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板与CA砂浆间拍打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谢露 赵春光 +2 位作者 苏乾坤 刘学毅 杨荣山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5-681,共7页
因温度和列车动荷载等因素影响,CRTSⅠ型轨道板与CA砂浆间易产生离缝及拍打作用。采用瞬态动力分析方法研究轨道板与CA砂浆间的拍打速度,利用碰撞模拟两者间的拍打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拍打速度随轴重呈线性增加关系,且在250 km/h时速下... 因温度和列车动荷载等因素影响,CRTSⅠ型轨道板与CA砂浆间易产生离缝及拍打作用。采用瞬态动力分析方法研究轨道板与CA砂浆间的拍打速度,利用碰撞模拟两者间的拍打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拍打速度随轴重呈线性增加关系,且在250 km/h时速下拍打作用最大,拍打速度为0.581 m/s;接触应力随拍打速度呈线性增加关系,随CA砂浆弹模的增加,在200 MPa前增加较快,大于200 MPa时,增加变缓,建议采用弹模小于200 MPa的CA砂浆或在离缝和脱空区域内填充弹模较小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I型板轨道 离缝 拍打作用 瞬态动力分析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汽车荷载下平交道口的钢轨伤损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苏乾坤 栗行 +2 位作者 谢露 田杰 杨荣山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5,共7页
针对目前在厂矿铁路外围平交道口中走行轨轨腰处和轨头下颚的裂纹,建立平交道口中走行轨及其横向支撑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横向支撑条件(无支撑、倒放钢轨连续支撑、倒放钢轨间断支撑、连续刚度支撑、间断点弹簧支撑)下荷载冲击处钢... 针对目前在厂矿铁路外围平交道口中走行轨轨腰处和轨头下颚的裂纹,建立平交道口中走行轨及其横向支撑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横向支撑条件(无支撑、倒放钢轨连续支撑、倒放钢轨间断支撑、连续刚度支撑、间断点弹簧支撑)下荷载冲击处钢轨断面内从轨腰底部至轨头下颚处的应力和位移。研究结果表明:在重载汽车冲击作用下,若走行轨的横向支撑刚度不足或横向支撑未顶实,则导致走行轨的轨腰处垂向应力过大,出现裂纹,在荷载反复作用下裂纹沿走行轨线路纵向发展,且走行轨的轨头最大横向位移为2.4 mm,危及行车安全;在直线地段的平交道口,采用倒放钢轨连续支撑走行轨效果较好;在曲线地段的平交道口地段,建议采用刚度为50~100 k N/mm的连续横向支撑材料代替倒放钢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交道口 横向支撑 重载 伤损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限状态法的宽轨距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配筋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苏乾坤 杨荣山 +1 位作者 南雄 栗行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07-2114,共8页
针对CRTSⅢ型板无砟轨道适应性研究,建立宽轨距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板壳模型,在路基和桥梁上,按不同设计荷载(列车竖向荷载、横向荷载、温度梯度和基础不均匀沉降荷载)作用,分别将轨道板和自密实混凝土在黏结性较强时折合为等效单层... 针对CRTSⅢ型板无砟轨道适应性研究,建立宽轨距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板壳模型,在路基和桥梁上,按不同设计荷载(列车竖向荷载、横向荷载、温度梯度和基础不均匀沉降荷载)作用,分别将轨道板和自密实混凝土在黏结性较强时折合为等效单层复合板结构和粘结性弱时的双层结构,采用极限状态法,按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对宽轨距CRTSⅢ型轨道板进行配筋计算和设计,对轨道板中钢筋混凝土应力、配筋率、受压区高度、裂缝宽度和承载能力进行验算,并对轨道板在运输、吊装、施工和维修中可能出现的临时荷载进行强度检算。检算结果符合设计要求,为宽轨距CRTSⅢ型板无砟轨道适应性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复合板 极限状态法 宽轨距 强度检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凸形挡台树脂离缝成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苏乾坤 杨荣山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48,共6页
针对目前在桥梁地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凸台周围树脂离缝,建立CRTSⅠ型板式轨道力学模型,采用可压缩超弹单元模拟树脂层,分析不同扣件阻力、轨道板与CA砂浆间的摩擦阻力条件下的填充树脂层受力。结果表明:在纵向荷载作用下,一旦树脂... 针对目前在桥梁地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凸台周围树脂离缝,建立CRTSⅠ型板式轨道力学模型,采用可压缩超弹单元模拟树脂层,分析不同扣件阻力、轨道板与CA砂浆间的摩擦阻力条件下的填充树脂层受力。结果表明:在纵向荷载作用下,一旦树脂层发生塑性变形,随着荷载消失和温度下降,树脂层将无法完全回弹,因而产生离缝,并在梁端转角和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进一步发展;在扣件纵向阻力较大时,树脂层会从轨道板下表面与树脂层相接触的位置剪切破坏;轨道板与CA砂浆层之间的摩擦阻力对树脂层的压缩位移和剪切应力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 凸形挡台 填充树脂 离缝 剪切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淮高铁轨道BIM设计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大园 柏云 +1 位作者 庞玲 苏乾坤 《铁路技术创新》 2021年第5期121-126,共6页
