向的变化。将ACM建立的反应器模型封装后导入Aspen中,在Aspen环境中建立了丙烷脱氢反应工段四台串联反应器... 利用动力学方程参数,在ACM环境中建立了丙烷脱氢的反应器模型,分析了反应器温度分布、丙烷转化率、反应产物组分沿反应器径向和轴向的变化。将ACM建立的反应器模型封装后导入Aspen中,在Aspen环境中建立了丙烷脱氢反应工段四台串联反应器(1^(#)~4^(#))的流程,分析了反应器出口温度、进料H_(2)/HC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提高3^(#)、4^(#)反应器入口温度对提高丙烷转化效率要高于1^(#)、2^(#)反应器;提高4^(#)反应器入口温度丙烯选择性降低最少,其次是3^(#)反应器。降低进料中H_(2)/HC的比例有利于丙烯的生成,提高丙烯产量,但同时会加速催化剂上焦炭的形成,造成催化剂活性降低,需要对丙烯选择性和催化剂寿命做均衡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M 丙烷脱氢 ASPEN 流程模拟 反应动力学 流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水沙关系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康 苏佳林 +1 位作者 王延贵 陈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26,共8页
通过对黄河干流1950-2015年水沙资料的分析,利用M-K检验法及双累积曲线法,采用来沙系数研究了黄河干流水沙关系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干流水文站除唐乃亥、艾山和利津站外,其他水文站的来沙系数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减小趋势,整... 通过对黄河干流1950-2015年水沙资料的分析,利用M-K检验法及双累积曲线法,采用来沙系数研究了黄河干流水沙关系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干流水文站除唐乃亥、艾山和利津站外,其他水文站的来沙系数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减小趋势,整体上水沙搭配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此外,除唐乃亥站外,其他各站年输沙量的减小速率均大于径流量的减小速率;并且年输沙量与年径流量具有幂函数关系。最后,从降水变化、水土保持、水库调水拦沙和引水引沙等方面分析了引起黄河流域河道水沙关系变化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干流 水沙关系变异 来沙系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丁砜芳烃抽提过程的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苏佳林 董忠哲 郭鑫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19年第4期26-31,共6页
以某厂环丁砜液液抽提工艺为基础,采用流程模拟软件对环丁砜芳烃抽提工艺进行了模拟及优化。选择修正后的活度系数方程NRTL作为热力学方法,结果表明模拟值与文献中液液平衡数据及设计值符合性较好,证明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分别对提馏塔... 以某厂环丁砜液液抽提工艺为基础,采用流程模拟软件对环丁砜芳烃抽提工艺进行了模拟及优化。选择修正后的活度系数方程NRTL作为热力学方法,结果表明模拟值与文献中液液平衡数据及设计值符合性较好,证明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分别对提馏塔塔顶压力、回收塔塔顶压力、塔底温度及回流比进行了分析及优化,确定了较优的工艺条件,并新增了回收塔进料预热器。经过工艺的优化,芳烃收率有所提高,其中苯收率99.96%,甲苯收率99.94%,二甲苯收率96.1%,同时比原设计综合能耗降低了7.08%,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丁砜 芳烃抽提 流程模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丙烷脱氢反应段的模拟及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忠哲 苏佳林 郭鑫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19年第6期29-35,共7页
以某厂丙烷脱氢反应段为基础,利用文献中报道的反应动力学数据,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了流化床丙烷脱氢反应器的模型。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原设计值符合性较好,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建立的反应器模型,分析了反应器进料温度及进料H2/HC摩... 以某厂丙烷脱氢反应段为基础,利用文献中报道的反应动力学数据,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了流化床丙烷脱氢反应器的模型。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原设计值符合性较好,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建立的反应器模型,分析了反应器进料温度及进料H2/HC摩尔比对丙烷转化率及丙烯收率的影响。在所建立的反应器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丙烷脱氢反应段模型,对各台反应器的进料温度和反应段的进料H2/HC摩尔比进行了整体优化,确定了较优的工艺条件。在反应器进料温度分别为605、630、645、645℃,反应段进料H2/HC摩尔比为0.51时,丙烯收率提高了1.88%,可增产丙烯4870 t/a,每年可增收487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脱氢 反应器模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烷脱氢分离段的模拟及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忠哲 苏佳林 郭鑫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20年第1期20-25,共6页
以某厂丙烷脱氢分离段为基础,采用流程模拟软件对分离过程进行了模拟及优化;选择SRK状态方程作为热力学方法,并用Lee–Kesler方程对液相密度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原设计值的符合性较好。利用建立的分离过程模型,分析并优化了... 以某厂丙烷脱氢分离段为基础,采用流程模拟软件对分离过程进行了模拟及优化;选择SRK状态方程作为热力学方法,并用Lee–Kesler方程对液相密度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原设计值的符合性较好。利用建立的分离过程模型,分析并优化了脱丙烷塔进料及中间再沸器位置、脱乙烷汽提塔进料位置及塔顶空冷器出口液相分率、丙烯丙烷分离塔顶操作压力及进料位置,确定了较优的工艺条件。经过工艺的优化,脱丙烷塔塔底丙烷摩尔分数降低了4.4%,脱乙烷过程丙烯丙烷收率提高了0.1%,丙烷脱氢分离段总负荷降低了1094 kW。同时分析了丙烷原料波动情况,结果表明,参数优化后,丙烷脱氢分离段总负荷降低了1030 kW,节能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脱氢 分离过程 流程模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