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巴胺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苏严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4期167-170,共4页
拟交感神经药物多巴胺系,属α、β、肾上腺素受体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收缩外周血管、升高血压的功效,是治疗休克和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临床常使用标准药物配置方法[1]配置多巴胺,使用浓度一般从2μg... 拟交感神经药物多巴胺系,属α、β、肾上腺素受体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收缩外周血管、升高血压的功效,是治疗休克和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临床常使用标准药物配置方法[1]配置多巴胺,使用浓度一般从2μg/(min·kg)开始,根据血压逐渐调整至满意输注速度,一般不超过20μg/(min·kg)。多巴胺在临床上使用广泛,但经静脉注射多巴胺引起的静脉炎及组织损伤事件时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 拟交感神经药 肾上腺素受体 心肌收缩力 输注速度 组织损伤 心输出量 康惠尔透明贴 静脉走向 留置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丽娜 苏严琳 +2 位作者 朱丽萍 卢回芬 周焕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出院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6年4月心内科收治的108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出院后3~6个月内门诊复查时行心肌梗死多维度评估量表(MI...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出院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6年4月心内科收治的108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出院后3~6个月内门诊复查时行心肌梗死多维度评估量表(MIDAS)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就诊时间≤6 h、无合并症、无吸烟史、遵从医嘱的患者出院后MID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以AMI患者出院后MIDAS评分为因变量,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就诊时间、合并症、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史、合并心力衰竭、遵医行为这9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遵医行为与AMI患者出院后MIDAS评分存在复相关关系。结论遵医行为是影响AMI行PCI术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生活质量 心肌梗死多维度评估量表 遵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移动式可调节下肢抬高器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朱锋 周焕芳 +1 位作者 朱丽萍 苏严琳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0期956-957,共2页
在心血管内科,下肢水肿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力衰竭,其中以慢性右心衰为常见,表现为下垂性水肿,以脚、踝内侧和胫前水肿较为明显[1]。在临床护理中为了改善血液循环,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常抬高下肢30°~60°,以超过心脏... 在心血管内科,下肢水肿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力衰竭,其中以慢性右心衰为常见,表现为下垂性水肿,以脚、踝内侧和胫前水肿较为明显[1]。在临床护理中为了改善血液循环,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常抬高下肢30°~60°,以超过心脏水平,在以往的护理中常使用枕头、抱枕或摇高床尾等措施抬高下肢,但软枕质地柔软高度不够且易被压瘪,容易移位和滑落,缺乏稳定性,因而无法达到有效抬高下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下肢抬高器 静脉回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机性访谈对促进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华法令的依从性的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章琳慧 苏严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3期38-40,43,共4页
目的通过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实施动机性访谈(MI),评价患者服用华法令的依从性。方法将80例老年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MI干预。随访6个月,对干预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 目的通过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实施动机性访谈(MI),评价患者服用华法令的依从性。方法将80例老年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MI干预。随访6个月,对干预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进行问卷调查法分别评估MI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华法令的依从性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经MI干预后出院时、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患者服药依从意愿和信心显著提高(P<0.05)。结论 MI可促进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华法令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非瓣膜性房颤 华法令 动机性访谈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两次临时起搏器植入导致心肌穿孔患者的护理
5
作者 罗芳 苏严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5期192-194,共3页
本文总结了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两次植入临时起搏器导致心肌穿孔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心脏压塞急救护理,患者术前术后安全转运,临时起搏器植入护理,针对性心理护理,用药后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
关键词 房室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 临时起搏器 心肌穿孔 心包压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朱锋 朱丽萍 +2 位作者 周焕芳 苏严琳 任玉娇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11期53-55,58,共4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142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72例患者依据思维导图表格实施健康教育。采用自制问卷调查2组患者疾病相...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142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72例患者依据思维导图表格实施健康教育。采用自制问卷调查2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护理教育满意度和术后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教育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3个月时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法可显著提高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健康教育效果,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和术后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冠状动脉 支架植入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决策行为分析模型的护理管理模式用于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后的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沈丽 苏严琳 吴晨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4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基于用户决策行为分析模型(AISAS)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的效果。方法 将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及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中青年AMI行PCI... 目的 探讨基于用户决策行为分析模型(AISAS)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的效果。方法 将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及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中青年AMI行PCI术后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行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法基础上采用基于AISAS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2组的心功能、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不舒适情况。结果 干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2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小于干预前(P均<0.05),观察组均小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大于干预前(P均<0.05),观察组均大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心血管事件和不舒适情况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基于AISAS的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减轻中青年AMI行PCI后患者的不舒适状况,改善其心功能,并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中青年 经皮冠脉介入术 基于用户决策行为分析模型的护理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