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宽带单极子天线脉冲传输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花昀 刘梦龙 +1 位作者 吕文俊 朱洪波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7年第5期22-28,共7页
以超宽带单极子天线为对象,提出一种实验测量结合数值模拟的简便方法,并将其推广用于脉冲体制超宽带通信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测量天线系统在特定频段上的频域传输幅度和相位特性并将其转换成时域传输特性。然后利用实验数据,结合数值... 以超宽带单极子天线为对象,提出一种实验测量结合数值模拟的简便方法,并将其推广用于脉冲体制超宽带通信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测量天线系统在特定频段上的频域传输幅度和相位特性并将其转换成时域传输特性。然后利用实验数据,结合数值仿真,分析了几种脉冲信号在系统中的传输特性。接着通过比较系统采用不同收发天线对情况下的传输特性,探讨了超宽带天线的性能评估和选择。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脉冲信号的波形设计、超宽带天线的性能评估与优选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测量 脉冲无线电 脉冲波形设计 脉冲天线设计 离散时频分析 超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FM数字解调算法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花昀 侯立军 《山西电子技术》 2007年第5期72-74,共3页
探讨了3种FM数字解调的算法,给出相应的公式推导,并由此得出了算法和系统模块。在此基础上,通过对TI公司的TMS320C54x系列DSP实际应用,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各自的应用场合,并对一段信号,采用3种方式解调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软件无线电 FM数字解调 算法 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GHz短距离超宽带广义信道的测量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梦龙 吕文俊 +1 位作者 花昀 朱洪波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11,15,共5页
在收发天线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对3-5GHz超宽带广义信道进行了频域测量,对所测数据进行了后期处理,得出其时域冲激响应,并且在基于多带UWB提案设计的仿真平台上进行了性能分析。实验表明,采用不同的收发天线对系统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 在收发天线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对3-5GHz超宽带广义信道进行了频域测量,对所测数据进行了后期处理,得出其时域冲激响应,并且在基于多带UWB提案设计的仿真平台上进行了性能分析。实验表明,采用不同的收发天线对系统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的测试方法可以用于超宽带天线的性能评估与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广义信道 信道测量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速率超宽带通信系统中天线传输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吕文俊 刘梦龙 花昀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7年第6期615-619,共5页
利用实验测量结合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特定室内环境中,不同形状超宽带单极子天线对不同速率多带正交频分(MB-OFDM)超宽带通信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仿真与实验中,MB-OFDM平台采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实现,天线与传播环境构成的广义信... 利用实验测量结合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特定室内环境中,不同形状超宽带单极子天线对不同速率多带正交频分(MB-OFDM)超宽带通信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仿真与实验中,MB-OFDM平台采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实现,天线与传播环境构成的广义信道特性则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单极子天线形状对不同速率MB-OFDM系统的传输误比特率性能有显著影响,文章的方法可用于多速率超宽带通信系统收发天线的优选和性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单极子天线 多速率 多带正交频分复用(MB-OF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陈化可提升麦秆水热炭对Cd^2+吸附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花昀 刘杨 +4 位作者 冯彦房 何华勇 杨梖 杨林章 薛利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13-1622,共10页
为提升水热炭对Cd^2+的吸附性能,使用麦秆水热炭,在厌氧发酵条件下对其进行微生物陈化改良,通过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和孔分析(BET)、红外光谱分析(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现代技术手段对水热炭微生物改良前后的表面特性... 为提升水热炭对Cd^2+的吸附性能,使用麦秆水热炭,在厌氧发酵条件下对其进行微生物陈化改良,通过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和孔分析(BET)、红外光谱分析(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现代技术手段对水热炭微生物改良前后的表面特性进行了系统表征,并通过吸附实验考察了微生物陈化过程对水热炭吸附Cd^2+的过程及机制。结果表明:随陈化时间的增加,水热炭的比表面积提升近5倍;pH由酸性逐渐接近中性;水热炭陈化后表面负电荷增多;O/C增加、H/C减少;表面C-C键强度降低,而含氧官能团相对强度增加。微生物陈化过程显著提升了水热炭对Cd^2+的吸附能力。微生物陈化水热炭对Cd^2+的吸附能力与体系pH值和温度呈正相关。微生物陈化水热炭对Cd^2+的吸附机制以化学吸附为主导,主要为单分子层均相吸附;官能团络合、表面静电作用、离子交换、π键配位作用对Cd^2+的吸附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微生物陈化处理可显著改变水热炭的孔隙结构并提升对Cd^2+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炭 微生物陈化 CD^2+ 吸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