为探索和加快研究落实铁路轨道工程数字化,在宁淮高铁轨道工程设计中进行了BIM技术应用,基于专用轨道BIM设计软件进行了快速建模和设计成果交付。基于创建的轨道模型,实现了轨道工程与线下基础之间的接口检查及优化、轨道工程数量自动... 为探索和加快研究落实铁路轨道工程数字化,在宁淮高铁轨道工程设计中进行了BIM技术应用,基于专用轨道BIM设计软件进行了快速建模和设计成果交付。基于创建的轨道模型,实现了轨道工程与线下基础之间的接口检查及优化、轨道工程数量自动统计、轨道工程二维图纸输出和无砟轨道关键施工数据提取等应用,在保证BIM设计效率的同时取得了满意效果,交付成果满足轨道设计和铁路行业BIM相关标准要求。铁路轨道工程BIM技术应用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可在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货共线铁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等轨道设计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轨道 BIM 宁淮高铁 轨道设计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分块长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苏乾坤 江万红 +1 位作者 巫江 卢野 《高速铁路技术》 2019年第1期83-86,90,共5页
针对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隧道内所采用的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文章建立了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从列车荷载、温度荷载及基础变形等方面分析了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受力情况,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不良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内双... 针对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隧道内所采用的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文章建立了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从列车荷载、温度荷载及基础变形等方面分析了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受力情况,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不良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分块长度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当道床板长大于4. 375 m时,列车荷载对道床板不同分块长度的意义不明显;(2)在温度荷载作用下,道床板分块长度不宜超过32 m,为尽量避免基础变形对道床板造成影响,道床板分块长度宜较短。结合既有工程实践经验,建议隧道洞口200 m范围内道床板分块长度6. 25 m,隧道距洞口200 m往内,道床板分块长度为25 m,同时加强道床板与仰拱回填层之间的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隧道 上拱 分块长度 层间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大坡道上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巫江 任娟娟 苏乾坤 《高速铁路技术》 2018年第6期75-79,共5页
某铁路长大连续坡道上存在大量的凹曲线路段,在长大坡道的凹曲线上铺设的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由于竖向约束较弱,在列车荷载、温度力、制动力等作用下,可能发生竖向失稳。因此,有必要对长大坡道上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的适应性进行分析... 某铁路长大连续坡道上存在大量的凹曲线路段,在长大坡道的凹曲线上铺设的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由于竖向约束较弱,在列车荷载、温度力、制动力等作用下,可能发生竖向失稳。因此,有必要对长大坡道上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文章根据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的结构特点和在长大坡道上力的传递机理,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直线坡道和凹曲线上弹性支承块轨道在不同温度荷载、不同坡度上的钢轨纵向力和位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在直线地段,各种工况下的钢轨纵向位移较小,不会出现爬行现象,弹性支承块轨道对坡道的适应能力较好;(2)在凹曲线地段,温度力作用下的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轨枕可能发生空吊。该结论可为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的应用范围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 凹曲线 竖向稳定性 温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km/h高速铁路路基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静力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苏乾坤 何宁 +2 位作者 庞玲 王育恒 卢野 《高速铁路技术》 2022年第5期20-24,共5页
基于既有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体系,针对400 km/h高速铁路的运营条件,本文建立路基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梁体和梁板模型,在列车荷载、温度荷载及基础变形作用下,从静力学角度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进行适应性分析。结... 基于既有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体系,针对400 km/h高速铁路的运营条件,本文建立路基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梁体和梁板模型,在列车荷载、温度荷载及基础变形作用下,从静力学角度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进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1)在列车荷载作用下,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可适应400 km/h高速铁路列车动载系数的变化;(2)在列车荷载、温度荷载及基础变形的综合作用下,负温度梯度更不利于轨道部件的垂向变形,较大的基础沉降会引起自密实混凝土层与底座板出现脱空现象,在列车荷载冲击作用下将使自密实混凝土层不断的拍打底座板,应严格控制不均匀沉降的幅值不超限,建议对沉降曲线的曲率变化提出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静力学 适应性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墩刚度、跨度及小阻力扣件对钢轨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苏乾坤 邓希 +1 位作者 卢野 江万红 《高速铁路技术》 2020年第5期73-77,共5页
文章基于有限元法和梁轨相互作用理论,以(90+180+90)m长大连续梁为例,建立桥上无缝线路计算模型,分析了长大连续梁桥墩刚度、桥跨和小阻力扣件设置对无缝线路钢轨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连续梁大温跨一侧边跨墩刚度或主跨固定支座墩... 文章基于有限元法和梁轨相互作用理论,以(90+180+90)m长大连续梁为例,建立桥上无缝线路计算模型,分析了长大连续梁桥墩刚度、桥跨和小阻力扣件设置对无缝线路钢轨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连续梁大温跨一侧边跨墩刚度或主跨固定支座墩刚度的增加,引起钢轨最大附加伸缩应力增加,当桥墩刚度增加至一定水平时,钢轨总应力逐渐趋于收敛;(2)减小温跨长度可有效降低钢轨总应力,温跨相同时,温跨中部活动支座的设置位置对最大伸缩附加应力和最大制动应力影响很小;(3)当钢轨总应力超限时,建议将小阻力扣件布设在钢轨伸缩附加力最大处(通常位于连续梁与简支梁相接处)的相邻两跨简支梁和连续梁边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桥墩刚度 桥跨度 小阻力扣件 钢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承轨台框架板式无砟轨道力学性能分析
10
作者 张光明 马骁 +3 位作者 姚力 庞玲 苏乾坤 杨荣山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8-102,共5页
针对复杂艰险山区隧道线下基础变形病害整治难度大且现有轨道结构垂向调整量小的问题,提出了垂向调高系统由调高扣件+高承轨台结构+板下CA砂浆灌浆袋组成的高承轨台框架板式无砟轨道,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相应的静动力学模型,明确了该... 针对复杂艰险山区隧道线下基础变形病害整治难度大且现有轨道结构垂向调整量小的问题,提出了垂向调高系统由调高扣件+高承轨台结构+板下CA砂浆灌浆袋组成的高承轨台框架板式无砟轨道,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相应的静动力学模型,明确了该型无砟轨道的静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为保证轨道结构的工作性能,建议板下袋装CA砂浆的弹性模量取200~300 MPa,板中空洞长度为2000 mm;当列车高速运行在高承轨台框架板式无砟轨道上时其安全性和平顺性均能得到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垂向调高系统 数值模拟 高承轨台 力学性能 CA砂浆灌浆袋 板中空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复杂山区高速铁路隧道变形的高承轨台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宇栓 杨荣山 +3 位作者 黄嘉奇 李莹 苏乾坤 曹世豪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73,共6页
为提高无砟轨道对下部基础变形的适应能力,以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高承轨台轨枕结构方案,采用打磨轨枕承轨台的方法降低轨道结构高度,以适应隧道底部的上拱变形。并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隧道内高承轨台双块式无... 为提高无砟轨道对下部基础变形的适应能力,以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高承轨台轨枕结构方案,采用打磨轨枕承轨台的方法降低轨道结构高度,以适应隧道底部的上拱变形。并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隧道内高承轨台双块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探讨轨道结构的合理调整量以及静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高承轨台双块式轨枕,可实现90 mm的结构最大下调量;在0~90 mm下调范围内,轨枕露出与埋深高度匹配合理,轨枕承轨台、挡肩力学指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螺杆、预埋套管抗拉性能良好,扣件系统具有足够的抗拔承载力;高承轨台双块式轨枕承轨台打磨工艺流程能够指导、实现轨道结构高程的快速调整,为处理实际工程中轨道上拱病害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和设备支持,具有较好的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基础变形 高承轨台双块式无砟轨道 打磨承轨台 结构应力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内新型活动承轨台框架板式无砟轨道力学检算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泽方 杨荣山 +3 位作者 李莹 姚力 庞玲 苏乾坤 《中国铁路》 2021年第3期53-59,共7页
线下基础上拱是隧道内无砟轨道线路常见病害之一,基础变形过大会破坏无砟轨道结构整体性,危害列车安全平稳运行。为快速适应隧道内轨下基础形变,结合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与框架板式无砟轨道优点,提出具有立体式调节系统的新型活动承轨... 线下基础上拱是隧道内无砟轨道线路常见病害之一,基础变形过大会破坏无砟轨道结构整体性,危害列车安全平稳运行。为快速适应隧道内轨下基础形变,结合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与框架板式无砟轨道优点,提出具有立体式调节系统的新型活动承轨台框架板式无砟轨道。基于有限元法分析不同结构参数对轨道结构力学的影响,验证大调整量下CA砂浆灌浆袋、承轨台高度的安全性能,根据计算结果,建议橡胶套靴下部刚度取450 kN/mm,CA砂浆弹性模量取250~300 MPa。通过动力学计算验证160、200、250 km/h速度下列车运行安全平稳性,表明列车横垂向振动加速度、轮轨横向力、轮重减载率、脱轨系数标均低于规范限值。研究成果对隧道内大调整量无砟轨道改良提供新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活动承轨台 框架板式 无砟轨道 大调整量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km/h+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动力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宁 苏乾坤 +2 位作者 刘大园 庞玲 王育恒 《高速铁路技术》 2021年第5期84-89,共6页
本文针对既有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能否满足400 km/h及以上速度列车正常运行的问题,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列车以400~600 km/h速度正常通过桥梁与路基基础直线地段时车辆与轨道的... 本文针对既有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能否满足400 km/h及以上速度列车正常运行的问题,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列车以400~600 km/h速度正常通过桥梁与路基基础直线地段时车辆与轨道的动力特性,并参考《高速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的规定限值,对各项动力性能指标进行评判。研究结果表明:(1)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与技术标准满足400 km/h+高速列车的正常运行条件,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大,轮重减载率有较明显的增大;(2)列车舒适性与平稳性均处于较优状态,无砟轨道各动力性能指标均未超过最大允许值;(3)相较于桥梁基础,路基基础上的列车轮重减载率较小,轨道板垂向位移偏大,为确保400 km/h及以上速度列车的长期运营安全,路基基础刚度不宜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型 板式无砟轨道 400km/h+ 有限元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高增益软开关双向直流变换器 被引量:1
14
作者 明旺 粟时平 +2 位作者 苏乾坤 倪亮 李志轩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8期104-112,共9页
针对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应用场景,文中提出一种新型双向直流变换器结构。该变换器具有正向高电压增益、宽输入范围、可实现软开关的特点。通过两个交错并联的电感交替充放电,可以减小输入电流纹波;高压侧的2个分压电容不仅能够将电压增益... 针对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应用场景,文中提出一种新型双向直流变换器结构。该变换器具有正向高电压增益、宽输入范围、可实现软开关的特点。通过两个交错并联的电感交替充放电,可以减小输入电流纹波;高压侧的2个分压电容不仅能够将电压增益提高1倍,还能在全状态下都实现自动均压。通过增加谐振单元帮助实现开关管的软开关的同时,谐振单元中的开关管也能够实现零电流关断。文中对拓扑的演绎和改进方法进行阐述,对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软开关实现方式进行分析;并与其他的相似拓扑结构进行性能比较。最后通过搭建仿真模型验证设计的变换器结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变换器具有比传统Boost-Buck电路更高的正向电压增益,能够实现能量双向流动;且无论正向升压模式还是反向降压模式,都能够实现主要开关的软开关,以达到减小拓扑结构自身损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直流变换器 高增益 软开关 宽范围 Boost-Buck电路 谐振单元 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内长枕式无砟轨道结构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万陈晨 张燕 +3 位作者 李莹 苏乾坤 庞玲 曹世豪 《路基工程》 2022年第1期151-155,共5页
针对长大隧道内轨道养护维修困难、基础上拱变形、病害整治难度大的问题,在弹性长枕式无砟轨道的基础上优化,提出了隧道内长枕式无砟轨道,通过扣件和枕下垫板组成的双调高系统进行垂向调高;基于有限元法和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对其... 针对长大隧道内轨道养护维修困难、基础上拱变形、病害整治难度大的问题,在弹性长枕式无砟轨道的基础上优化,提出了隧道内长枕式无砟轨道,通过扣件和枕下垫板组成的双调高系统进行垂向调高;基于有限元法和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对其进行受力状态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内长枕式无砟轨道可通过更换枕下垫板实现向下80 mm的调整量,列车通过时,安全性与平顺性能够满足要求;为保证轨道结构刚度合理,建议枕下垫板刚度取值在60~140 kN/m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隧道内长枕式无砟轨道 优化 枕下垫板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内新型组合轨枕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左婧怡 苏乾坤 +3 位作者 周智强 姚力 庞玲 江万红 《路基工程》 2021年第5期124-129,共6页
针对复杂艰险山区铁路隧道内区段较为严重且整治难度较大的基础变形病害,提出了一种隧道内新型组合轨枕块式无砟轨道,能充分适应轨道下部基础的变形,并基于有限元法对该结构的不同参数进行了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为保证钢轨垂横向位移及... 针对复杂艰险山区铁路隧道内区段较为严重且整治难度较大的基础变形病害,提出了一种隧道内新型组合轨枕块式无砟轨道,能充分适应轨道下部基础的变形,并基于有限元法对该结构的不同参数进行了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为保证钢轨垂横向位移及轨道结构各部分所受拉应力值较小,建议组合式轨枕块的长宽高分别为830,276,140 mm;凹槽的深度宽度分别为80,970 mm;凸出高度为60 mm;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建议组合式轨枕块选取聚氨酯材料;列车在新型组合轨枕式无砟轨道上运行时,其安全性与平顺性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组合式轨枕块无砟轨道 垂向调整 有限元法 静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